第一卷 第1271章 十面埋伏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明星音乐家第一卷 第1271章 十面埋伏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在各个直播间喧嚣热闹的时候,秦放歌做好了演奏的准备后,也没怎么墨迹浪费时间,直接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只是,他一开场就特别高能,他有对《十面埋伏》做改编,但主体还是没变,第一部分当然是引子,分别是“列营”、“擂鼓”、“掌号”、“放炮”。
按照乐评的说法,引子主要是为人们营造了整列有序的士兵阵容,鼓角争鸣,蓄势待发的场面。
秦放歌以轮指和滚指为开头拉开乐曲序幕,彰显快节奏,而且强有力的紧张气氛,让人能从中感觉到阵阵杀气。偏偏他自己的表情还是如同他平时的演奏一样,气定神闲,不缓不急。他并不希望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他动作和表情上,而是更专注于音乐本身上。这点,他做的还是相当成功的,现在大家也都习惯了他这样的表情,他也没玩什么花样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而光这引子的序幕部分,就足以让观众们震撼不已,鸿雁直播的高清设备把距离拉得特别近,看直播的观众都能清楚无误的看到他手上的动作,这也让观众们在瞬间沸腾起来。
“有杀气!”
“我的狗眼已瞎!那是残影吗?”
“感觉似乎有百万雄兵一样!”
“妖妖零吗?这里有人开挂!”
“膜拜,完全大师级的水准!”
“真的给跪了!这力度,也只有秦放歌能演奏出来吧!”
“让人不由得联想起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
“妈蛋,我单身这么二十五年也没有这样的手速啊!秦放歌这到底单身了多久?”
“心疼琵琶一秒钟!”
“哥哥,请收下我的膝盖,真的给跪了!”
“杀气太重,听得我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
“要我去的话,都不用打仗了,吓都被吓死了!”
“这气势,简直无敌!”
鸿雁官方直播间里,弹幕都刷得如此激烈,也是得益于《十面埋伏》这首曲子太过深入人心,大家对他都不算特别陌生的缘故。
秦放歌粉丝直播间那边不用说也知道,绝对的赞誉声一片。
“哥哥的实力毋庸置疑,《将军令》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
“万万没想到,我歌的琵琶演奏技术也这么厉害!”
“太高能了!完全停不下来了怎么办……”
“哥哥弹琵琶的样子简直美如画,完了,我真的恋爱了!”
“这杀伐之气,我练了十几年琵琶也没能练出来,我老师演奏的时候,都没有这么足的气势!”
“哥哥完全称得上是琵琶大师了!”
秦放歌只弹了个引子,就惹得天下大乱,小倩的直播间也不例外,不过她这会也是完全顾不上说话和看弹幕,只全神贯注的看直播,眼里耳中都是秦放歌弹琵琶的画面和声音,这一刻,她也恨不得亲临现场,就不用忍受这样的音质和画面。可这琵琶声即便经过网络传播有相当的压缩和损失,仍旧让屏幕前的她都感觉到了那腾腾的杀气,现场又会带给人怎样震撼的视听效果?
而小倩的直播间里,粉丝和水友们平时就是听她弹琵琶,但基本都是改编之后的流行类音乐比较多,她要练习的话也大都是文曲,像十面埋伏这样的武曲,基本都没听她演奏过。对观众而言,这反差真的是极大的。
所谓“行家功夫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音乐的演奏其实也是一样的,秦放歌的演奏先声夺人,气势足,音色纯,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演奏琵琶的时候,所营造出来的整体气氛,真的给人到了古战场,体会那种宏大壮阔,但又森然酷寒,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随后,秦放歌又通过拂指、轮指、绞弦、揉、带、推、拉等指法,描绘出汉军擂鼓吹角先声夺人的场面,把战前军阵肃穆紧张强悍的氛围渲染出来,他一把琵琶,却演奏出了一支交响乐团的效果,一声声战鼓响彻天际。
而他在演奏的时候,也通过在节奏上时快时慢的变化,展现出战争即将打响的紧张气氛,让人仿佛能预见即将上演的大战厮杀的激烈和残酷。随着他左右手的十个手指琵琶上的各种指法演奏,乐曲在高低音中的不断变化,忽慢忽快的节奏将乐曲推动发展。
在这其中,秦放歌有做出改编,但对指法,他并没有太过流俗,特别承袭某一流派的特征。因为他并没有像其他学琵琶的学生那样,跟随某一位流派的老师进行学习,跟陈天虹学习的时候,也是在博采百家之长。在他的认识中,太固执流派门派之见,并不可取,至少,对他来说是这样的。
秦放歌跟陈天虹她们以及民乐系的教授们交流的时候,都坚持以音乐表现为主,不管什么指法啊风格啊传统之类的东西,说到底,还是要为音乐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
在这引子中,所要表现的,就是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励场面。他也没有墨守成规,传统的《十面埋伏》音乐由散渐快,进行调式的复合性及其交替转换,增加音乐的不稳定性,以实现这样的效果。而且各家各派改编后的风格也都不一样,秦放歌就还是按他自己的理解来。
甚至,在演奏的时候,他也没想着说一定要想着是要到古战场上,感受那些史诗级的战争大场面等等。
他也经常对陈天虹她们讲,对一个演奏者而言,更重要的,还是专注于手上演奏的技术。因为这些想象和情感表达的基础,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演奏技术来实现的。演奏者不能跟观众一样,而更应该从作曲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演奏。他也一直在强调细节,和她们交流的时候,也都是狠狠的扣每一处的细节,再由细节组成乐章。
至于其他代入感情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东西,陈天虹她们从小到大的所受的音乐教育中,已经讲得太多太滥。这也跟她们演奏时候的肢体语言以及表情一样,都不用秦放歌去提,她们都习惯成自然了!
秦放歌自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会演奏的时候,更是为陈天虹她们做出了最完美的示范来。
她们这会也都在舞台之上近距离观摩,即便是在音乐会上的演出,她们乐团也都可以留在台上的,因为人多乐器多全部撤下的话特别浪费时间,干脆就跟交响乐团一个待遇。这会的话,她们就更不想走了。
若说秦放歌的演奏给谁的感触最深,那肯定是陈天虹无疑,她琵琶专业的,也是她当初带秦放歌入门的。只是,秦放歌这进步实在太快,各种奇思妙想也层出不穷,甚至一些新鲜的指法都被他用了出来,或者是承袭前人的经验,或是从吉他小提琴等演奏技法上移植过来,当然,都必须得符合琵琶的演奏才行。对秦放歌而言,最在意的,也还是最后的出来的音乐效果,用他的话说,“这才是检验指法技巧的终极标准!”
是啊!指法再怎么花哨,演奏出其烂无比的音乐效果来,也都是毫无意义的。
秦放歌自己的话,也并非是一昧的炫技,他的其实并不喜欢更别说是鼓励炫技了,他最在意的,还是音乐表现。
经过他改编的这版本《十面埋伏》,开场就高能,也成功吸引了观众们的注意力,这也只能算是他追去音乐表现的附赠效果,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演奏出来的音乐效果,去打动震撼观众。
说起来长,他演奏的时候,却是没有什么停歇,引子之后,很快就进入第二部分,也就是战前的准备阶段。这一部分,也是整首曲子中的主题部分。
“吹大开门”是战前准备部分的主题旋律,紧跟着的“点将”、“排阵”、“埋伏”都是以它为基础发展递进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相比带有浓郁的抒情气息,强有力的节奏感,使战前准备的军队的庄严严肃气氛烘托出来,彷佛可以看到宏大的士兵队伍整齐有序的排列着,等待着。
秦放歌在演奏这段的时候,用他熟练的的技巧,给整首曲子增色许多,将原本叙事描绘的战场景象赋予动感。这里的音乐多变,节奏急促,在演奏上,秦放歌更是连续运用了让人看得头晕目眩的,弹、扫、轮、绞、滚、煞、并等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一幅千军万马声嘶力竭呐喊、刀光剑影惊天动地激战的气势磅礴战争场面,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这也是他的演奏艺术感染力特别强烈的最佳体现。
高清的摄像机,甚至都不能完全记录下他手指上的各种动作,如很多观众所言的那样,“真的只能看见他手指的残影!”
平心而论,这首《十面埋伏》在演奏速度上,其实算不得所有琵琶曲中最快最难的,但这力道力度,还有需要表现出来的东西,真是不是其他曲子能比的。像这样宏大壮阔,又惨烈无比的战争场景,也只有十面埋伏这样的曲子才有。
而整首曲子中,“埋伏”一段也可以算是最精彩纷呈的乐章,名字就叫《十面埋伏》来着,这段所要表达的意境也跟整首曲子如出一辙。秦放歌在这段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所谓“埋伏”,就是敌在明我在暗,以静制动,争分夺秒。他通过琵琶的长音,也就是长轮技法的演奏,将汉军急速前行,悄然无息,奔赴埋伏点的景象描绘出来,其中快速滚奏的节奏体现出由于埋伏带来的不安因素,通过长音和滚奏的交替出现给整个战前准备埋下了紧张神秘之感。
“埋伏”也是一段内涵特别深沉的音乐,如果从乐理角度分析的话,就可以知道,这是利用一张一弛的对比节奏音型和模进与发展的旋律,刻画战争场面的紧张与恐怖。也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在夜幕的笼罩下,一队队汉军在将领的带领下,人衔枚、马摘铃奔赴预定地点,布下了十面埋伏阵。
此时此刻,天低云暗,秋风瑟瑟,凄清的月光黯然失色,只有星星眨着狡黠的眼睛,窥视着静夜中潜伏的杀机。表现的就是这样在决战前夕夜晚,汉军在垓下伏兵,宁静而又紧张的气氛,并为后面的两段作铺垫。
秦放歌在演奏的时候,琵琶的表现张力十足,将各种气氛的烘托都恰如其分,也让人目不暇接,甚至根本就没有缓气的功夫,然后就进入到第三部分,交战篇!
这一部分从“小战”到“吴江”段,描绘的正是楚汉垓下大战的场面。
而在“鸡鸣山小战”中,秦放歌所演奏的琵琶运用了特有的“刹弦”技巧,形象地表现了双方短兵相接小规模战斗的情景。所谓“刹弦”,琵琶发出的声响不是纯乐音,而是一种含有金属声响的效果,犹如刀枪剑戟互相撞击。再加上逐渐加快的速度和旋律的上下行模进,使情绪更为紧张,旋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为下一段的大战高潮作了充足的准备。
“九里山大战”是整个乐曲的高潮。
在这段音乐中,秦放歌更是结合前人的经验技法,运用了多种琵琶技巧手法表现雄兵百万席卷之势,铁骑纵横的雷霆万钧之力。同时,他也用琵琶推拉弦的演奏技巧,表现了整个战场局面的惨烈。人与人交织,马与马嘶鸣,刀光剑影,血流满地,项羽的楚军中了汉军埋伏不得不试图逃脱,汉军在其后紧跟追击。
之后的“呐喊”段,则正是表现了发现楚军进入包围圈后,汉军的埋伏军队突然出现。喊声震天,在这里,秦放歌则是采用拉弦强奏、双弦并推和三弦并推以及难度最高的四弦并推,来刻画出震撼天地的呐喊声。“大战”一触即发,在各个流派的“大战”段中对“四面楚歌”的描绘都是通过张良的箫声来体现的。秦放歌也很保守的没做特别的改变,仍旧用琵琶模拟的箫声代替了士兵和鸣楚歌,这一段本预示着“大战”即将结束,可就在这时候,秦放歌的现场演奏却出了意外。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