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进退两难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1章 进退两难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费禕建议急攻,帐中众人纷纷侧目。

    费禕夙来以儒雅从容着称,如今这般笃定的要急攻魏军,的确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诸葛亮倒也没有对费禕的话进行评判,转头看向长史向朗:「略阳军情,巨达有何言语。」

    向朗肃然拱手:「禀丞相,属下惯习庶务丶对军略并不精通。不过既然是东路军遇敌,丞相为何不听听马幼常的意见呢?他必有高论。」

    「文伟。」诸葛亮轻声唤道。

    费禕会意,随即向众同僚解释起来:「马参军在来信中说,他与赵丶魏二将各执一辞,互相不能说服,因而来请丞相定夺。」

    「马参军称,丞相对东路军的构想是要阻住魏军丶断绝陇道。现在的略阳城外,赵云丶王平二将所部共计一万五千人围困略阳丶对张合屡有胜迹。魏延丶吴班二将在略阳城东十里处扎营,也曾平灭一千五百来援魏军。」

    「马参军的意思是,既然魏延丶吴班二将战力足以顶住远道而来的魏军,那就不要轻动,以免打乱布置,为魏军创造战机。」

    向朗听得聚精会神:「马参军所言有理,皆合丞相之意!」

    费禕并没有理会向朗之言。

    虽说向朗为长史丶乃是帐内丞相属臣之首,但此人对待马谡之态近乎阿谀。马谡之兄马良仍在时,向朗就将马氏兄弟奉为圣人一般,颇为怪异。

    现在马良已死,向朗做其他事情样样都好,但凡只要涉及到马谡丶就定然会有所偏袒。

    费禕继续说道:「赵云丶魏延二将的军略与马参军也截然不同。」

    「赵将军称,如今略阳一地方圆十馀里,魏军兵力已经超过东路军,应当全部后撤。在断山口丶断山一带扎营,兼与略阳对峙,同时还保存退路。」

    「而魏将军的军略就更为激进了。」费禕顿了一顿,抬头看了诸葛亮一眼,随即说道:「魏将军称,丞相应将中路军的兵力向略阳增兵一万以上。」

    「如今朝廷兵多,以王师之重压迫敌军,方才是致胜之道。」

    马谡丶赵云丶魏延三人,所提出的军略各不相同,定然互相难以说服,因而才将军报发到此处请诸葛丞相定夺。

    帐中众人此时也纷纷小声的议论开来。

    诸葛亮神色自若的坐在堂中,并未制止帐中的喧哗,他此刻也在考虑着三人的不同策略。

    马谡主张维持现状,既然魏延丶吴班又不是抵不住牵招,那麽保持现状拖着就好!

    赵云的想法就更悲观些,认为既然魏军增兵丶那麽不如保存后路以图稳妥。

    而魏延是最激进的那个。魏军增兵?大汉又不是没兵,你增我也增丶倚多为胜乃是兵法正道!

    身为蜀汉北伐全军的统帅,诸葛亮此刻也在心中衡量着这三人的军略。说到底,这三人纠结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魏军还能不能再继续增兵!

    既然牵招已至,关中之兵现在已经尽出。大军围祁山堡至今不过二十日,而魏国洛阳的中军如何能来得这般快?那曹睿小儿如何能有这般决断?

    正在诸葛亮静静思考着的时候,杨仪觉察到了诸葛亮表情中的犹豫,拱手出列:「丞相,属下有一言欲奏。」

    「威公说来。」

    杨仪缓缓说道:「属下以为赵将军之策过于保守丶料败先于料胜。而魏将军又是欲以大军之重,来为东路军守陇道之责兜底,颇有畏难之感。」

    「马参军说得极好,既然魏军兵马可以抵御,又为何要增兵呢?为何不依此前之略,继续攻略陇右城池以求壮大军势呢?」

    「丞相,」杨仪言辞恳切的说道:「明日就将抵达临渭,广魏郡郡治就在眼前。吴懿拿不下临渭也就罢了,如今丞相亲至,难道还不能拿下临渭吗?」

    诸葛亮听闻杨仪之言,仍然没有说对或者错,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杨仪退去。

    显而易见的,除了军略上的分歧之外,马丶赵丶魏丶费丶杨各人之言,也纷纷有各自的立场在。

    此刻魏军这边,从皇帝至牵招丶曹真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陇右被围丶张合被困略阳。

    大军应疾速赶到陇右,击破蜀军。

    有且只有这麽一个战略目的。

    而反观蜀军这边,分西丶中丶东三路自不必说。

    东路军一部围略阳丶一部堵陇道乃是马谡定策丶诸葛亮批准的。眼下又无大事发生,又岂能让马谡听闻其他两将的意见更改军略?

    赵云年龄大了,只想堵住魏军丶立于不败之地。而魏延战意正炽,乃是谋求与魏军会战。

    费禕更激进些。杨仪统筹机要丶不愿改变昨日已经定下的方略……每个人的说法似乎都是有道理的,都有拿得出手的缘由。

    这些将领与臣僚,自然能各自与诸葛亮陈说方略。但诸葛亮则不同,身为统帅之重丶一举可定人生死,要谋丶更要断。

    早在二十年前丶在荆州之时,诸葛亮就听徐庶说过他老乡郭嘉的『十胜十败』之论。

    其中『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这一句,最让诸葛亮印象深刻。而当下这个时间点,诸葛亮对这句话的体会就更深了。

    此前自己为先帝刘备建策无数,想必先帝每每也与自己现在相仿丶一般心中纠结吧?

    诸葛亮面色不改,心中还是偏向了杨仪的方略更多些,抬眼环视帐中众人:「本相已经决定,不改此前之策。」

    「东路军继续按原有方略行事。彼处地形丶营寨位置我早已在图中看过,并无半点差池。」

    「传令张翼,命他急速去取显亲县丶然后支援略阳!」

    诸葛亮一言既出,堂中众人也纷纷行礼称是,而后各自去忙碌了。

    费禕拟好军报后,拿过来请诸葛亮之印,同时出声问道:「丞相既然定策,属下自当遵从。但属下还是以为魏军势疲,应当急攻之才是。」

    诸葛亮轻叹一声:「文伟,你所言我已知晓丶也合兵法。但东路军离上邽有一百二十里,贸然与魏军大战丶恐有失控之危。」

    「不若稳妥些,先取广魏郡的郡治临渭再说。」

    费禕皱眉问道:「丞相如何能知,临渭就不会如上邽一般难攻?」

    「此事是杨威公做的。」诸葛亮解释道:「吴懿从略阳退后,杨仪总觉得广魏太守赵凌行事不合常理。」

    「杨仪借了我的印信丶又以我的名义给赵凌去了私信劝降。那赵凌这才开口,说除非本相亲至,否则他绝不会降。」

    费禕大惊:「丞相如此就信了?」

    诸葛亮语气平静的说道:「赵凌将他的次子给本相暗中送来了。」

    费禕一阵无语,这广魏太守赵凌做的好买卖!

    在此汉丶魏国战之时,赵凌以一个次子就从漩涡中超然出来了。

    若诸葛亮不至丶魏胜汉败,赵凌也不过死一个次子罢了,他甚至会说此人并非他次子丶乃是丞相作伪。

    若诸葛亮亲至丶汉胜魏败,那赵凌也是早就与汉军联络丶主动归顺的。

    真真是首鼠两端!

    果不其然,第二日丶也就是二十日的中午时分,诸葛亮率军亲至临渭城下,然后广魏太守赵凌开城归顺。

    一片皆大欢喜之感。

    继天水丶南安两郡之后,广魏郡乃是第三个归顺蜀汉的郡治之城了。

    蜀汉军队入城接管城防后,赵凌则在城中备下酒席,欲要款待诸葛亮及其身边的一众蜀汉官员。

    如今广魏郡归顺蜀汉,全据陇右的战略又进了一步丶自然是可喜可贺。

    诸葛亮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与之相反,诸葛亮身长八尺丶体魄雄健丶酒量极佳。甚至还会在与人饮宴醉后观察丶来探知下属的品行心性。这种方法若非极度豪饮之人,万万是使用不出来的。

    「赵太守是豫章人?」酒宴之中,诸葛亮略带笑意的看着年已六旬的太守赵凌问道。

    此刻的府衙之中,自然是诸葛亮坐于上首。而刚刚归顺的赵凌也不敢怠慢,连忙从席间起身,向诸葛亮拱手说道。

    「禀丞相,属下籍贯为豫章郡南昌。当年袁术之乱后,属下之父带着属下一并从南昌迁至襄阳,而后又从襄阳迁到南阳。」

    「而后就在朝中为吏,建安二十年从洛阳来到雍州任州中属官,黄初年间被点了广魏太守。」

    诸葛亮面上依旧带着笑意:「那赵太守归顺大汉,又对本相有何请求啊?」

    赵凌面上陪着笑,连忙说着不敢:「属下归顺大汉,哪敢对朝廷有所求呢?」

    见诸葛亮依旧笑着盯着自己,赵凌顿了一顿,随即缓缓说道:「如今汉与吴不是已经同盟了吗?属下只求能回故乡南昌终老罢了。」

    赵凌信誓旦旦的举着右手:「属下只此一求,还望丞相能够恩准!」

    诸葛亮哈哈大笑:「不就是回南昌吗?赵太守勿忧,本相会亲自给孙权去信的,此事实在不值一提。」

    赵凌大喜,连连给诸葛亮躬身行礼。

    「略阳急报,略阳急报!!」

    就在宾主尽欢丶众人宴饮之时,门外传来了传令兵的急报之声。

    诸葛亮随即面色一凛。(本章完)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我不是曹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不是曹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不是曹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