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打破大锅饭(求月票)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149章打破大锅饭(求月票)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厂长,调整这么大,会不会出问题?”赵国平忍不住问道。

    哪怕只是通过刘韬的介绍,他都能感受到,盘山机械厂方方面面与其他国营厂的巨大区别。

    老实说,这是相当冒险的事。

    “领导都说了,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我们盘山机械厂作为改革试点单位,不能畏首畏尾,要勇敢地试,勇敢地闯。”刘韬看了一眼赵国平,“有问题不可怕,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为其他国营厂改革提供借鉴。”

    赵国平闻言,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赵国平有些疑惑,“那为何要调整薪酬体系?原来的薪酬体系不好么?”

    “几年前小岗村分田到户的事,你知道吧?”刘韬缓缓说道。

    “知道,几个月前领导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赵国平点点头,他在办公厅,消息也是很灵通的。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小岗村西头严立化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位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在那里召开,这次会议的直接成果是诞生了一份不到百字的包干保证书。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有三条: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这个举动毫无疑问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是一个勇敢的甚至是伟大的壮举。

    仅仅一年时间,小岗村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而即使小岗村获得丰收的这一年,批评‘包产到户’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

    “小岗村包产到户,这是在打破过去大锅饭,可以很好的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刘韬缓缓地解释道,“同样的道理,盘山机械厂的薪酬调整,也是在打破大锅饭,体现着‘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从而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而不是大家都一样,干好干不好都一样,那无疑是打击工作认真人的积极性。”

    “甚至于,干得不好的,多次谈话屡教不改,也会取消编制或者解聘合同,进行辞退。”

    刘韬的话,给赵国平很大的震撼。

    刘韬所说的话,很多都是他以前听不到的。

    打破大锅饭?

    工人辞退?

    这要是被人听到,一定会被喷死,简直是万恶的资本家才会做的事情。

    叫来空姐,倒了一些茅台,刘韬和赵国平边喝酒边聊着。

    也就这个时代,坐飞机有这种待遇,坐飞机还可以免费喝茅台。

    而且只要你酒量够好,喝一瓶茅台都没问题。

    若是有抽烟,还可以免费抽华子。

    刘韬也偶尔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之前被自己忽视的东西,比如可以派遣管理层走出去考察学习。

    现在盘山机械厂处于前期高速发展阶段,很多问题还不明显,可是等到后面,这些问题就会不断地凸显出来。

    他从未想过,在现在的盘山机械厂总厂这里,不断地扩建工厂,提升产能。

    一来是因为目前属于盘山机械厂的地块,剩下的也就只能建居住的房子,再也没有完好的地块可以建生产车间,二来则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军工厂毕竟需要注意安全,按理说盘山机械厂不应该建到如今这么大的,很容易成为敌人的第一打击目标。

    当然还有一点,厂越大,人越多,对管理能力要求越高。

    哪怕刘韬再自负,也不认为自己可以管理几万人,甚至超过十万人!

    人越多,各种问题也就越多。

    所以早早的时候,他便采取放权手段。

    而且在他心目中,他认为自己多研发一些武器,更为重要。

    至于管人方面,自然可以让其他人来做。

    “国营厂真的会改革?发生很大变化?”赵国平几杯茅台酒喝下去,脸一点都没有变色,显然酒量不错。

    “国营厂改革势在必行,国家要不断发展,国营厂也得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竞争,现在国家改革开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商场,成为个体户,乃至于像国外那样开办公司,我们将国营厂等政府主导的可以称之为国有企业,私人主导的企业称之为私人企业或者民营企业。”刘韬说道,“民营企业会不断壮大,这天然会与国有企业形成竞争。”

    “良性的竞争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对社会是有利的。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国有企业由于经营政策跟不上时代而遭到淘汰。”刘韬说道,“更不要说,打开国门做生意,国有企业不仅仅面临着民营企业的竞争,还面临着国际上的竞争。”

    “为了使国有企业可以在市场上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国有企业必然会主动或者被动实行改革。”刘韬说道,“事实上,在前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形式,调整国家与企业之间利益关系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在企业内部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企业领导体制上实行厂长负责制,这便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信号。”

    刘韬说道:“通过探索、实验,也许十年左右时间,就会明确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新体制。”

    这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国营厂制度,适合高度的计划经济,反正全国上下一盘棋。

    而计划经济的杰出典范,便是苏联的计划经济,华夏便是学习苏联模式建立了计划经济。

    苏联能够发展到现在这般强大,甚至都压了美国一头,可以说计划经济模式功不可没。

    刘韬也知道计划经济模式的优点,那就是能够高度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集中有限的资金发展重点产业。再者就是指令性计划因集权体制领导而容易贯彻执行,保证按预期计划目标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建立比较合理的国民体系。最后便是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合理化,尤其是通过有计划的收入分配保证总供求的平衡,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剧烈波动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宏观经济效益提高。

    但是未来的华夏,适合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共同发展,从而取得一种奇妙的平衡,走出属于华夏自己的道路。

    感谢大家!现在月票1600张,特别感谢!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