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运的周王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美洲日不落 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运的周王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周国都城“天枢”,一座充满荷兰风格的沿海城市。

    【原为爪哇岛,以及整个东印度的殖民地的首府巴达维亚。】

    要知道天枢这个名字到现在为止,取名都还没有到一个月,在这之前的很多年,哪怕大汉已经获得整个东印度很长时间,但对于当地荷兰人殖民时代的地名,大多数都是没有改动的。

    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汉国的注意力根本就没有在东印度身上,毕竟那個时候的东印度,还有大量的土著和荷兰人在当地的白人移民,如何治理都是一个问题,更何况是在当地改名了。

    为了维持当地的稳定,也就没有选择改名,而是继续按照荷兰人的城市名称统治下去。

    哪怕到了后来,当地的土著问题,通过大量的建设工程,已经基本解决了,至于更表面的荷兰移民的问题。

    其实这帮人在当地比孙子还老实,所谓的红毛鬼造反,其实也只是一个谣言罢了,经不起任何推敲。

    而之所以在成立周国之后改名天枢,一方面是因为新的国家诞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地确确实实的荷兰味道很重。

    事实上整个南洋地区,都多多少少带着点西方的元素,这从当地的食物就可以看出,茶餐厅这种东西,以及当地的各种奶茶,还有所谓的面包,其实都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而于当今周王刘器来说,之所以取天枢这个名字,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出世的那一天是晚上,刚刚好那天晚上,天枢这块最为明亮。

    虽然有些迷信,但天枢的这个名字总比什么“西岐”“镐京”要靠谱。

    毕竟当初真按照那帮所谓的“扬古派”的想法,直接照抄周朝地名,那才是好笑,毕竟隔壁就是商国。

    怎么,你用西岐,我用朝歌是吧,最后再打一场,拍一部“新封神榜”,这怎么看,怎么奇怪!!

    所以当初有人提出来之后,就被刘器断然拒绝。

    毕竟作为藩王,他也是要脸的!!

    ——

    周王宫,一座荷兰风格的庄园,最早是当年某个荷兰公爵的私宅,后来在那场战争中,成为了大汉帝国的战利品。

    之所以是一座荷兰庄园成为了周王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地没有周王宫,是的,相比于其他早早就在非洲营造府邸的藩王,初来乍到的周王差一点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

    甚至更窘迫的是,当初来的第一天,住的还是当地的总督府。

    更搞笑的是,连登基大典都是在总督府举办的,以至于到现在刘器回忆起来都“深以为耻”,哪怕到了如今,其实他也是不满意的。

    毕竟未来至少一年时间,他都待在这栋西式庄园内,过着整个大汉最怪异的藩王生活,甚至每次想到这些,周器就忍不住对身边的人发脾气。

    只不过哪怕再不高兴,周器在未来的一年之内,也只能待在这里,过上他“中西合璧”的周王生活。

    “殿下,这是陆家的礼金账单-——”

    周王府内务大臣傅真青小心翼翼的将一份刚刚写好的电报,递给了对面这个年仅二十岁的周王。

    刘器翻开着手中的“陪嫁”,嘴角忍不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昔日齐王刘昊建议他娶大汉本土商户女,他还有些不情愿,现在看来,这辈子除了“投胎”,恐怕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别的不说,一亿现金外加五千万各式金银,以及大公司股票,总价值超过一亿五千万华元的陪嫁,整个大汉谁还有他的待遇高。

    说的不好听点,他父皇,他大哥,都没有享受到这么高的待遇。

    可是他一个老八竟然享受到了,这谁能想到,谁又敢想??

    一旁的傅真青看着露出笑容的周王,心里明白对方在高兴什么,说实话,对于周王能够找到这么一门亲事,哪怕他作为周王的贴身大臣都做了十三年,但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运气好的藩王。

    分封分到东印度也就算了,还是最繁华的爪哇地区。

    要知道这个地区完全就是一个下金蛋的老母鸡,每年岁入超一亿六千万华元,是正儿八经的膏腴之地。

    当初被分到这里的时候,就连刘器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甚至发出了:

    “诸子之中,唯我与大哥,最受父皇宠爱!!”

    要知道哪怕是东非最富裕的韩国,其实也有高达四点五亿华元的外债需要偿还,赵齐两国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个“天坑”。

    没看见前段时间这两个藩王都跑在一起商量如何共同解决债务问题了吗??

    (齐王希望两国的资源可以共享,成立联合开发公司,整合两个国家的资源,然后去大汉本土上市,募集资金偿还债务,赵王刘乾目前还在考虑当中,但大概率还是会同意,毕竟普通人可以说自己是债多不压身,但对于刚刚登基的赵齐二王来说,面子往往高于一切。)

    而这位周王倒好,享受着最好的地盘,又娶了一个有钱的“小富婆”,人生,难道对于他,就没有难度等级吗??

    可能是察觉到了对面傅真青异样的眼神,刘器放下手中的“发财单”,语气平淡的表示:

    “钱这个东西,都是身外之物,陆小姐长相俱佳,为人温和,是个大家闺秀,这才是我看重她的一点,钱嘛,无用之物!!”

    “是,周王您教训的是!!”

    哪怕明知道这位周王在睁眼说胡话,但已经跟了对方十三年的傅真青还是很利落的就满足了对方想要“装”的心思。

    刘器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将礼单递回:

    “记住,以后陆小姐来了,要像尊重孤一样,尊重她!!”

    “是,到时候王妃来了,臣一定会照办!!”

    甭管傅真青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是对于刘器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是,他现在感觉很好。

    不是一般的好,走路都带风!!

    别的不说,这一亿五怎么花都是个问题,嗯,先修个围场,他最喜欢打猎游园,再修个当地最大的道观,毕竟他信道。

    剩下的钱,再建所大学,就这么办!!

    钱还没有到账,刘器已经在幻想怎么花这笔钱了。

    从他花钱的风格就可以看出来,他其实是很要面子的人,甚至诸王之中,最要面子的就是他了。

    修道观是为了表达自己向善的信仰,修大学是为了表示自己支持教育,是个好学之人。

    至于围场,看似是玩乐,但却向外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那就是他尚武,他和他父皇,大哥一样,有意在马上取得功名。

    这些东西摆在一起,什么也看不出来,拆开一看,全是心机。

    就像曾经朱道评价这些藩王用的一句话:

    “这些藩王个个都是人精,千万不要被表面外表欺骗,伪装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能,甚至他们会为了一件事,故意将一句话包装几遍让你猜!!”

    …………

    龙江,陆家,一个鼎鼎大名的银行家族,整个陆家的资产,据“可靠”消息显示,超过了六亿华元,是名副其实的巨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家在当地就是什么名门望族,事实上拥有大汉前十资产的陆家,在当地只能排在二线。

    第一线的就是那些当年分在龙江的勋贵,这帮勋贵没有陆家这么有钱,但是有一点却是陆家拍马也赶不上的,那就是地位。

    尤其是在官场上的地位,别的不说,那些军事贵族的子弟,每隔几年都有固定的军校名额,甚至因为在汉军中有熟人的缘故,他们的提拔速度要远超那些没有关系的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在当地的名声也比搞金融起家的陆家要强。

    提起陆家,龙江当地人顶多说一句“陆六亿”,而谈到那些龙江当地的勋贵,那可就是动不动“那位”“爵爷”。

    甚至谈到敏感处的时候,陆家都是一片嘲讽,轮到那些勋贵时就变成了“谨言慎行”。

    甚至在当地,陆家的联姻对象也多是一些同样出身的商贾之家,稍微联姻个落魄贵族,都能在圈子内造成很大的波动。

    其实这种事在整个大汉都很常见,就像原时空的美利坚暴发户,花大价钱娶欧洲落魄贵族一样,本质上都是为了抬高身价,以及那点可怜的自尊心。

    而真正让陆家在整个龙江,乃至整个大汉名声大噪的,其实还是最近两个礼拜炒的很火的“周王妃”事件。

    尤其是其中还涉及“一亿五千万华元”,谁听到这个消息都要问朋友,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这样的一个传播效应下,最近一段时间段陆家在幽州,那可真是“名门望族”,平时瞧不上他们家的那些勋贵都主动和他们家联系,说是想要与陆家当代家主“陆阳山”叙旧,最后又扯出什么“小学同学”。

    由此可见,这次联姻对于陆家的重要性,乃至对未来发展的开拓。

    以至于当联姻成功那一天,这个从南洋迁移到大汉的八代为商的家族,专门派人到南洋祖宅放炮,据当地说,炮仗放了足足三日,一刻也没有停过。

    而对于陆家来说,只要这次联姻成功,他们家就正式从商到贵了。

    虽然有些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作为周国第一代开国国君的王妃,说简单是“周王妃”,说复杂那就是“国母”。

    而他们陆家也可以借着联姻的机会,将生意继续在南洋和大汉境内扩展,最后更加昌盛!!

    …………

    “哗啦啦……”

    假山上的流水,就像是少女的脸上的愁绪,怎么也断不掉。

    美丽的少女和其背后的假山流水,形成了巨大的对比,如果此时有画家,他一定会很兴奋,因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这种感觉,这种难以言说的反差感,层次感。

    “小姐还在为嫁人的事候心烦,要我说,那个杨辛有什么好的,他们家还没有我们家有钱呢!!”

    长相带着明显南洋土著面貌的丫鬟喜鹊看着自己那个还在为“嫁与不嫁”发愁的小姐,忍不住贬低和他们陆家世交的杨家二公子杨辛。

    “你别说了,杨哥他,他是个很好的人!!”

    陆环琳有些生气拍了拍桌子,只不过因为力气太小了,听到都不清楚。

    “小姐,不是我说你,你下个月就要嫁人,这个时候再想那位杨公子,早都晚了,要知道这嫁的可是周王,陛下的八子,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封国王,封地还是巴达维亚这样的富地,多少人想去,还没有机会呢!!”

    “您这样要是让老爷知道了,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喜鹊的话让陆环琳陷入了哀伤的沉默中。

    但每次想到那位“风度翩翩”,少时在学校帮她写作业的杨哥,她又不舍得。

    而一旁的喜鹊见状,就跟着继续说:

    “小姐这样,其实到最后,还是得嫁给周王,小姐难不成以为老爷会为了那个什么杨辛和周王解除婚约,想都不要想,到时候老爷只会想办法和杨家脱离关系……”

    “小姐,你想啊,咱们陆家这段时间有多少人来啊,到最后还有人排队等时间,就为了进咱们家,说几句,这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还不是周王。”

    “实话说吧,就算此刻悔婚,你看那个杨辛敢娶你吗??”

    “这……”

    陆环琳支支吾吾,已经说不出来话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锣打鼓声:

    “周王,周王的聘礼来了!!”

    陆环琳目光呆滞,嘴唇颤动,心里对于“初恋”的感觉,终于死了。

    一旁的喜鹊看到这一幕也松了口气,甚至庆幸如果不是老爷聪明让她旁敲侧击,没准还真有可能酿成大祸。

    至于这个失去爱情的陆环琳,没有任何人在乎,包括他的父母,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家族昌盛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的“爱情”,在他们那里,就和吃饱了撑的一样,都是小孩子的把戏。

    这就是大家族的生存方式,他们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益联系,一切不符合利益的,都必须剔除。

    至于后世那种老套肥皂剧的富家女穷小子纠葛,现实情况是,连碰到的机会都不会有!!

    甚至所谓的“苦情戏”,也只不过是为了苦情而苦情罢了!!

    现实永远和想象差几个,甚至无数个台阶!!

    ……………

    “立正!!”

    “向右转……”

    看着对面那些做着军列的士兵,身着绿色军装,顶着大檐帽,戴着一副黑色墨镜的周王刘器指着对面的士兵说:

    “这比我在西京阅兵的时候,看的差多了,什么时候我们要是也有那样的素质就好了!!”

    刘器至今都很难忘记九月五日那天在西京发生的场景,那是他认为除去前段时间登基大典之后,最让他记忆犹新的事情。

    一旁的几个陪同的当地将领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尴尬,其中姓孙的中将主动开口:

    “殿下,西京那些是阅兵,阅兵时给人看到,咱们这是拿来保家卫国的,比的上阵杀敌的真本事,两者是不能比的!!”

    刘器无所谓应了一声,随后看了一会开口:

    “我们目前武器储备怎么样??”

    相比于阅兵,其实刘器更关心武器。

    虽然“烧火棍”有些难听,但也比没有强。

    “回禀周王,我们目前主要的武器,其实就是轻型的黑狼战车和七十五毫米轻型山炮。”

    “多少,伱说多少??”

    听到这些个什么“轻型”“七十五毫米”,哪怕刘器对于军事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但他也很清楚口径就是战斗力这个道理。

    七十五毫米,按照平时听说的那些一百五十五,什么“二百四十毫米”,完全比就是个笑话。

    “周王,账不能这么算,我们这里是海岛,虽然这些年的基建修的还可以,但这毕竟是热带海岛,水沼密布,可以说七十五毫米就是上限,再高,根本运动不起来。”

    孙建军紧接着表示:

    “还有战车的问题,我们这里水网密布,最适合的不是那些傻大黑粗的重型战车,甚至是中型战车,而是可以灵活调转,轻易通过的轻型战车。”

    “军事学上有一句话,那就是武器再好,用错了地方,也是一文不值,而如果用对了,就可以用最少的精力管理更大的地盘。”

    孙将军给刘器说了一大通武器和地理的适配性。

    而对面的刘器则是反应平平的表示:

    “你都说了我们是海岛,搞那么陆军设备干嘛,打自己人啊??”

    “要搞就搞海军,海军强了,我周国在南洋,话语权也就更多了!!”

    别看刘器账着一张“不着调”的脸,但其实他心里算的非常清楚。

    未来的周国若想在大汉帝国内部,还是外部保持存在感,最好的突破点就是军队,什么军队最适合露脸,当然就是海军了!!

    “你们回去以后,做一个五年海军规划给孤,孤要看!!”

    刘器一句话把在场的所有人搞的不知所措,甚至很多人心里都发出了“太难了”的想法。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美洲日不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美洲日不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美洲日不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