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与危险共存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心愿归宿 第三百二十七章 安全与危险共存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徐萦则来到研究院相邺市分院时,那里已经聚集了八位助理、近百位站长。她通知相邺市分院里的助理和站长到办公室,助理坐下,站长站着,其他人在办公室外面等着。
赵妤曦展开感知域,修改她和顾庭昼在别人的感知中的形象。于是,众人看到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和两团碧绿色流水。
助理到三阶了,九位站长里面,有五人到三阶了,有三个人能在半个月内到三阶,还有一个人要到十一月底才能到三阶。
一个市里的人出去,下一个市里的人进来,赵妤曦只用了几分钟就看完并记下了这些人的渐近率和域半径。
最后,流水散去,现出人影,办公室里只剩下四人。
“所有助理都到三阶了。梁宋市里的助理渐近率最低、域半径最大,在两个月前就到三阶了。如果你们要去见危险人物,可以让他跟你们一起去。商歌市里的助理渐近率最大,她前几天刚到三阶。站长里面到三阶的人只有一半,一会你把他们的档案找出来,我把太靠前和太靠后的人标出来。”
赵妤曦不想跟徐萦则和慕正光说太详细的数字。他们能接受那种说法,不代表他们能接受把别人的渐近率精确到天、域半径精确到米,这种行为极有可能超出他们的容忍范围。为了尊重别人,也为了尊重他们,她的数字说得模糊些。
赵妤曦对照档案打了一份表格。她在表格里把这些人分为两组,已到三阶的和未到三阶的。助理的名字在前面,字体加粗,用于区分。每位助理后面都有数字,从1到8,这是按照渐近率从小到大排列的。
每个人进入一阶的时间不同,按照渐近率排列和按照域半径排列,得出的名次略有不同。赵妤曦选择第一种排列方式,是因为她认为大部分人进入一阶的时间只相差了一个多月,最多等他们到三阶,这点微不足道的差距就会被抹平。
但是,徐萦则和慕正光很特殊。他们入一阶的时间和大部分人相差的不是一两个月,而是四个月。要想把这段差距抹平,到三阶还不够,而是要到四阶。
他们到四阶至少还要一年,在这一年之内,他们的域半径在中古者群体中几乎没什么优势。若是没有可靠的中古者帮他们做事,他们工作时面临的风险就太大了。
赵妤曦做完表格后,登上自己的账号,给顾庭昼、徐萦则各发了一份表格,电脑上不留下任何信息。
“完成了,我们去见见那位中古者吧,我都迫不及待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会让你们这么关注。”
今天是周四,是黎积源派人查看耕地的日子。徐萦则不想让他们做多余的市,早在来到相邺市之前,她就问了黎积源本周有没有派人查看耕地,黎积源说没有,这就正好,不用派人了。
两个人、两团水抵达耕地,那时,卢相羽正在挖池塘。
赵妤曦看见一个青年男子手拿铁锹铲来铲去,在他旁边还有一座用土堆成的小山。她看到这画面几乎想笑:让三阶渐近者挖土,徐萦则把这人“坑”的很“惨”啊。
“两位领导,你们来了。”卢相羽在和徐萦则说话,但他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那两团水上。他很想知道那那是什么东西。是渐近线实体吗?
徐萦则看得出他对水很感兴趣,但她没有义务回应他的兴趣:“是。我来看看你的工作。你怎么突然想起来挖池塘了?”
“我想种点荷花,养点鱼虾。”种花养鱼只是一方面。卢相羽挖池塘还有一个目的,省钱。种树太花钱了,树苗太昂贵了,挖池塘就便宜得多了,只需要买一个铁锹就行。
养鱼虾所需的池塘是这种池塘吗?不知道。也许是吧。即便不是,他还有很多时间修整池塘,直到成功为止。不管怎么说,他愿意挖池塘、愿意花时间管理这片土地,这是好事,徐萦则对这个结果比较满意。
“想法不错,你可以把池塘挖大一点,像人工湖一样,在湖边种树,在水上架桥,在树林里修路,把这里建设成公园。”
卢相羽在想湖边种树、水上架桥的可行性。种树、架桥的工作量都太大了,除非以后有可靠的帮手,否则仅凭他自己,不太可能做到这些事。因为,他的元素属性不是水土金木,他的渐近线难以影响物质。
“我一个人做不到这件事,我需要元素属性为水、土、金、木的人帮我。”
慕正光想了想这四种元素属性的作用。水,积水。土,挖土。木?搬运木头?金?搬运钢材?除了积水这一项,另外三项都可以找一个拥有强大搬运能力的人来做,但是,找专业人才来做这件事,成本太高且偏离劳动的本意,得不偿失。
“这四种属性都是常见属性,以后应该会有这样的人来帮忙。你白天挖池塘,晚上画一画地图、写一写规划。你看这里的土地这么多,远不止20亩,到最后都是要给你们用的。以后会有很多中古者、近古者住在这里。”
在徐萦则的计划中,一位中古者能管你的土地远不止20亩。20亩土地只是现阶段二阶中古者的管理范围,三阶中古者的管理范围至少是100亩。
随着他们的域半径的增长,管理范围也会增加。虽然“增加”是有上限的,因为土地有限,但就目前来看,管理范围离上限还差得远。
赵妤曦满怀疑虑,稍有不安。
让很多中古者、近古者管理土地?这就是徐萦则对罪大恶极的中古者、近古者的处理方式?这种处理方式是不是太随意、太冒险了?
万一这些人另有想法,这座城就会被搅得天翻地覆,城里的研究院分院将会荡然无存,因为聚在这里的不是一位中古者!如果有十几位中古者聚在这里,分院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了。
她为什么会想到这种处理方法?这似乎和她的风格不符啊!难道她能看到人们的想法?但据我所知,她没有这种能力。
既然她看不到这些人的想法,那她为什么愿意给他们自由、让他们管理土地?她对这些人的信任从何而来?
如果她打算长期推行这一处理方式,那么,她的管辖范围里的研究院分院就得重新分配。不然一旦出现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把其他城市里的优秀中古者调到相邺市里,这种做法同样有很大隐患。
保险起见,原本居住在相邺市里的普通人,也得挪一挪位置,这又是一项大工程。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