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北上前夕(二)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最强钉子户 第527章 北上前夕(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在众人的热烈欢迎中,程迟欣喜地感受到了家人自豪而骄傲的眼神。

    句五邑的脸上绽放出微笑,他在人群中也捕捉到了自己喜欢的女孩绿柳香的身影。

    经过一番热烈的问候之后。

    两人在家人的陪伴下,被专人引导进入了屯堡内。

    屯堡内已经摆设了丰盛的宴席。

    特地为即将出征的军士们举办。

    连续数日的庆典让整个屯堡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财政局为此拨出了大量的粮食和肉类,让堡民们有机会,沾光享受一顿美食。

    当程迟和句五邑进入屯堡厅后。

    旁观的人群依旧充满羡慕地讨论着:“两位大人现在都晋升为甲级军了,瞧他们的盔甲,多么威风凛凛。”

    “确实如此,他们还有了自己的战马,日后退役时,这些马就成了他们家里的了。”

    “不知道我家的孩子这次跟着出战,能否在战场上立下功劳。”

    ……

    这些谈论者大多是都是屯丁家属。

    在前几个月的青牙军扩军后,他们的丈夫或儿子,也有许多被选中加入了乙级军队。

    这战事一起,生死难料,又是立功的机会。

    他们的心中既怀揣希望,也充满了忧虑。

    看着程迟两人的身影不见,众人又纷纷伸长脖子,向远处的乡间道路眺望。

    这次全军放长假,后勤局动员了大量辎重营的车辆和马匹。

    甚至还承包了所有的车行,以便接送那些乙级军士回家。

    不过,他们没有马匹,比不上程迟两人的速度。

    一个时辰后。

    新的一队队马车抵达了泛三堡。

    从车上跃下的,全是穿戴盔甲的乙级军战士。

    这些人正是不久前选拔出来的新晋军士。

    顿时,泛三堡、再次沸腾起来。

    ……

    军士们返回家乡,除去往返路途上的两天时间。

    与家人真正相聚的日子,也不过两到三天。

    崇祯三年六月六日。

    距离军营较远的军士们开始起程返回营地。

    由后勤局或租用车行马车负责将他们送回。

    程迟也在这一天做出了出发的决定。

    他居住的房子是一个典型的大杂院。

    除了他家之外,院子里还住着另外七八户人家。

    大明北方的诸多屯堡营房都是这样的布局。

    七八家十几家共居一院。

    当然,若是有些财力的,可以在屯堡内购买土地,建造自己的院子。

    程迟原本也有这样的打算。

    但考虑到妻子和孩子们与邻居们相处融洽,不愿意搬离。

    于是这个计划便被搁置了。

    程迟走进堂屋。

    他的妻子、儿女们已经在那里等候着他一起午餐。

    尽管为了送离将要出征的军士们,各屯堡内设有流水席。

    程迟仍选择与家人一同享用午餐。

    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鲜美鱼肉、白嫩馒头以及香浓蛋汤。

    这些年来,程迟带回家的奖赏财物,显著提升了家庭的生活水平。

    看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等待自己。

    两个儿子和一个可爱的女儿,边玩耍着程迟为他们购买的礼物,边眼馋地望着桌上的美味佳肴。

    程迟的心中涌起了深深的暖意。

    觉得为了家人而在战场上搏命,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程迟性格内敛,受过教育,注重饮食时的礼仪。

    因此一家人安静地享用完了这顿饭。

    饭后,他的妾室递给他一个包裹,柔声说道:“官人,昨天我和姐姐为你求了平安,这是新衣服,你拿好……”

    而程迟的妻子赵氏,这时泪水终于是不禁夺眶而出了。

    她哽咽着道:“官人,战场上危机四伏,你务必要小心保护自己,虽然立功重要,可是……”

    程迟转头看向妻子,眼神锐利:“战场的危险众所周知,可我乃大将军麾下之军士,怎能因此心生畏惧?

    “如果我们奋力杀敌,尔等又怎么有太平日子?

    “况且,我父母均死在建虏手上,我恨不得与其拼命,食其肉,喝其血!”

    赵氏低下头:“是……”

    见她如此,程迟的表情渐渐缓和。

    他叹息一声道:“娘子,我不在家,这家中大小事务就需要你们多担待了。”

    说罢,程迟一狠心,拿过包裹,牵着马走出门外。

    这时,身后传来了女儿的哭泣声:“爹爹,爹爹别走。”

    大儿子急忙安慰:“别哭,乖,爸爸去杀建虏去了,很快就会回来的。”

    听到女儿的哭声,程迟脚步顿了一顿,心如刀割。

    但依旧一咬牙,没再回头。

    走出院子,他看到句五邑也已经牵着马过来。

    两人相互点头致意,随即各自跨上了马背。

    沿着街道小巷,不断有各家小送别即将入伍的男子。

    当这些家小看到程迟和句五邑时,纷纷上前打招呼。

    并恳切地请求,他们在战场上多多照顾一下自己的父亲或是儿子。

    老兵程迟和句五邑在军队中已是资历深厚.

    而新招募的士兵尽管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却缺乏实战经验,这使得他们的家人在满怀期待之余也感到焦虑不安。

    因此,最近几日,程迟和句五邑在泛三堡的家访络绎不绝。

    乡亲们不仅询问战场上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恳求两人基于同乡之谊,能在战场上给予新兵更多的关照。

    越靠近堡门,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

    泛三堡的军士们即将返回营地,他们的亲人全都前来送行。

    此外,堡内组织的欢送队伍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使得堡前广场人山人海。

    待所有要北上的军士集结完毕后,屯堡防守官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致辞。

    随后,军士们纷纷登上了马车,开始起程。

    “啪啪啪……”

    随着一连串响亮的鞭炮声和震天的锣鼓声,家人们在泪水中欢送着军士们的离去。

    一辆辆马车开始缓缓移动。

    程迟骑在马上,行了几步后忍不住回头望去。

    只见他的妻子和孩子站在送别的人群中,女儿更是用力挥舞着他为她买的那条围巾。

    程迟叹了口气,注意到旁边的句五邑也在驻马回望着什么。

    顺着句五邑的视线,他看到人群中一个眼神怯懦的少女,她的眼睛深邃湿润。

    这个少女在大热天里却穿着寒冬时的棉鞋,围着厚实的围巾。

    她紧紧地盯着句五邑,眼中充满了雾气,却努力忍住不让泪水滑落。

    程迟心中一阵疼痛。

    这个名叫绿柳香的女孩,在大宁时曾遭受鞑子的摧残。

    因此遭到了家人的冷落,以及堡中居民的非议。

    在堡中,只有句五邑真心关怀她。

    不介意她的过去,愿意娶她为妻。

    然而,绿柳香因为内心的创伤,总是逃避着句五邑的真挚情感。

    虽然堡中有许多人试图为句五邑牵线搭桥,但他始终默默等待着绿柳香的心结解开。

    程迟为朋友的执着感到焦急,却又无能为力。

    此刻,绿柳香穿上了句五邑送给她的衣服。

    这让程迟不禁猜测,难不成?

    再看向好友,句五邑脸上的表情异常复杂。

    仿佛在做着一个重要的决定。

    突然间,句五邑大声吼道:“柳香,等我回来就娶你!”

    句五邑喊完那句话后,满脸通红。

    不敢看众人反应,急忙催马疾驰而去。

    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紧接着爆发出一阵阵的起哄声。

    绿柳香在众人的注视下,害羞地缩进了人群。

    但又忍不住探出头来,望向句五邑离去的方向。

    她的眼中充满了泪水,如断线银珠落下。

    ……

    烈日炎炎,程迟与句五邑骑马行进在通往山海关的官道上。

    自从昨天出发以来,句五邑一直低着头,不时避开程迟和其他马车上同袍的目光。

    程迟明白好友脸皮薄,便不再提及绿柳香的事情,而其他来自泛三堡的新兵们也不敢以此事取笑句五邑。

    他们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北方战事,既充满期待又感到紧张。

    程迟理解他们的心情,毕竟他自己也曾走过这条路。

    作为经历过战争的老兵,程迟像老大哥一样不时地开导这些新兵们。

    “要说起和建虏作战,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程迟正说着,忽然眼前一亮。

    旁边的县道上驶来了几辆马车,上面坐着的几个人中,有几个正是他认识的荀沉父子。

    他策马靠近,招呼道:“荀老哥!”

    那几人正在交谈。

    其中一位四十多岁,面容清瘦。

    身边的三位年轻人长得都和他差不多。

    听到程迟的呼唤,他们都转过头来。

    荀沉兴奋道:“原来是程迟兄弟。”

    两人互相寒暄,都显得极为高兴。

    程迟与荀沉曾在过去的大宁有过共同的经历.

    更是被征召去填壕英雄中的一员。

    但是,后来程迟加入了祖柏的部队。

    而荀沉则进入了朝安的后勤局。

    两人又因为没有被分到一个屯堡,很少有机会见面。

    这次意外相遇,双方都感到非常高兴。

    荀沉的三个儿子也礼貌地向程迟打招呼,尊称为叔。

    实际上,这三个年轻人与程迟年龄相差不大。

    但因为他们的父亲与程迟兄弟相称,所以在辈分上他们不得不低了一辈。

    程迟注意到荀沉的三个儿子都是甲级军士。

    而荀沉本人头盔上飘扬着缨缀,腰间挂着黑色的腰牌,笑着恭贺道:“恭喜荀老哥,看来你已经成为甲长了。”

    荀沉谦虚地笑着回应:“这后勤局、辎重营的晋升与其他部门不同,相对容易一些,不像程兄弟你,是战场上杀敌拼出来的军功。”

    尽管如此,他转头看向自己的三个儿子时,仍然难以掩饰内心的自豪。

    他的儿子们和程迟都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军功,现在都成为了甲级军士。

    程迟有些好奇为什么他们没有骑马。

    因为他们作为甲级军士应该有配发的马匹。

    但他转念一想,可能他们之前并没有练习多少骑术。

    正当程迟准备开口说话时。

    突然十几骑快速从他们身边奔驰而过,扬起了一片尘土,打断了他的话。

    周围的马车乘客都被尘土呛得咳嗽连连。

    不少人开始大声咒骂,一时间各种方言交织在一起,场面颇为混乱。

    程迟作为军中的神射手,自然眼光敏锐。

    他很快就看出这些骑手,都是身着白绒边衣甲的军士。

    头盔上都飘扬着黑色的缨缀,为首的一人头上则是蓝色的缨缀。

    他们腰间还佩戴着黑色或红色的腰牌。

    这些标识表明他们都是甲长,拥有高超技艺的军士。

    而为首的那位更是把总。

    程迟疑惑道:“这些人是谁?”

    荀沉阅历丰富,解释道:“他们原本都是张参将的部下,为首的那个叫孙生学,其余几个分别叫赵晟戎、赖向德、罗左两等,每个人都非常勇猛。

    “他们在征讨流贼归来后,多数被调入新编的乙级军担任甲长,孙生学更是被任命为把总,现在他们都隶属于祖季将军的白虎营。”

    句五邑不知何时也策马靠近,哼了一声道:“好是威风,好是风光啊。”

    荀沉笑着道:“他们都是青牙堡人,自然有风光的底气。

    “不过没关系,只要我们也能建立军功,成为甲长,甚至担任把总,也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青牙堡人,大将军治下其他地方的人们心情复杂。

    既有羡慕和敬佩,也有嫉妒。

    很多人私下议论,如果不是大将军在青牙堡崛起,哪里轮得到这些青牙堡人如此风光得意?

    “这位是?”

    荀沉看向句五邑。

    程迟赶紧介绍:“老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同袍好友……”

    他一边说着,一边思绪早已不在这里。

    成为甲级军士后,他才意识到军中人才济济,自己要赶上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

    在欢呼和怪叫声中。

    身材修长健壮的赵晟戎和他的老甲长,以及甲中兄弟们一起策马狂奔。

    赵晟戎心中充满了快乐和满足。

    因为在重新编营之后,他如愿以偿地升了官,被调到了右卫白虎营的后军千总田明奇的麾下。

    担任了一个甲的甲长。

    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的老甲长孙生学,担任把队,仍然是他的上司。

    孙生学性格温和,对待甲中的兄弟就像对待自己的子侄一样。

    因此深受赵晟戎等人的尊敬拥戴。

    有这样的上司,赵晟戎感到非常满意。

    此外,他的一些好友也纷纷升官,这让赵晟戎也非常兴奋。

    这次回家休假,赵晟戎的爷爷也非常欢喜。

    并向他传授了一些以往自己混军伍经验,让他搞好与甲中军士的关系。

    虽然青牙军的军纪严明。

    军士不敢违抗上官的命令。

    但是被迫执行命令,还是心甘情愿去战斗,其中自然会有很大差别。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明末最强钉子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最强钉子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最强钉子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