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百八十三章 全新的战术体系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兰芳正文卷 第三百八十三章 全新的战术体系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眼下,后膛步枪的生产技术正在不断革新当中,第一条生产线也已经完全建成,在未来的两到三年时间里,中华联邦军队必然完成民安二式后膛步枪的全面装备。

    而这一情况必然导致之前中华联邦军队所熟悉的战术的变革。

    赵学宁在军事大学战术研讨会上明确的指出,旧时代的线列战术必将被淘汰,新式的散兵战术,必然会取代旧式的线列战术,至于这个散兵战术又该如何执行,赵学宁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设想。

    他认为所谓的散兵战术不能把一个完整的线列拆分成一個个单独的步兵,而是应该将完整的线列分离成一个个散兵群,这一点上,他主要是考量了之前旧军队的作战方式。

    “之前的军队进行作战的时候,往往是需要考虑到火力的密集程度,从而将士兵聚集在一起,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射击密度和射击威力,但你方增强了,敌方也增强了,并且火炮对于线列步兵的杀伤力实在太大。

    不说葡萄弹,榴弹都能起到非常巨大的杀伤效果,这种刻板而呆滞的战术必须要彻底的淘汰掉,我想,我们可以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种散兵群落战术,按照我军的编制,把一个基础的连队拆分成一个个战术小组。

    一个战术小组的人数不应该太多,十到二十人比较合适,这样一个数量的士兵为一组的战术小组在遇到敌人的时候,可以散落在战场的各个方向,依照当时的地形进行散开,而我们所可能遇到的敌军,比如欧洲的步兵,依然以线列战术为主要战术。

    他们的军队主要都是线列步兵,作战的方式和之前我们的差不多,先是炮兵对轰,然后散兵袭击,骑兵冲击,到最后才使线列步兵上前进行互相射击,以及最后的白刃搏杀,而针对他们的这种呆板的战术,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就使用散兵群战术。

    在我的设想当中,一个战斗小组不应该仅仅只装备后膛枪这种轻火力武器,也应该装备重火力武器,比如说我们可以制造一种可以跟随战斗小组一起快速前进的新式的臼炮或者榴弹炮,在跟随战斗小组前进的同时就发炮。

    在作战的过程当中,重火力小组通过发炮攻击敌人,为轻火力小组争取向前突进的空隙,而当轻火力小组突进到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也可以反过来射击敌军来掩护重火力小组的向前推进。

    如此交替掩护,周而复始,可以对敌军进行重复的轻火力和重火力的打击,轻火力和重火力的打击同时交替的出现,互相掩护,一个战斗小组可以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形分开来作战。

    或者遇到合适的地形、比较多的敌人的时候,也可以由数个战斗小组联合成一个战斗大组,组成一个集体向敌人发动强势突击,而不必拘泥于某种固定的队列或者阵型。”

    赵学宁将自己的想法画在了纸上,交给众人查看。

    “而且这个事情并非我首创,其实古代军事家也有类似的想法,比如戚继光的鸳鸯阵,他就想到了使用冷兵器和热兵器相互联合组成一个战斗小组的战术,以此来对抗倭寇。

    总而言之,在火力效率大大提升之后,大规模的密集军事阵型应该是被淘汰的,可以灵活分散并且联合在一起的战斗小组和战斗集群才是最合适的战术,无论面对什么地形,这都是合适的。”

    战术研讨会上,军事大学与参谋总部的军事人才们济济一堂,就赵学宁的这一想法展开了讨论。

    他们甚至拿出了燧发枪、民安式击发枪和民安二式后膛击发枪的射击数据作为佐证,拿出了沙盘进行推演,从学术角度探索新式战术和旧式战术之间的区别,讨论火力配比的问题。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如果中华联邦的军队使用新式的战斗小组战术,而敌军依然使用线列战术,那么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敌军会受到火炮的重大威胁,而联邦军队则不会。

    射速迟缓、射击频率低且笨重不够灵活现阶段的火炮并不足以应对灵活多变且机动力很强的小组战术,实心弹和葡萄弹可以对密集阵形造成大的杀伤,但是对分散阵型的杀伤力就大大下降了。

    联邦军队可以用敌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向他们的本阵逼近,使得他们无法在近距离接战之前对联邦军队造成大的火力创伤,而联邦军队却能用机动火力对活靶子一样的线列步兵进行屠杀。

    等战斗小组接近敌军线列的时候,线列步兵应该已经伤亡的差不多了,连肉搏作战也未必能有足够的兵力进行。

    如果按照赵学宁所说的,可以使用更加轻便、便于携带的灵活性重火力,实现那种轻重火力交替前进交替掩护的战术,说不定在接敌之前就能把敌军打崩掉,而无需进行刺刀战。

    由此,己方的伤亡数量也会大大缩小,敌军的伤亡则会大大增加。

    “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可以灵活机动使用的轻型重火力并不现实,目前我军使用的最为轻便的重火力就是轻型野战炮和轻型臼炮,这已经是最轻便的重火力了。

    但是这也需要提前布置,需要一定的时间,很难说能跟得上步兵们的速度,如果进一步轻便化,就等于要进一步减轻重量,那样的话,威力也会进一步下降,还能算是重火力吗?”

    军事大学教导处主任宋襄手里拿着目前中华联邦军队主要使用的轻型重火力的数据看了看,皱着眉头,一脸的不轻松。

    参谋总部作战科科长韩星对此也颇为苦恼。

    “的确,眼下我军所能使用的最轻便的重火力也无法跟上轻步兵的前进速度,使用线列战术和军阵的时候跟上已经比较勉强,就更别说这种战斗小组的战术了,如果没有更轻便有效的重火力设备,这一战术很难实现。”

    工业部分管火器研发项目的副总长艾伯特在这个时候做出了关键发言。

    “其实对于这一点,我们工业部也有研究,此前民安二式的定装子弹和后膛装配模式给了我们很多灵感,据此,我们已经研发出了可以后膛装配的火炮和定装火炮弹药,可以大大简化发射流程。”

    赵学宁一愣,随即大喜。

    “真的吗?怎么没听到消息呢?”

    “才刚刚研发出来,制造了三门样炮,正在进一步的实验当中。”

    艾伯特笑道:“想着到时候给大总统一个大大的惊喜,就没来得及对外透露,经过试验之后,就目前所知道的数据来看,射程提高是理所当然的,精准度的提高也非常可喜。”

    “那,可以进一步的轻便化吗?”

    宋襄惊喜地询问道:“既然可以解决掉后装的问题,提升了射程和精准度,那么,减轻重量是否可行?”

    “减轻重量当然可以,但是这样一来,杀伤力会大大下降的。”

    参谋总长凌锐摇头道:“在我看来,如果要配合执行小组战术的话,最合适的还是臼炮,发射爆炸弹的臼炮可以对敌人的线列步兵造成最大限度的伤亡,实心弹如果没有重量,就没有意义了。”

    凌锐这一说法引起了赵学宁的注意,他忽然想到,臼炮其实就是早期的迫击炮,迫击炮是进化版的臼炮。

    这种大口径短筒的火炮是为了发射爆炸弹而制造的。

    早期的爆炸弹因为制造工艺有限,无法承受大口径长管火炮的膛压,否则容易内爆,因此只能开发出口径超大且炮管短的臼炮来发射爆炸弹。

    不过在当下,中华联邦工业部通过工艺的进展,已经可以做到生产金属外壳的以雷汞为发火装置的定装子弹,那么生产具备一定爆炸效能的爆炸弹也不是难事。

    事实上,在中华联邦的武器体系中,臼炮和爆炸弹一直以来都发展比较缓慢,倒是攻城炮和实心弹的发展更快一些,这与联邦军队的作战环境多为城池攻坚战有关系。

    相对于实心弹和步枪的进步,爆炸弹和其所属的火炮体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显著进步。

    就算是苦味酸这种大杀器,在被发明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居然是用作黄色染料,要到十九世纪末才被法国人用来装填炮弹增加威力。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十九世纪中叶一直到一战之前,火炮的地位在军事层面上显著下降。

    当下的情况就是,若要获得能够应用于战场上的步兵用便捷重火力,就必须要从臼炮以及爆炸弹的方向去思考解决问题。

    于是大家伙儿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以轻便好用的步兵携带式臼炮为方向进行创新,另外也要想方设法增加爆炸弹的威力。

    赵学宁已经安排陆航在带英寻找苦味酸的踪迹,暂时还没有消息,不过作为一个能用作临时替代的补充方案,赵学宁提出了利用蔗糖加入到火药之中以增强火药爆炸威力的想法。

    对于这一想法,工业部的专家们也是目瞪口呆,没人想到赵学宁能提出这个方案。

    但是出于对赵学宁的信任,工业部的专家们还是主持了蔗糖加火药的方式来制作更强大的火药。

    在多次试验配比之后,得出了一个最优配比,并且证明了这种糖火药的威力确实大大超越了他们目前还在使用的黑火药,使得爆炸弹和臼炮结合发挥的效力更大了。

    专家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直接给赵学宁磕一个算了。

    不过糖这个东西到底还是不怎么便宜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大规模使用起来,成本不低,而且归根结底,糖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要供应市场用作调味料,不能全拿来做糖火药。

    于是,一方面农业部被要求在岭南地区和南洋地区扩大甘蔗的种植面积,加大蔗糖的生产数量,另一方面,经过军事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把蔗糖作为国家管控物资,进口出口都要受到政府的管控,不得自由流通。

    在把蔗糖作为管控物资的同时,赵学宁忽然又想起来棉花也属于管控物资的范畴,且进一步想到了硝化棉这个东西。

    他依稀记得硝化棉好像也是可以用作重要的军事物资来使用的,所以棉花才会被管控,只是具体该怎么制备和运用他就不清楚了。

    不过不要紧,只要他能把这东西的存在和方向告诉工业部,那帮专业人士总能拿出令他感到满意的成果。

    于是他尝试着让工业部的研发部门去研究一下用硝酸处理棉花,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于是在兰芳十三年的年底,赵学宁从工业部得知,被硝酸处理过的棉花经火点燃会十分迅速且剧烈的燃烧,烧的还相当干净,一瞬间就烧完了,几乎没有什么残余。

    工业部对这一情况非常感兴趣,他们认为可以进一步研究这种物质的特性,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可以进一步提升枪械和火炮的威力。

    取得了诸多进展之后,工业部也按照赵学宁的期待,用目前所能冶炼出来的最高水准的钢材制造了三门迫击炮的样炮,并制作了相对应的炮架和后座。

    迫击炮炮管底部有相对应的顶针,专门特制的炮弹底部则是雷汞制成的发射装置。

    炮弹从炮管内滑进去,顶针撞到了炮弹底部的雷汞打火装置,引燃了发射药,从而促使炮弹激射出炮筒,以抛物线的形式发射落地之后,成功引爆。

    赵学宁和一群高级军官一同观摩了迫击炮的试射,对发射方式和炮弹的威力都表示比较满意。

    这样发射的迫击炮弹是一条抛物线,军事大学炮兵科的专业炮兵们通过十分复杂的计算,得出了迫击炮的角度和射程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迫击炮的炮弹量表,使得臼炮的升级成为可能。

    于是赵学宁下令进一步增强迫击炮的使用效果,继续计算弹药的最佳配比,等一系列的数据测算完成之后,便进行军队试用,等军队反馈合格之后,便可以开始量产。

    他一刻也等不及的希望全新的战术能够得到运用。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兰芳》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兰芳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兰芳》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