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百一十六章 把大清忠臣当到最后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兰芳正文卷 第三百一十六章 把大清忠臣当到最后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苗旷和尹子明那边各有各的精彩,赵学宁这边则相对正常。
毕竟带清的小朝廷现在就在西安,甭管这个朝廷还有没有号召天下的力量,它到底是个正儿八经的朝廷,还有弘历留下来的那么一点点的组织度。
当然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带清朝廷就是最巅峰的时候也没有兰芳政权这样的组织度。
它毕竟只是個封建帝制朝廷,官僚系统对行政效率的消耗非常之大,消息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甚至就算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还有欺上瞒下的事情。
湖北这边的战事压根就没有谁传到了陕西去,还是兰芳军队从襄阳北上打到南阳的时候,才由南阳清军守将把消息送到了西安小朝廷那边。
于是带清小朝廷才终于知道原来兰芳第三阶段的进攻已经展开了,兰芳并没有放过他们,兰芳之前只是在准备、在蛰伏。
时机一到,立刻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以毁天灭地般的军事进攻态势将带清所剩不多的军队打的一败涂地,进一步夺取了大片领土。
四川、安徽、湖北、江苏,本就是一塌糊涂失去控制的局面,被兰芳这么一攻击,铁定崩盘。
而兰芳还不满足,甚至要进攻河南,河南一旦失去,陕西就在兰芳大军的兵锋之下,根本无处可逃。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大清朝廷的每一个人都无法继续欺骗自己,说兰芳只是想和他们划江而治、平分天下,只是想做一个割据政权。
事实证明,兰芳就是要他们死。
永琰听说了这个消息,非常惊恐,立刻召开朝会,要求他的大臣们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还能有什么解决方案呢?
早就被兰芳打的丧了胆的朝臣们你一句我一句,讨论的都是该往什么地方迁都的问题,而不是如何抗敌的问题。
他们觉得眼下连陕西都不安全了,不能继续留在陕西,否则早晚要被兰芳干掉,当前应该立刻迁都去甘肃,在甘肃先立下都城,然后再节节抵抗,看看事情还有没有转机。
打是打不赢的,无数事实证明根本打不赢,想要活下来的话,只能不断逃跑,不断撤退。
对于朝臣们的这种投降派的论调,不久之前刚刚取代和珅成为首席军机大臣的恒瑞表示非常不满。
他大声谴责这些朝臣只知道拿俸禄,只知道吃饭,而不知道如何为君分忧。
恒瑞认为之前京师之所以失守,弘历之所以蒙难,就是因为这些朝臣的无能。
而且现在的问题也是一样,兰芳军队之所以前进的那么快,全是因为地方官员的无能,全是因为地方驻军的无能与胆怯。
他们不敢抗敌,不知道守土有责,只知道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一旦兰芳军队进攻,他们就立刻撤退,以至于兰芳军队打下赫赫威名,而盛世大清成为了一个笑话。
面对如此这般惨痛的局面,恒瑞表示必须要做出一点改变。
在整个朝廷开大怒斥群臣之后,恒瑞站了出来,面向永琰跪了下来。
“启奏皇上,奴才以为,虽然兰芳贼军已经进攻到了河南,威胁到了朝廷的安全,但是朝廷并非没有应对方法,当下朝廷依然有三万余八旗军队和六万余绿营军队,总兵力不下十万。
另外除了陕西的军队,察哈尔、喀尔喀方面应该还能抽调骑兵支援,甘肃也还有一支军队正在平定叛乱,甚至太原也还有一支军队。
大清绝非没有一战之力,尚未战斗就先考虑该迁都去什么地方,只会让所有人都失去斗志,奴才建议当前最重要的是集中兵力防止兰芳军队进攻西安,诸位大臣应该群策群力考虑这件事情,而不是考虑如何逃避!”
恒瑞说的话当然是正确的话,十分的政治正确,但是恒瑞没有和兰芳军队交过手,而在场的大部分大臣都亲身体会过兰芳军队的凶猛。
他们都知道兰芳军队是如何的善战,而大清军队又是如何的无能为力。
之前和兰芳交战,大清军队取得的最好的战绩就是暂时击退兰芳军队,而从来没有在某一场战略决战当中获得胜利,以至于丧师失地,丧权辱国,连皇帝都被人家抓走了。
但是恒瑞是个火爆脾气,之前大清在内忧外患之下被蒙古马队背叛,他都敢亲自带兵去攻打察哈尔部落,取得了胜利,强迫这些部落继续臣服。
所以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打不赢对手,他认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打不过,那是因为你胆子小或者无能,人不行,不要怪路不平,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眼见恒瑞如此蛮横,和珅看不下去了,于是向恒瑞进言。
“大人有所不知,兰芳贼军火器精良,炮火凶猛,凡是作战,首先便使用火炮攻击,兰芳火炮质地精良,火力凶猛,射程远超大清火炮,火炮炮弹之重量也远超过大清火炮炮弹之重量。
大清火炮无法与之抗衡,一旦交战首先便落入下风,军阵难以维持,士卒皆无斗志,遂屡屡落败,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找到克制贼军火炮的方式,根本无法谈及作战。
此前在天津和京师,诸多大将用尽一切办法与贼军交战,太上皇甚至亲自取血向上苍祷告,但是一样没有用,当前大清风雨飘摇,只剩下最后的十万军队,这支军队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大清就真的不好了!”
和珅说的很坦诚,也是当前带清最大的问题,但是恒瑞一向看不起靠着谄媚、逢迎上意而上位的和珅,觉得和珅是个小人,不足以谋万世。
而且和珅之前还对他不够尊重,没有给他足够的面子,所以恒瑞非常讨厌和珅,眼见和珅出来说话,恒瑞眼睛一瞪,开始输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器械不过奇技淫巧而已,遇事不考虑人,而先考虑器械,世上有这样的道理吗?我听说你曾经在官学读书,还很受你的老师的好评,肚子里也算有点墨水,怎么连这个道理都不懂,还要我来教你?”
和珅顿感无奈,只能解释。
“您或许没有见过兰芳的火炮,但是诸位大臣都是见过的,您尽管问一问,我军能扛得住吗?就算足够勇敢,人的身体……他确实扛不过铁打的大炮,也没办法扛得住火药!”
和珅这么一说,也有不少大臣站出来劝说恒瑞,说兰芳火炮确实凶猛,那确实不是人的问题,就是武器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根本打不过,强行去打,纯粹就是在送死。
恒瑞更加生气了。
他涨红了脸,但是也不去反驳这些人,而是直接看向了永琰。
“皇上,奴才请领兵作战,与兰芳决一死战!”
永琰一愣。
“这……爱卿是否太过于冲动?爱卿乃国之柱石,不可亲赴险境,还是换别人去吧。”
恒瑞坚决的摇头。
“皇上,奴才现在已经发现了,大清最大的危机不在外面,就在这朝堂之上,大清最大的危机不是兰芳和赵学宁带来的,就是朝堂上的诸位大臣带来的!”
恒瑞转过头扫了一圈刚才出言劝他的大臣们,目光十分凶狠。
“就是因为这些人未言战先言败,没有寻找敌人的弱点,而是只看着自己的缺点,所以我军才屡战屡败!可屡战屡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根本不敢战!
屡战屡败,可以训练军队,寻找战术,再寻求获胜,但如果连战都不敢,又如何能取胜?大清的江山不是一步步退让出来的,不是靠着迁都得来的,是靠着骑射弓马!是靠着钢刀夺来的!”
恒瑞说着说着就上了头,一边说话一边喷口水,唾沫星子乱飞,显然非常的激动。
而随着他的剧烈输出,和珅在内的朝臣们也不敢跟他说什么了。
毕竟这位爷爷是宗室,是目前少数血统高贵的重臣,还掌控了目前的军权,之前立下大功的王杰现在缩着脑袋站在大臣的队列里当鹌鹑,一句话不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朝堂上的争论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一个火力全开的恒瑞当然不是这群大臣能比的,面对恒瑞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质询,群臣纷纷噤声,和珅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于是恒瑞继续请战,表示自己愿意为大清奉献一切。
眼看恒瑞如此忠勇爱国,永琰为之感动,于是下令首席军机大臣恒瑞加抚远大将军衔,负责统领大军迎战兰芳入侵的军队,力保陕西安全、西安不失。
恒瑞令下旨意,转身就走,临走前还瞪了和珅一眼,又看了看一副鹌鹑样的王杰,这才抬着脑袋满是傲气的离开了朝堂,前去整顿军队。
他离开之后,和珅、王杰等大臣被永琰责令力保恒瑞的后勤没有任何差池,如有差池,提头来见。
朝会之后,和珅与王杰走在大臣队列的最后,两人默默的并排而走,互相看了看,彼此都能瞧见对方眼中的深深的无奈与绝望。
最后,和珅首先打开了话匣子。
“当时在京师的皇宫里,太上皇握着我的手告诉我说皇上这里需要我,皇上没有足够的从政经验,需要我来帮他稳定局势。
本来我是想陪着太上皇一起死的,可太上皇这么信任我,让我来办这个事情,我想我无论如何都不能辜负太上皇的信任,所以我就来了。
现在想想,我好像辜负了太上皇对我的信任,我好像根本就没有办法帮着大清站稳脚跟,眼看着恒瑞要去送死,我却根本拦不住。
王大人,你说我是不是根本就不该来这里?我是不是他一开始就应该为了保护太上皇而死呢?如果那样的话,倒也省得现在还遭受折辱。”
王杰苦笑一声。
“和大人,伱所想的也是我所想的,太上皇虽然没有嘱咐我,但是我当时所想也是觉得不能就那么白白的死了,我想用我的所学回报太上皇的恩德,做大清的忠臣。
一开始我觉得我做的还不错,打了不少胜仗,拉起了一支军队,看上去还可以,可是眼下我好像又什么都做不到了。
之前有不少部下都劝我不要那么听恒瑞的话,甚至还有人劝我,干脆把恒瑞杀了,现在想想,我当时就算不把恒瑞杀了,也应该把他给打压下去,不能让他这么嚣张啊。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来不及了,和大人,咱们两个还是做好为皇上殉难的准备吧,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大罗神仙下凡都没救了。”
“就不再挣扎挣扎吗?”
和珅看向王杰,眼中闪过一丝不甘,立刻说道:“王大人,我觉得对付兰芳的话,你应该比恒瑞更合适。”
王杰犹豫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没有意义的,如果面对的不是兰芳贼军,那么我觉得我可能更合适一些,但既然来攻打我们的是兰芳,无论是我还是恒瑞,无论是谨慎待敌还是急躁冒进,最后的结果应该都是一样的,不会有什么区别。”
和珅闻言,迷茫了片刻,随后便是不住的摇头苦笑。
“好吧好吧,既然事已至此,我也不说什么了,王大人,咱们就把这大清忠臣当到最后吧……不过,您觉得咱们还有继续迁都的必要吗?”
王杰沉默片刻,思考了一会儿,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人臣者总该为了君上的安全而考虑,恒瑞一旦战败,西安必然不能守,虽然说最后也难逃覆亡,但是能让皇上多做几天皇上不也是好事吗?
咱们救不了太上皇,挽回不了大清,已经不算是个合格的臣子了,所以,至少让皇上多做几天皇上,这也是好事吧?”
和珅想了想,觉得王杰说的也有道理,事情既然到了这个地步,无法力挽狂澜的他们只能尽可能的让永琰多做几天皇帝。
哪怕只是三天、两天,乃至一天,他们也算是尽到了做臣子的责任,也算是对得起弘历对他们的嘱托。
这就足够了。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