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424章 一对冤家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1980巴山猎耕记正文卷 第424章 一对冤家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正是清晨,所有的谷底沟畔便有了云堆,或大或小,像是无数的篝火在冒烟。

    太阳要出来了,先是一个红团,软得发颤,似乎在挣脱什么牵绊,软团就被拉长了,后来忽地一弹,终于圆满,然后徐徐升起。

    而一起升起来的,还有云,那些云堆分散成块,千朵万朵的,踊跃着,开始了鼓舞欢匝的热闹。

    这样的场面,甚至维持了大半个小时,云又弥漫,再又叠加,厚实得像是铺上一层棉花,棉花上的阳光,一片灿烂。

    在米仓山,陈安也看过不少云,但秦岭的云更有味道。

    开始的一段路,到了山巅,还能看到保护中心那几座楼房,再走,就到处是密密匝匝的山林。

    潘石玉教授手中有一份地图,但那地图,只是标注了山里连通各处的比较大一些的路径,而山林中,却没有精细的测绘。

    大概是成为保护区的缘故,穿行其中的撵山人、采药人少了,那些被踩踏出的嶙峋小道,大都已经被杂草、藤蔓遮掩,不仔细辨认,都快看不出了。

    一行人到了山里,到处密密匝匝的树木,在如海的山峦沟壑中,只觉得自己渺小得如同蚂蚁。

    陈安背着自己的行囊,按照潘石玉教授所指的方向,领头前行。

    习惯性地,到了这种陌生的山里,陈安喜欢保持安静,随时注意着山林间的动静。

    他也很清楚,这种地方,最是容易迷路,一路用柴刀砍着挡路的藤蔓、荆棘,在路过的大树上削下一片树皮,作为标记,以便在山里迷路的时候,循着这些标记返回。

    潘石玉教授手底下一帮青年人就相当兴奋了,那表现,如同山里小孩初次进城,仿佛在山里看到的一切,都那么新鲜。

    看到一棵大树,会有人兴奋地跑过去拉着手合围,猜测树龄。

    随便听到只山雀的鸣叫,都会驻足眼巴巴地看上好一阵,讨论是什么鸟。

    偶尔听到林间响动,也会细细打量半天,看看究竟是什么野物。

    碰到实在说不出名目的,则是找着潘石玉问东问西。

    活脱脱一群好奇宝宝。

    有这么一群闹哄哄的家伙,一路上陈安看到最多的也就是一些常见鸟雀、松鼠、野兔之类,别的野物早已经听到响动,远远避开。

    开始的时候,一众青年看陈安走得太慢,有人抱怨:“就这几步路,走得像十万八千里,这可咋进山啊,就这速度,怕是没两天,都到不了目的地。”

    还有人说:“就这,还说什么撵山、采药的好手,要是走到一半腿软了,走不动了,还得让我们把他给架着走。”

    甚至有人悄悄问潘石玉:“教授啊,这陈兄弟怕是个假把式吧?”

    对此,潘石玉笑而不语,只是跟在陈安后边,默不作声地走着。

    越往山里走,穿林越是困难,山路越陡峭逼仄,几個青年不知不觉,远远地落在后面。

    突然不见了潘石玉和陈安,几人顿时有些慌了,四处观瞧,一抬头,却见陈安和潘石玉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跨过两道山间的溪流,到了对面大山的半坡,两人还是很慢,一步一步的,闲庭散步。

    陈安在一道山崖边停了下来:“潘教授,你休息一会儿!”

    潘石玉点点头,一屁股跌坐下来,伸手捶着自己的双腿。

    陈安看了他一眼,又四下看看,见崖畔长着成片的鸡骨头木,于是抽出柴刀,钻进树棚里,用柴刀选着一些笔直的砍下一些,拖到崖边修理枝叶。

    这种木头,长到酒盅粗就不再长了,质地非常坚硬,砍下来做拐杖最好。

    不仅仅在汉中的杂货店,就连桃源镇上,缝赶场的时候,也经常看到有人砍回去,在火塘里用火烧一下,剥皮校直,然后修整打磨,拿去出售。

    等到几个青年气喘吁吁地赶到崖边,一屁股跌坐下去,擦着汗,揉着腿的时候,陈安已经将简单加工的拐杖给他们几人一人分发了一根。

    “怎么样,现在你们不说慢了?”潘石玉笑问几个学生。

    其中一人问道:“我就想不明白,明明你们走得那么慢,怎么反倒走前面去了,还气定神闲的?”

    潘石玉看着几人,微微摇了摇头:“穿山的人有一个习惯,无论平地还是山间,他们走路都是一个速度,你以为像你们一样,穿山走路全凭兴趣,最是浪费精神的做法,还嫌弃小陈走得不快。

    我都是进山的次数多了,跟向导们学来的,但就是我,也只是勉强能跟上小陈而已,他已经放慢速度,在照顾你们了。

    穿山赶路,也是门学问,伱们就是群连走路都还没学会的人。

    而在这一路上,小陈披荆斩棘开路,还做各种出山的标记,你们呢?你们干了什么?

    从现在开始,再让我听到有人再发出瞧不起小陈的声音,我会将他驱出团队。”

    闻言,一帮子人傻眼了,面面相觑后,纷纷把头闷着,都没想到,潘石玉竟然如此看重这个山里青年。

    稍作休息,就着崖边山沟里的水吃了些带来的干粮,一行人再次上路。

    这一次,一帮子青年老实了很多,由陈安打头,一路往山里深入。

    陈安没有去计较这些,只是一路走,一路看。

    他发现,这一路,瀑布、崖壁众多,他在好几处崖壁上,看到了长着的石斛,也在穿过的几片山林中,那些满是青苔的林木间,看到了独叶草。

    石斛自不用说,这自古就是名贵的中草药,收购站里的收购价格,也不便宜。

    独叶草就更为特殊,论花,它只有一朵,论叶片,它也只有一片,可谓独花独叶一根草,是一味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良药,也是极好的东西。

    而野物,陈安只是留意到一些野猪和羚牛群留下的痕迹,有这么一帮闹腾的人,想见到其它活蹦乱跳的野物也难。

    一直到了傍晚,一行人到了山里一处山谷,两侧是大片的竹林,而这里,也是潘石玉准备调研的第一个目的地。

    他这次来,首先就想看看上次在这里发现的一只大被他取名叫阿满的大熊猫的情况。

    熟门熟路地选择在左侧山湾高处一片还算平整的坡地搭建帐篷,建立观察点,粗步估计,会在这里停留五天左右的时间。

    搭帐篷的事儿,陈安没有参与,让潘石玉的几个学生完成。

    他自己领着几条猎狗在周边巡视了一圈。

    陈安很清楚,这些所谓的调研,还得是专业的人来做,潘石玉之所以找上他,主要还是担负护卫的职责,处理一些危险情况。

    保障安全就行!

    等到他返回观察点的时候,观察点的两个帐篷已经搭建起来,帐篷前面空地上拢了一堆柴火,上面的架子上挂了铁鼎罐,熬煮着带进山里来的大米,另外有两个青年,在处理一些土豆、午餐肉之类的东西。

    陈安没有多说什么,到帐篷边找了个地方坐下休息,几条猎狗也纷纷跟着在旁边趴了下来。

    简单地吃过晚饭,天色已暗。

    帐篷内,一帮学生围在煤油灯下看书,也有几人在跟潘石玉讨论各种野物的情况。

    陈安在帐篷门口铺上自己带来的被褥,听着一帮子人的讨论。

    他这才知道,那只名叫阿满的大熊猫,是几年前潘石玉教授途经这里时发现的。

    它当时产下幼崽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潘石玉他们从这里经过,无意中经过阿满幼崽藏身的山石旮沓,那只熊猫幼崽惊慌之下,爬到树上吱吱地叫唤。

    正在几人查看那只熊猫幼崽,试图找到大熊猫的时候,那只大熊猫从山坡上撞破竹丛,虎窜下来。

    野外的大熊猫可不同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它们充满野性,平日来看着慢吞吞的,但真是奔跑起来,那速度就不是人能比的,野得不得了。

    就连动物园里的大熊猫,护崽的时候都会性情暴躁,更别说这种野生的大熊猫了。

    熊猫幼崽的惊叫,让那只大熊猫以为幼崽受到伤害,一出来就把战力拉满,直扑几人。

    一帮子人被吓得四散奔逃,潘石玉教授年纪要大得多,也没那么灵活,被那只大熊猫追上,扫了一巴掌。

    幸亏有旁人见他情况危急,跑回来救援,才让他脱身,不然事情还真不好说。

    陈安看过他大腿上的几道抓痕,愈合后依然显得触目惊心。

    但,执着于野生大熊猫保护的潘石玉,并没有因此就放弃调研,难得碰到在山上产崽的大熊猫,可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

    他只是对伤势简单包扎,便在此驻扎下来,一呆就是三个多月的时间,掌握了不少资料。

    也正是因此,那些伤口没有得到很好的缝合、包扎,愈合后就显得狰狞了。

    对于这样的人,陈安打心底是佩服的。

    但他也清楚,自己不是吃这碗饭的人,之所以挂职在潘石玉的团队里,那也是因为圆圆和滚滚被他养着而已。

    一夜的时间安然度过。

    第二天早上,一帮子人早早起床,吃过早点后,在潘石玉教授的带领下,熟门熟路地翻过山脊,往东北方向的竹林深处钻了进去。

    这是阿满长期生活的地方,钻进竹林,倒是很容易看到它留下的粪便、那些咬断的竹子,和吃剩的竹子残渣。

    一路上,见到团粪便,都能扒拉着研究半天,碰到那些被咬断的竹子,也能研究下那些咬痕,真的是事无巨细。

    陈安的兴趣不在于此,而在这大片箭竹林子里藏着的那些竹溜子。

    他在众人记录各种数据的时候,忙着在周边找寻竹溜子的洞穴。

    在竹林里很容易分辨,竹溜子在竹林下边打洞,啃吃竹根,也让上面生长的箭竹成片死亡,但凡遇到这样的地方,就很可能有竹溜子。

    虽说熊猫喜欢吃竹溜子,但毕竟刨土洞不是它们的强项,这些少有人干扰的竹林里,还是有不少竹溜子的存在。

    没有带挖刨工具,距离水源也远,自然也不可能单是靠狗刨。

    陈安本想用烟熏,被潘石玉阻止了,说是在保护中心的时候他问过,山里已经连续晴朗数日,较为干燥,妄自在林中用火,怕到时候引起火灾。

    箭竹林里的竹叶,多年积蓄下来,实在太厚实了。

    潘石玉不准用火,陈安只能用别的办法。

    他用砍刀拍拍地面,从震动发出的异常,判断潜藏在下方的洞道,找到别的出口,堵住那些出口后,他砍了根木竹,打入土洞洞口上方,又在另一根竹子上用刀子砍出几道刻痕,就蹲在洞口用指甲刮动刻痕,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

    这是竹溜子啃食竹子发出的声响,往往出现这种声音的时候,会让洞里藏着的竹溜子以为有别的竹溜子入侵自己的洞穴,跑出来查探。

    而这一查探,就是逮它的时候。

    山里人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

    看到陈安寻到竹溜子洞穴后的操作,有两个青年学生也凑了过来,好奇地看着。

    “这法子到底行不行?”其中一人问道。

    陈安抬头看了他一眼:“你们别过来凑热闹,抓到竹溜子的可能性更大,该干嘛干嘛去,如果晚上想吃上肉的话。”

    两人上蹿下跳,一点都不安分。

    在这样的惊扰下,再巧妙的法子也是白搭。

    两个青年见状,撇撇嘴,转身离开:“谁稀罕吃竹溜子一样!”

    对于陈安这个团队的编外人员,他们始终还是端着架子。

    陈安无所谓地摇了摇头,再次将精神集中在引诱竹溜子这事儿上。

    一直刮刻痕刮了七八分钟,盯着洞口看的陈安,终于看到了竹溜子探头探脑地出现在洞口,猛然间,他扬起砍柴刀,狠狠砸向预先插入洞道顶上的几根竹竿。

    竹竿被砸进洞道,竹溜子的退路顿时被堵住,陈安眼疾手快,伸手进洞,一把抓着竹溜子的尾巴,就将竹溜子拖出土洞,提了起来,吱吱的叫声,引得几条在一旁被陈安下了指令定坐着的猎狗,都兴奋地哼叫起来,尾巴狂甩,扫得地上的竹叶哗啦响。

    陈安动了刀子,将竹溜子放血,然后扔到随身的袋子里装着。

    就这么一路随着潘石玉几人在寻找那只名叫阿满的大熊猫的一早上的时间,他就刨了六只竹溜子。

    竹溜子肉好,这把潘石玉都给看兴奋了。

    对于这种比较普遍,且会造成竹子成片死亡的小动物,潘石玉可就是区别对待了:“小陈啊,看来,晚上的时候,能沾你的光了!”

    陈安笑问:“潘教授也喜欢吃竹溜子肉?”

    “喜欢,当然喜欢!”

    潘石玉点头道:“都是儿时的味道了!”

    陈安笑道:“我下午再多抓几只,晚上痛快吃上一顿!”

    “就别忙着抓竹溜子了,先领着我们找到阿满再说,这可是你最擅长的!”

    陈安一路跟着潘石玉他们,大熊猫留下的青团,不管是新鲜的还是不新鲜的,都已经见过不少,很清楚这片区域确实是大熊猫频繁活动的地方。

    只是找到它们,再简单不过了。

    他唤来几只猎狗,让它们嗅过青团气味后,冲着它们发出了指令:“吜吜……”

    招财昂着头闻了闻,领头往山坡上跑去。

    半个小时后,一行人钻出竹林,看到了大片草坡上那只笨拙移动的大熊猫,另外还意外地看到了一群几十只的羚牛。

    看着熊猫往上坡上走,在靠近羚牛群,潘石玉有些担心:“羚牛、熊猫,可是一对冤家啊……你们几个,好好观察记录!”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1980巴山猎耕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1980巴山猎耕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1980巴山猎耕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