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集中解释一些问题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晋末长剑第一卷: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集中解释一些问题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什么是“政治合法性”?

    定义就是:对治权的认可。

    简单点说,就是人心。

    维系一个政权的因素很多,我粗略划分下,大体可分为军队、官僚、财政三大系统,缺一不可。

    在本书中,合法性(即人心)准确地说是:一、为你打仗的军人之心;

    二、为你运转政府的官僚之心;

    三、为你筹集军饷、粮草的地方豪族之心。

    二和三其实是一回事,因为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

    那么合并一下,在西晋末年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气下,就是军心和世家大族之心两部分。

    就主角而言,军心已经足够稳了,邵勋现在就是当皇帝,可能都能获得不少人支持。

    但世家大族成员有自己的看法。

    虽然每个人的思想、三观可能不一样,但总有部分共识。

    什么叫共识?就是特定时代背景(重点1)、特定社会风气(重点2)情况下约定俗成的规则。

    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共识是不一样的。

    我举个例子。

    在很久以前,杀人偿命就是共识,是一個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

    但随着时代发展,杀人未必偿命了,可能是判无期,这也是共识。

    对杀人的惩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共识,甚至在同一时代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共识——有的国家死刑,有的国家废死,不能一概而论。

    再回到本书。

    西晋末年的世家大族成员,也是有共识的,这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的。

    你做到某一步,他们认为“可”,你做到另外一步,他们认为“不可”,这就是共识在起作用。

    共识能不能改变呢?可以。

    手段一:威逼利诱;

    手段二:提高政治合法性。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用威望来迫使他们容忍你挑战他们的共识,不反对甚至支持伱。

    有些人怎么满脑子都是杀?以为有武力就可以为所欲为。

    拜托,看看时代背景。

    我在上本书《晚唐浮生》里就说了,古代和古代是不一样,时代背景、社会风气差异很大,甚至一个朝代前期、后期都变化极大。

    有些时代或许可以杀杀杀。

    但有些时代这么做是找死。

    石勒都不是靠杀上位!

    事实上石勒杀的士人主要是在河南,再准确点,主要是从洛阳逃出来的王衍那一波人。

    他在河北怎么做的?建“君子营”,给他们官做。

    石勒脑子没问题,他很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且,他见识过士族的力量。

    历史上他率九万步骑打穿河南,南下葛陂,因为连日下雨,北方人受不了,军中疫病严重,再加上被纪瞻率领的江东军队击败,征服江南无望,于是决定回河北。

    这一路可遭了老罪了。

    河南士族坞堡坚壁清野,不给粮食,石勒的军队缺粮严重,“人相食”,最后回到河北的不到一半。

    怎么都那么小看这时候的世家大族呢?

    他们单个确实实力有上限,确实打不过你,甚至打不过流民军,但整体实力强大,一旦形成共识——比如石勒从葛陂回河北,河南士族整体坚壁清野——关键时刻是要命的。

    偶尔越一下线,跋扈一点,搞点小动作,无伤大雅。因为士族不是一个整体,不齐心,未必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但如果搞得太激进,那问题大了。

    我举个例子,假设某个郡的世家大族不满,叛乱了,他家有世代培养的部曲、僮仆、庄客,举个几千万把人,据城而守。

    你要不要讨伐?当然要啊。

    而且要快,时间一长,会有更多人怀疑你的能力,叛乱的人可能变多。

    好,讨伐大军把城围起来,估计要打三个月到半年。

    那么需不需要粮草?肯定要。

    谁提供?世家大族。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别的家族如果对你也不满,你又需索太多粮草,他也反了,夺取一座县城乃至郡城,怎么办?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一下子不可收拾的。

    究其本质,就是大家都对你不满,但又都不敢站出来,所以就这么僵着。可一旦出现什么意外,局势就不可控了。

    怎么会有那种武力强横,就不需要对别人妥协,只有别人来跪舔你的份的这种错觉?那是龙傲天,政治不是这么玩的。

    一味靠杀上位,在宋以后或许还有那么几分机会,隋唐以前不可取。

    还有人说主角现在就可“录尚书事”了。

    过了,过了啊,威望还差点。

    假设“录尚书事”需要100分值才能坐,那么对不同的人而言,需要的分数是不一样的。

    对邵勋、张方、苟晞这种出身低贱的人来说,可能要120分才行。

    对庾亮这类中等士族来说,90分就行。

    对王衍王老登来说,60分就够了——其实,王衍的名士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加分,对士人特攻的加分。

    主角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找了个变通的办法,让王衍录尚书事,他用武力给王衍背书。

    王衍名气大,关系广,但军事跛脚,邵勋给他背书,补上了他的弱点。

    如果王衍再擅长领军作战,并建立了巨大的军功,他就是司马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另外,居然有人说王衍是主角的手下。

    这个真谈不上。

    王衍是投靠他了,但合作的意味还是比较重的,属于有主次之分的政治盟友。

    最后再说一个。

    怎么总有人把东汉至隋唐这几百年的世家等同呢?

    我记得之前提出过一个抛物线理论。

    士族从东汉中后期开始发端,出现萌芽,三国、西晋开始发展,向上爬坡,到东晋攀升到顶峰——这是士族力量最强大的时候。

    从南朝宋开始,自顶峰慢慢衰落——注意,从抛物线形状来看,只是比巅峰期弱,整体实力仍然很强。

    南朝宋以后,世家实力一路走低,最终于隋唐消亡。

    而且,南方、北方也有区别,这个就不展开讲了。

    也有人说黄巢杀光世家。

    其实不然,那只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世家到了唐代,已经远远不如南北朝了,变成纯粹的官僚世家,能量大大降低。

    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

    这时候,地方上兴起了武人群体,夺取了一个藩镇的主要资源。

    下克上盛行,动辄杀将驱帅,往往节度使不愿反,士兵他妈的要造反!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世家的日子其实很难过的。

    世家不傻,他们也在做出改变,比如很多世家大族在那是被称为“书剑双美”,即世家大族成员大量当武夫——这是当时最危险、同时也是最有前途的职业。

    但在晚唐独特的社会风气下,世家子武夫竞争优势真不大。

    一个没家世的大头兵振臂一呼,带着一群人把节度使脑袋砍下来,自己上位,并不需要什么家世。

    晚唐著名的朱瑄、朱瑾兄弟,20岁就当节度使,靠的就是敢打敢拼,得到士兵们拥护,所以一步登天,这在其他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社会风气不同。

    唐代的世家,其实是藩镇割据150年慢慢衰落的。不是被杀光,而是化整为零,慢慢融入了社会群体之中。

    黄巢在长安杀的,也就是长安的那批人罢了,其实不是决定性作用,只不过最为出名,被很多人知晓,以讹传讹之下,说黄巢屠光了世家。

    好像没有冲天大将军,世家就不会消失一样。

    先写这么多。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晋末长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晋末长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晋末长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