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风云 第81章 销售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轧钢厂风云 第81章 销售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不错,这车的内部空间不小,这挤一挤可以坐下来五六个人。”下线的第一辆面包车开到了众人的面前,在外面参观了一下之后,大领导受到了姜言的邀请进入了面包车里面参观。

    “我们这面包车不但可以载人,还可以变成小型的货车,能拉上千斤的货物没有问题。”下车之后,姜言开口道。

    在姜言的示意下,工人拿着扳手熟练的把后排的座椅拆除了下去。

    “后面这个车门也可以打开,这样进出货物比较容易。”姜言开口道。

    “不错,不错,这一车两用确实不错,在运输人员的同时,又可以充当货车,很好的创意。”总工程师开口道。

    围观的其他人,看到姜言这一番操作这眼睛也是一亮,他们有很多都是那些比较小的工厂,大型的卡车买着比较吃力,小车又没有资格购买,姜言他们工厂的面包车恰好满足他们的需求,平常可以作为货车用,紧急的时候就可以作为客车使用,这也太方便了一点。

    由于时间紧张,大领导也没有留下来尝一尝姜言他们公司的员工餐,在给姜言题了一副“工业楷模”字后就走了。

    姜言把一群人送走,把题字小心的收了起来,后面找个好的装裱师傅装裱起来,就可以挂在办公室里,简直美滋滋。

    六星之光面包车开始走上正轨,流水线生产下,在保证各种零部件充足,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一条流水线一个班8小时能生产差不多在200台车。

    现在厂里实行三班倒,两条流水线生产,一天就可以生产1000多台汽车。一批车下线后,经过实验,检验合格,国家也正式下发上市许可证书。可以说这样的速度太快了

    有了上市许可证书之后,姜言就开始安排销售团队全国跑市场,招收全国代理商和建设汽车销售店,由于姜言贡献突出,又是改革开放的表率,所以国家也特意给他放开了口子,允许国内有条件的私人和团体经销宝马汽车,姜言的定价也不贵一台1.0L的卖12800元,1.2L的卖16800元,比着其他的汽车可以说已经是白菜价钱。

    不过姜言还是最为鸡贼,基本上每一個地方开设的汽车销售店,这地皮和房子都是由姜言给买了下来,在转租给宝马汽车工厂,所以姜言的手里面不知不觉屯了好多的地皮和店铺。

    姜言特地拿出部分资金在电视台,电台,报纸上狂砸广告,这些姜言也算开了先河,是国内第一个在电视上做广告的企业和产品,由此宝马汽车开始深入民心,开始流入千家万户。

    不过姜言下一刻的操作给他们公司的这些销售可是好好的上了一课。

    来自后世的姜言太了解国人这从众的心理,尤其是政府人员,那可是风向标,所以姜言就打起他们的主意,想让他们给自己做一把广告。

    首先,姜言先联系了四九城的公安局,当公安局的人听说姜言准备赠送一百辆面包车作为警用车之后,这直接就乐开了花。

    要知道这个时期执法部门那才叫一个不容易呢,有的条件好点就配备三轮摩托车,条件差一些的那就只好骑自行车或者靠11路公交车车了,所以基层干警是最苦的一群人。

    至于你说的吉普车和小汽车,这年月,这东西可以有一定级别的人才能配备,整个四九城公安局里面加起来,小轿车也不过二十辆,很多还是部队淘汰下来的东西。

    其实吧!姜言有自己的小心思,要是论用车的频率,谁有公安的多,再加上这年代可没有110,而且又是改革开放时期,那么这就更忙了,有了姜言他们提供的车,这拉着警笛在路上巡逻,这不就是一个活广告,现在国家的公信力可不是说说而已。

    而且这环境好了对于姜言他们的工厂也比较好不是,这可谓是一箭双雕,更何况这些公安平常办事的时候开着这小面包车,开着那叫一个舒服,还有暖风,冬天也不冷,拉的人还多,速度快,后轮驱动,爬个山,拐个弯啥的,那是杠杠的,被他们使用后,好评不断。

    皮实耐操,耗油低,速度快,各种土路都能跑,最重要的是价格实惠,所以这面包车在公安系统使用之后就受到了好评,这连带上其他单位也有了直观的印象,这年头这样便宜屁事的东西可不多,结果就是除了姜言赠送的100辆之外,整个公安政法系统一共采购了,2000辆,各个执法部门都给配上了。

    现在,出警拉着警笛的六星面包车满京城跑,就给六星汽车做了一次成功的营销广告,各个省设在京城的办事处一看,吆,这车不错,紧急联系家里,过来考察了一下,也都下了订单,尤其是魔都市和广省这两个大户,直接分别下单了3000辆和3500辆,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其他地方虽说没有他们下单多这林林总总加起来可不少,光这些订单就够他们干好几个月了,这就让那些业务员有点挫败感,他们还没法力呢!老板自己干了他们所有人。

    这情况姜言根本不知道,他现在正带着人来到四九城出租车公司洽谈业务。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租车并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乘坐的。当年,出租车专门负责接待来穗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与高级官员、参加交易会的外商、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等等,被誉为羊城市的“国宾车队”,需要外汇券才能乘坐。

    六七十年代,出租汽车的经营方式发展为定点候客,乘客到站找车,司机接单载客。而司机完成一趟接待任务后,必须空车赶回服务点等候下一次的出车指示,不得中途载客。

    70年代中后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市民对出租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78年春天,毗邻港澳的羊城逐步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一些新的经营观念和服务方式开始冲击南粤大地。羊城市汽车公司从香港市民“打的”中得到启发,毅然决定结束历年来“路上空驶的士不载人”的怪现象。

    当时四九城和魔都、羊城等大城市各类外事活动增多,出租汽车又在大街上出现。但是“高档”出租车对于平民来说仍然遥不可及,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八九十年代的出租车司机是令人羡慕的高收入阶层,开出租车甚至成了身份的象征。

    当时的出租车车型多以丰田、皇冠等高档进口车为主,大多数用于接送外国人、外企人员等,于普通人,他们打不起车,也打不着车。

    不过现在国外的汽车没有大规模的进入国内的市场,出租车公司的车也不多,几乎都是井冈山牌汽车,这玩意价格比较贵,而且每年都有一定的采购额度,姜言上门说明了情况之后,出租车公司很痛快的下了合同,直接就进口了500辆,这家伙黄面的提前了很多年出现在四九城里面,由于汽车的价格不高,结果这费用也就变相的打了下来,再加上新工资制度的实行,这家伙很多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坐得起出租车。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