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448章 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借!(求订阅,求月票)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正文卷 第448章 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借!(求订阅,求月票)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李中正中将跟着周昌中将(之前写成少将了,现在提一级)快步走进了大将军李中山的都房。这段时间以来,他俩大概就是全大明最辛苦的人物了吧。

    周昌和李中正现在分管大将军府的左、右参军司。其中周昌是左参军司军师,负责全国的军令,同时负责拟订北伐计划并监管北伐计划的执行。而李中正是右参军司军师,主要负责陆军的招募、编制和训练。现在的大明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明军跟吹了气球一样膨胀,但还是能保持相对良好的秩序,不至于手忙脚乱四处漏气,这两位大军师真的付出了最大的心力。

    经过持续一年多的扩充和训练,现在南京大将军府掌握的军事力量,单以人数而论,已经高达一百万!康熙那边的五路大军八十万什么的,真不知道有多少水分?而南京大将军府的一百万水陆大军,那可是实实在在,一滴水分都挤不出来的。

    而这一百万大军,不仅遍及大明境内各处,更有三支强大的远征力量出现在美洲大陆、马六甲和吕宋岛。还有一支由60艘风帆战舰组成的大洋舰队现在不知道在哪儿?

    另外,在西太平洋地区,大明还用少量的兵力控制了几个关键据点,其中就包括已经变成朝日争议领土的虾夷岛上的钏路城;在安南国广南将军的领地边上依着南海的会安城;在原属于真腊,现在被从安南出走的莫氏南圻将军府控制的南圻城;在马来半岛北部的,被同样从安南出来的武氏北大年总兵府控制的北大年城。

    除了以上这些明面上就属于大明帝国的武装力量之外,大明大将军府旗下还有三个挂靠或暗中控制的“军事贸易公司”,分别是大明南洋贸易公司、大明粤海贸易公司和大蒙古东印度贸易公司。

    这林林总总的武装力量加一块儿,百万之众那是只多不少!

    要协助李大将军管好如此庞大的军事资产,李中正和周昌这两位大将军府中最重要的军事幕僚肩膀上的责任之重和压力之大,都是空前的。

    而在这两人当中,周昌还是个“纯军师”,他只管根据李中山的指示领导左参军司的一众参军制定作战计划,同时不断派人下部队到地方去督促检查就行了。事情虽然又繁琐又困难,但拿大主意的毕竟是李中山。但李中正的角色就不一样了,他不仅是右军师,还是实际上的“副大将军”,是李中山“内定”的接班人。这个大明的大将军录尚书事可不是个世袭罔替的职位,而且李中山也不想搞世袭。

    世袭了,还怎么共和?他对于共和,那可是相当认真的。而且皇帝会被革命推翻,幕府将军搞不定了一样没好下场。他连皇位都不稀罕,还会守着个破将军传给子孙?

    所以他的儿子们以后确定的前途就是继承他的爵位和财产,至于能在军界、政坛走多远,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在他看来,将来的将军或是丞相之位,最好能在几大家族之间转一圈,大家都做做,最后再放开给其他人做。这样大家就都是“将军家”了,将来可以“将将相护”嘛!

    而且这个“中山”传“中正”,好像很合适吧?

    当然看,这个“内定”指得是在李中山李大将军的内心认定他可以接班,明面上李大将军可什么都没说要是说了,那大将军府里边很快就会有“两个太阳”了!

    因此李中山现在只是安排李中正在自己出征北伐后,坐镇南京,留后看家差不多就是夏侯惇“惇哥”在曹老板那里的地位,考虑到他是李中山的好三哥,哥俩好得连模样都差不多,给个“惇哥”的地位也正常。

    另外,李中山既然“内定”李中正接班了,那他平日承担责任自然特别重,考验也特别多,还有各种烫手的或得罪人的差事交给他去对付。

    而眼下李中山马上就要带上大将军府行辕前往徐州坐镇指挥北伐大军了,这个江南闹倭寇的事儿,当然得让李中正来应付了。

    如果这点小事儿都对付不了,那这个班恐怕就不能给他接了

    当李中正跟着周昌走进都房的时候,兼管锦衣卫的姚启圣正一脸沉重的在跟李中山报告刚刚探听到的大清和大周的军情。

    “.种种迹象都表明,尚淑英提供的那个‘一国守一城’的方略是假的!康熙的真实意图,很可能分兵四到五路,集中数十万兵力,与我在开封至徐州一线打一场大决战!如果战之不利,才有可能把‘一国守一城’的方略再捡起来。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西班牙无敌舰队和倭寇雇佣军会承担其中的一到两路,自东南海口进犯,以威胁我江南膏腴之地,迫使我军在苏、浙、闽、粤沿海分兵把口,空耗兵力!”

    李中山倒是气定神闲得很,坐在椅子上面,低头喝了一口茶,抬起头刚想说段什么,就听见都房门口的卫兵响亮的口令声和唱名声。他又朝门口望去,就看见李中正、周昌已经快步走进了向他行礼了。

    李中山淡淡地点了点头:“老三,培公,你们来得正好,大家正好一起商量.”

    李中正小心地问道:“二哥,商量什么事情?是不是关于杭州湾外海发现西班牙无敌舰队主力的事情?这次西班牙无敌舰队应该带来了日本雇佣军吧?如果他们想要在杭州湾登陆,所选的登陆地点不是乍浦就是余姚”他看了一眼周昌:“刚才培公和我谈了沿海抗倭的难点,您不如先听听他的分析吧。”

    李中山一摆手:“老三,我把大将军府留守的差事给你了,东南沿海的防务,自然由你全权负责,熙止也会留在南京辅佐你的,这事儿你们商量着应付就是了。我现在就问你一个事儿,要不要给你多留点兵力?”

    李中正摇摇头:“不必了,二哥您手头的兵力其实不大宽裕,咱们的大军说是一百万之众,但是海军占了七八万编制,大将军府和八大总监司又占去两三万人的编制,还有十省的提督、总兵、协台、守备参将又占去十多万编制,湖广、两广还要各留下一个军团给咱爹和咱大哥,加上留给我的军团.这就是五十万之众了!

    再加上布署在民丹岛、吕宋岛、琉球岛、虾夷岛和美洲大陆的军队,差不多又是十万。百万之众,最多就剩下四十万可用了。”

    还真是兵到用时方恨少啊!

    百万之兵发钱的时候可不得了.100万呢!粮饷军资,再加上随军民伕的消耗,等北伐大军全面开动后,一个月1000万两的军费看着都不够,要打得富裕一点,那就是1200万两一个月。

    可是真要能用在刀刃上,肯定是没有四十万的这四十万大军指的是渡过淮河,进入北方中原大地的明军(不含民伕)人数!

    如果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配置民伕,那么北伐大军的人数可以达到八十万!

    在淮北以北的兵家必争之地徐州集结八十万之众.唔,优势在我啊!

    而这种1200万两一个月的仗,饶是手握江南、广府两个经济中心的大明,其实也打不了多久。李中山在几年前之所以选择和大清、大周休战,其实就是为了整顿内部,积攒军费。

    可是攒了好几年,李中山却连朱慈炯那个“债宗”早年欠下的那几个千万的“巨债”都还没还清呢,不仅没还清,反而越还越多,已经从原本的五千万“巨债”还到现在都上亿了。

    当然了,这多出来的五千万也不是因为朱慈炯这个皇上荒淫无度造成的,而是都花在正事儿上了,譬如大办海军,兴办造船厂、兵工厂、铁矿、铁厂,还有兴修黄河、淮河、运河等“三河综合治理工程”,修建“淮北、淮南灌溉工程”,沿海要塞海防大工,还有最近一年多的大扩军、大练兵和军资储备.几千万两银子,就这么花出去了!

    而大军一旦渡过淮河,进入前沿地区,往后的花费可就更加惊人了!

    根据大将军府和尚书省的共同编制的预算,从大军跨过淮河开始直到北伐胜利,大明每个月单是在军费上的花销,就要准备1200万.一年就是1亿4400万两!打两年,差不多就要花出去3个亿!

    而大将军府和尚书省为了这次北伐大业所准备的军费预算,也就是3个亿!

    也就是最多只能打两年,再多就没有了。

    而这3个亿的军费中的一半,也就是1亿5000万两得依靠战争公债来筹集。加上这笔巨债,等北伐胜利之后,大明的债台就能搭到2亿5000万两了.真正的债台高筑啊!

    也得亏李中山懂一点金融,很早就开始搭建一张以大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还将大明境内大大小小的钱庄,还有闽粤海商,两淮盐商,江南私商、茶商等大商人,全都用各种法子网进了这个体系。

    而且这个体系对大明朝廷来说是高度可控的!

    所以大明朝廷才能通过这个金融体系来给债台高筑的大明朝廷的信用定一个高价——这意味大明可以以较低的利率发现大量公债,还不愁发不出去。而且还能让大明境内的银行、钱庄都把大明朝廷的公债当成优质资产持有。

    但是现在毕竟不是信用货币的时代,所以大明朝廷的债务扩张并不是“无限”的,2亿5000万两的公债总额即便不是极限,距离也不遥远了。

    因此李中山手头的时间并不宽裕而这个难处,李中正当然也是知道的,所以他也不愿意为在分李中山的兵。如果李中山用于北伐的兵力少了,完成北伐需要的时间或许就多了。

    听了兄弟的回答,李中山欣慰的点点头:“我有八十万之众,北伐之役的优势很大……一年之内必然可以奏凯还朝。

    三弟,你只要能在东南坚持一年,不让倭寇和西夷得逞,就算大功一件了。”

    “二哥请放心,”李中正笑道,“区区倭寇,何足挂齿?中正自有办法将之尽数歼灭于东海之滨!”

    瞧他这模样,看来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李中山当然也就放心了。

    “好!”李中山笑着吩咐道,“那东南之事,愚兄就尽数托付与弟了!”

    李中正一抱拳:“二哥,小弟得令!”

    李中山点点头,北伐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大量的军队已经向北开拔,淮北、淮南等前沿地区已经开征召武装民伕了,而北伐中原的方略——就是“步步为营,直到北京”的计划,已经由大将军府左军师周昌领着一众参军详细拟定完成了。

    毫不夸张地说,一架无比庞大的战争机器,现在已经完全开动了起来,正在以碾压之势向大清帝国的首都北京缓慢而坚决地滚动过去!

    甭管康熙有几路大军,李中山只一路往北京去即可。而康熙只要没有办法挡住这架战争机器滚动的车轮,他的大清朝就凶多吉少了!

    康熙二十二年,秋。

    在北京城,大清皇帝康熙也正全神贯注地盯着西班牙无敌舰队和倭寇对大明东南沿海的侵扰,他的五路大军八十万伐明方案看着挺厉害,但实际上的虚头是很大的。

    李中山北伐的“八十万大军”,要一个个数人头的话,那肯定是有的,而且无论正兵还是民伕,肯定都是精壮。

    但是康熙的“八十万”.也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全都要看战事进展了。如果进展顺利,各方面都会加把劲往台面上追加筹码,八十万也许真就有了。

    如果形势不好,那可就很难说了。不仅吴周和金帐汗噶尔丹未见得会跟,就连大清内部也难说没人会反清向明——那帮大清忠臣的忠心可都有点“多”,多到了可以让许多位君主分享!

    搞不好最后就只有大清的二十万腹心之军在北京周遭与大明决战二十万对八十万,优势在敌啊!

    “玄烨,李中山出兵了吗?”

    今年71岁的太皇太后布木布泰,正由皇后杨小弥搀扶着在太液池的水边散步,突然就问起了她极少关心的军务。

    现在已经年过30的大清麻子帝康熙虽然心事重重,但是面子上依旧是一副胸有成竹,听见老太后的问题,只是笑了笑就道:“已经出兵了九月初八誓师,说什么要直捣黄龙,还说不破盛京终不还的。”

    “呦,连盛京他都要破啊!”杨小弥拧着眉头,“合着一点都不打算给咱大清留?”

    康熙哼笑了一声:“那都是他一厢情愿!西班牙无敌舰队载着2万倭寇这两天都已经到了杭州湾了他要真敢不管,那帮倭寇一登陆,那东南膏腴之地可就惨了!

    另外,吴应麒的使臣郭壮图这两日也到了北京,带来了吴周准备发动10万大军威逼湖北,10万大军东进河南的消息吴周10万一到河南,恭王手头的可用之兵,那可就能达到30万了,算上随军的民伕,大约有能有个60万。”

    “60万对80万.好像还是大明那边人多。”布木布泰依旧有点担心,“还有,常宁虽然有赖塔、巴海、费扬古这些人辅佐,但他的对手可是李中山!常宁能打得过他吗?”

    康熙这一次并没有亲率大军去和李中山交锋,而是封常宁为抚远大将军,命令赖塔、巴海、费扬古这几位满洲虎将辅佐常宁。

    而康熙自己则坐镇北京,居中调度。

    这就让布木布泰有点担心了……虽然康熙好像也很难对抗李中山,但常宁的功夫似乎更差。

    “皇玛嬷,您放心吧,孙儿有数的,如果真的要在徐州-开封一线和李中山决战,孙儿自然会率领白甲精兵和察哈尔蒙古的骑兵,一同赶赴前线。”康熙笑道,“但是现在还没那必要。”

    “还没必要?”布木布泰一皱眉头,“李中山都已经北上了……不日就能抵达徐州。过完春节,他的大兵就该走山东一路向北,奔着咱们北京城来了吧?

    玄烨,你可得想清楚一点……大明的北伐军离咱们的北京城越近,你这个皇帝的权威就越小。各方豪强都会动心的!真要用一国之力守一城,风险可是极大的!”

    “皇玛嬷放心,孙儿其实已经有了破敌的妙计。”康熙笑道,“只是这妙计有点损阴德,孙儿是皇上,北方之主,实在不合适使用。所以才让常宁替孙儿走这一遭。等他计用好了,孙儿再南下去指挥全军,也许就能大获全胜。”

    “有损阴德?到底什么损招?”布木布泰心说:你还怕这个?你的那点阴德早就损没了,现在就是天天吃素敲木鱼,也是补不回来的。”

    “皇玛嬷,”康熙皇帝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什么外人,才往布木布泰身边凑了凑,“孙儿想以水代兵……”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康熙,你的大清亡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