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回 公债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明末:辽东雄狮 第七百四十六回 公债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明末,有军事才能的督抚,无人能及袁崇焕、洪承畴和孙传庭。
治理地方的天花板,非卢象升莫属。
自卢象升担任宣大总督,用心治理地方。
达到什么水平呢?
已经到塞外的百姓,有人归还了李国英给的耕牛,举家回乡。
当时,很多人反对李国英这样轻易放过他们。
李国英以“没必要凭空结怨”为由,拒绝了手下拦截返乡百姓的请求。
卢象升还在严查人口迁徙和挖矿的事。
这给杨承应增加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看在芸芸众生的面子上,杨承应还是把预防鼠疫的办法写在书信里。
他相信以卢象升负责的态度,能够改变明末鼠疫横行的历史。
另外,他也希望通过这件事缓和与卢象升的关系,保证对集宁的矿产供应。
这时候,赵献可来了。
等赵献可坐稳,杨承应才道:“女真幼儿的牛痘接种工作,进行的如何?”
赵献可沉思了一下,说道:“已经完成十之七八,这多亏代善的协助,省了不少的事。”
“牛痘接种刻不容缓,你一定要死死的盯着。事成之后,有功人员拟个名单报上来,我会通报嘉奖。”
“是,大王。”
女真和蒙古人长期待在偏远的东北,对于当时盛行的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几乎没有抗体。
所以,杨承应在廷议的时候,给太医院布置了任务,将女真族中一到二岁的孩童种牛痘,预防天花。
因担心女真族会抗拒,杨承应请代善从旁协助,确保此事顺利的进行下去。
凡是因种痘后、不幸夭亡的家庭,都给予米钱的补助。
很显然,这次是杨承应多心了。
事情进展的异常顺利。
不过,这不是杨承应找赵献可来的目的。
“太医院还有多余的人手吗?”杨承应又问。
“从各地杏林堂抽调的大夫都已回去,如需再抽调,可以派人通知他们。”
跟了杨承应这么久,赵献可也很懂。
“招垦令发布后,定然有大量百姓前来辽东。”
杨承应说道:“你要组织太医院的大夫,组成一个个小组。
接受周文郁的安排,检查入辽流民的身体,预防鼠疫,幼儿接种牛痘。”
“遵命。”赵献可抬头问道,“什么时候开始?”
“这就要看朝廷的态度,我也不急。”
杨承应不着急的原因,与铁路有关。
从沈阳到抚顺的铁路,没正式开始修建。
这段长度仅65公里的铁路,被杨承应当做铁路中的“黄埔”。
先培养出一批铁路工,再用他们指导流民修建铁路。
另外,材料也需要准备充足。
起码不出现断供。
所以,时间上很宽裕。
“大王,修铁路和招垦令都动用国库,还是另想办法。”
范文程见缝插针。
他现在相当于大管家,而大工程最先想到的就是钱。
不问清楚是不行的。
“不用国库。”杨承应道,“我有自己的办法,以确保这两项巨额开支。”
“属下明白了。”范文程暗暗松了一口气。
修路和招垦要花非常多的钱,又养了那么多的军队。
饶是十余年的辛苦积攒,也顶不住这么大的开销。
曹变蛟这时进来:“启禀大王,户部尚书沈世魁,税务提举司提举尚学礼,银行御史何斌,盐运使范文寀,在外求见。”
众人一听,都面露欣喜。
说曹操曹操到,大王的“钱袋子”来了。
杨承应则一脸黑线。
他不喜欢这么拗口的称呼,叫“部长”、“局长”多好,非得搞这么一出。
没办法,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一系列称呼。
强行改了名称,反而像是草台班子唱大戏。
“除范文程和周文郁外,其他人暂且退下。”
杨承应说道。
书房小,容不下这么多尊“大佛”。
赵献可等人前脚刚走,沈世魁等人被曹变蛟引了进来。
何斌一来,便拿着一套票据上前:“大王,这是最新刊印的公债凭票,请您过目。”
现代公债最早出现在英国。
1692年,英国议会以议会税收做担保发行公债,为英国称霸全球奠定了雄厚的财政基础。
相比之下,当时的法国、普鲁士等国家的国王还在以个人的名义举债,却因为信誉不佳而举债艰难。
最后,国王只能接受高利贷。
然后因偿还不起而违约,遭到借贷人的追债。
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差别,造就了英国与当时西欧的差距。
何斌送来的凭票,在工艺上没有超过这个时代,但在内容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为了流通方便,没有专门腾出地方,方便写买债人的名字。
另外,公债清楚地写着——专款用于铁路修建、东北开拓,以五年为期,年息一百分之五,一年一结。该票可以抵押售卖、自由流通等等内容。
这既是公债凭票,也是相当于对公债做了进一步说明。
“制作的不错,符合我的想法。”
杨承应看完,说道:“你将面额分为一百两、五十两、十两、五两、二两、一两六种,发行总额一千万两。”
一千万两!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花这么多的钱。
“这只是第一批,后面再视情况发行。”杨承应道,“总之,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绝不打穷仗。”
“是,属下下去后和曹司(曹振彦)商量一下,扩大规模。”
何斌擦了擦汗。
第一次经手这么大的买卖。
杨承应道:“还有一点,不许搞强制摊派。一摊派,事情肯定要出幺蛾子。”
“属下明白。其实,这些年以来,大伙儿已经习惯了这些。”
何斌说道。
早在杨承应还只是金州镇总兵的时候,就让百姓认购布匹,他再带着布匹到李朝、倭国销售。
这多年建立的信用,已经在民间形成了广大的群众基础。
何斌完全有理由相信,公债一旦发行,必定会和远洋贸易公司的股票一样,大受欢迎。
“对了,给我赶制一批一百两的公债凭票,我有大用。”
杨承应忽然说道。
何斌刚才晃了一下神,听到大王说话,忙定神问道:“招垦令和铁路修建还有一段时间,为什么这么急着用凭票?”
话一出口,何斌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子。
哪有这么说话的。
杨承应并不介意,只道:“等李朝使节团来了,你就知道了。”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