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邦建国,王道之始 第二十章:唐六世后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封邦建国,王道之始 第二十章:唐六世后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宫门落下,巍巍有光。

    李圣一在宫殿中安坐。

    洛圣夕上了马车,车轮压在道上,吱吱作响,他坐在车上闭目养神,他的兄长方才所言,他明白是什么意思。

    李圣一自己是不担心的,他这一生就算是超越不了祖宗,但按部就班的完成既定战略,没有问题。

    他只是在思考以后。

    他在思考大唐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衰落下去,说句实话,就现在天下的局势,他看不出来大唐可能会灭亡。

    李氏宗族现在已经强到前无古人的强度了。

    比邦周建立的时候,姬姓宗族还要强。

    当初姬姓宗族占据了邦周天下七成的土地,现在李氏宗族占据了天下八九成的土地,东西两万五千里,南北两万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李氏的宗亲。

    而且邦周当初还有广袤的未开拓地区,所有后来秦楚齐这些外姓邦国发展的比姬姓宗族还要强大。

    但大唐不一样啊。

    大唐在可视范围内,在东边、南边、北边都已经走到了世界尽头,剩下的地方连人都看不到,只剩下西边,但根据西边罗马传回来的消息,那边也快要到世界尽头了。

    换句话说,接下来已经没有很多新的土地可以让外姓去开拓,进而超越大唐本土。

    日后就算是中原衰落,有了新的豪杰诞生。

    但是这些分散在各地的宗亲,依旧拥有庞大的力量,中原的那些豪杰还没等发育起来,漠北的燕王、中亚的宗王就率领着铁骑踏进中原了。

    到时候这些宗王再和中原内部那些忠诚于唐业的大臣里应外合,可以说外姓的豪杰,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夺取天下。

    很快中原豪杰就会发现,只有拥立李氏宗王,才能在乱世存续。

    最后一定是由一个李氏的天子登基。

    李圣一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疑惑。

    他曾经问过洛圣夕,大唐会灭亡吗?

    洛圣夕说:“素王说过,世上没有不灭的王朝,只要曾经辉煌夺目就好。”

    但在李圣一看来,等到中南半岛和天竺半岛彻底纳入大唐的藩属统治范围,大唐还怎么灭亡?

    “除非洛氏突然篡位,但洛氏永远都不可能篡位,那还有谁能威胁?”

    但洛氏不可能篡位。

    以洛氏和李氏的关系,太宗皇帝的遗泽,天后的遗泽,自己未来的遗泽,洛氏也不可能在明明有李氏宗王的选项下,去选择其他外姓人辅佐。

    要知道,即便洛氏和刘氏的关系并不如何紧密,在汉末的时候,尚且有英侯为刘氏赴死。

    以洛氏和李氏这种亲如一家的关系,洛氏根本不可能会辅佐其他外姓。

    李圣一越想越头疼,甚至感觉眼前出现了些许幻觉,头如同针扎一样,“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洛圣夕回到了洛王府。

    这座府邸说来也算是洛阳的一个奇景,从装修成王府的规格之后,十几年都没有人住,因为洛王洛千秋是和天子住在皇宫里面的。

    一直到洛圣夕长大后,这座府邸才算是有了自己的主人。

    这座王府的占地面积极大,作为目前唯一一个没有自己的大封国,留在中原,还是在国都的超品宗王,而且是当今天子唯一胞弟的洛王,府邸的规模当然是超乎寻常人想象的。

    洛圣夕回到洛王府后,洗簌了一番后就回到了后院休息。

    但是躺在床上后,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中总是在浮现李圣一最后问的那句话。

    他在当时给的答案,算是含糊带了过去,但包含着他的担忧。

    他不知道以后洛氏和李氏还会不会这么亲密无间。

    按理来说,经过这一千七百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后的李氏天子,不会和洛氏离心离德,那天下应当是无忧的。

    但李圣一问出那个问题的时候,他心中就有种慌张的感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且。

    李圣一身为家主,当然知道洛氏不做王的原因。

    在最古老的时候,也就是周武王第一次要将天子之位传给素王的时候。

    洛氏是不能接受的,否则就会有绝嗣危机。

    在往后的每一個时代,洛氏都珍惜着那些神器和气运不曾使用。

    但是洛苏老祖降世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洛苏老祖明确的说素王老祖快要苏醒了。

    虽然具体时间还不知道,但已经不是家族所想象的千万年。

    家族有了更加宽松的裕度,各种行为可以张扬一些。

    按照洛苏老祖宗的规划,洛氏和李氏合一。

    不仅仅是为了恢复洛氏的底蕴,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如果将未来看作是一片难以渡过的苦海,那大唐就是一艘能够跨越苦海的船,洛氏将乘坐在这艘船上,到达无限光明的彼岸。

    洛氏坐在这艘船上不断的给大唐这艘船加持,就像是现在这样。

    这是一件双方互惠互利的事。

    洛圣夕猛然坐起,深深皱着眉头,洛氏一千多年来都坚持着上古的遗训,但是洛苏降世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主要就是洛氏和李氏的关系变化。

    洛氏和李氏合一后,的确是让洛氏,在不登顶帝位的情况下,前所未有的强大。

    在一个王朝中,有这么多的公爵,拥有了王爵,而且还是爵位排名第一的超品王爵。

    家族声望几乎走到了巅峰。

    手里还握着一件堪称无敌的神器。

    从康王灭亡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二,而且这个天下第二不依赖于某一个家主,而是一整个家族。

    正如李圣一对李氏宗族实力的信心,现在的李氏宗族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皇族、王族。

    洛氏则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贵族。

    不仅仅是声望,还包括各种硬实力。

    可以说,就算是诛九族都杀不尽洛氏,而且洛氏和其他的那些家族不一样,还颇有向心力。

    但洛氏和李氏靠的这么近,有些事就不能那么自由。

    比如当初在邦周的时候,洛氏无论如何都没有放弃过周天子。

    现在的大唐,也是如此,洛氏不可能帮着其他人来挖大唐的根。

    洛氏甚至不可能坐视大唐的灭亡,而是要尽全力去挽救,当初在太宗皇帝的时候,洛苏就说过,因为太宗皇帝的原因,就算是大唐天命落地,洛氏也一定要让大唐再次复兴。

    结果后来又有世宗天子和如今的明光天子,这下双方的关系就有些太过于亲近了。

    洛圣夕和李圣一可是双胞胎兄弟,当年的武王和素王都差了一丝。

    洛圣夕这一脉体内流着太宗皇帝的血。

    脱不开身啊!

    洛圣夕倒下去,闭上眼,决定不想了,走一步看一步,大唐起码还有几百年的国运,现在想这些东西,是典型的杞人忧天。

    他洛圣夕没有足够的智慧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等洛氏后人的智慧了。

    ……

    明光四年春,天子诏令。

    洛王洛圣夕,加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扬州大都督、荆州大都督,奉旨钦差,提调长江以南一切军政要务,所行之处,如同天子亲临,拥有便宜行事之权,亲王以下,先斩后奏。

    天下震动。

    大唐上一次有这么离谱的旨意,是世宗天子时期,天子让洛王洛千秋出征,封了天下兵马大元帅。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提调长江以南一切军政要务,说句不好听的,李唐宗室都拿不到这种旨意,洛氏在大唐的地位可想而知。

    ……

    洛圣夕乘坐着恢宏的大船从洛阳顺着运河直接到了扬州。

    虽然此番是提调长江以南一切军政要务,但洛圣夕自己是很有分寸的,他会直接从扬州跨过长江,然后只严查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再往西他就不会过去的。

    洛圣夕来到江南之后,几乎没有在扬州停留,没给任何人献殷勤的机会,直接座驾就到了苏州。

    身为洛氏家主,既然在江南有洛氏的分支,那就没有什么必要去别的地方。

    洛圣夕到苏州的时候,姑苏郡王府中正走出几个人,看穿着也是大贵族,远远瞧了洛圣夕的座驾一眼,因为洛圣夕没有让钦差使团一起跟着来,所以没认出来。

    来到府前,匾额上写着几个鎏金大字,敕造姑苏郡王府。

    姑苏郡王和周郡王虽然都是郡王,但周郡王是铁帽子王,姑苏郡王则不是,如今江南洛氏所承袭的爵位是姑苏郡公。

    不过对外依旧可以宣称姑苏郡王府。

    爵位虽然不算高。

    尤其是在大唐这种国公遍地跑的朝代,就更显的低了。

    但这恰恰是一种好事,爵位这种东西,除了拿一份俸禄之外,本就没有什么权力,姑苏郡公的爵位虽然低了一些,但作为补偿,江南洛氏在苏州的权力却得到了保证。

    洛圣夕踏进府中后,江南洛氏当代家主洛成云,赶忙出府来迎接。

    洛圣夕随口问道:“刚才出府那人是谁,本王看他脸上有些不忿之色啊。”

    洛成云闻言一愣,而后语气中带着些许不屑道:“是兰陵萧氏的人,单名一个鼎字,也算是著姓房支之一的家主。”

    “哦?”

    洛圣夕还是知道在江南这一块,萧氏地位很高的,不比洛氏差很多,“子敬似乎对他很不屑,这样的人还能让他进府吗?”

    洛成云叹口气,而后若有所指的说道:“他以前在萧氏族中,不算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后来凭借着妻族的助力,再加上自己也有些能力,有了一番成就,萧氏的不少事就交到了他的手中。

    我洛氏和萧氏的合作很多,所以颇有来往。

    没想到此人有所成就后,竟然抛弃旧妻,又新娶一房,据说还是陆氏的女儿。

    以后不会让他再踏进洛氏一步了。”

    洛圣夕对这些事是没兴趣的,洛成云也知道,但他还是说了,洛圣夕明白洛成云这是在暗示他一些事,一些不太好明说的事。

    “子敬,家族和萧氏以及江南士族,在一些事上的联系很多吗?”

    洛成云低声道:“生活在江南,又怎么可能置身于事外呢?有些事只能看着,不能说啊,不参与就已经很难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生在江湖之间,有些事就是身不由己的,有些官员不参与贪污就已经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再指望他们去清平世道,那实在是艰难。

    江南洛氏在江南生活,依附于姑苏郡王府生存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真的断绝联系,是生存不了的。

    洛圣夕明白这一点。

    所以也没多问,只是向南指了指,“那里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其实洛圣夕也没报太大的指望,毕竟如果真的了解的话,这么大的事情,无论如何也该上报的。

    果然洛成云摇摇头道:“之前只知道江南不少士族在往宋国那边走私物资,其他的事情都不知道,江南士族现在基本上不带着家族一起玩。

    不过现在知道了他们在做什么。”

    从洛氏主支南归之后,江南洛氏在江南的地位就变了,尤其是洛氏主支越来越强,江南对于洛氏的各分支就愈发的警惕,认为这些分支都是洛氏主支在各地布下的耳目,事实也的确如此。

    所以在江南形成了一种惯例。

    有些事,那些江南士族不说,洛氏也不问。

    如果洛氏真的要问,那就是开战,就算是萧氏这种和洛氏关系一向不错的家族,也要掺和一手了。

    以江南洛氏的人脉,宋国那件事暴露之后,基本上没有比朝廷晚多久就知道了。

    洛圣夕对此不意外,毕竟就算是没有洛氏主支,江南洛氏也是世上一等一的豪门,传承四百多年,一直都是顶级高门,能比得上江南洛氏的,很少。

    “那子敬你说,这件事我从哪里开始查为好?”

    针对宋国这件事,对于朝廷而言,宋国中的权贵架空宋王反而是小事,天高皇帝远不好处理是一回事,最重要的还是,宋国那里还有外敌,中南半岛的形势,和当初的蓬莱不一样。

    对于朝廷而言,最重要的反而是江南士族和安东节镇,竟然直接和藩属国有联系,从一开始的经济联系,到后来的军事联系。

    这么亲密的联系,这些人现在到底是心向朝廷,还是心向宋国呢?

    洛成云略一沉吟,而后斩钉截铁道:“从萧氏开始查,这江南的事情,总是绕不开萧氏的。”

    洛圣夕微微点头,在江南这块地方,萧氏是真的树大根深,这件宋国的事情,萧氏一定深度参与其中。

    “家主,如果要查萧氏的话,还是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这些年在江南有一件事很流行,那就是下南洋,其中萧氏下南洋的人很多。

    萧氏在宋国中,地位很不一般。”

    洛圣夕看了洛成云一眼,“具体说说。”

    说着二人已经走到了堂中,洛成云先给洛圣夕倒上一杯茶,而后才说道:“一开始也没有多想,只以为他们是下南洋经商,毕竟就算是走私,很多时候也会有正常的商队作为掩护。”

    走私和正常经商的区别就在于交不交税,朝廷允不允许,很多东西都是朝廷禁运的,走私就是这些东西,但正常经商,朝廷是不管的,只收税。

    当然,在整个南方沆瀣一气的情况下,边境的通商口岸,基本上也就相当于白板一片了。

    可能走私都大摇大摆的就过去了。

    洛成云对走私这件事没什么感觉,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要不是走私给异族,江南洛氏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洛成云接着说道:“但是现在既然知道了,那就能和一些事情对应上了,萧氏还有不少江南士族的人,应该是在朝廷和宋国之间两头下注了,他们很可能在宋国中,掌握了很多权力,甚至将私兵运过去,以护卫矿产的名义,组建了军队。

    很可能有坞堡。

    宋国的那种情况,家主应该能猜得到,培养一支私兵实在是太容易了,他们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邦周早期的那种模式。”

    洛圣夕脸上有些凝重的点点头,这也是一个天子不好处理的点。

    宋国这些新征服的地盘,有大量根本就难以掌握在朝廷手中的地盘,在早就郡县化这么多年的中原,尚且有那么多隐匿土地的,在宋国那种地形复杂,山川众多,政治架构完全不成熟的地方。

    隐匿土地?

    恐怕会直接建立庄园和坞堡,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除了没有名义之外,完全就是国中之国,这也是宋王会被架空的一个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且这种私兵恐怕有很多很多,江南士族们拥有庞大的经济实力以及文化实力,每次流放开拓的时候,都是朝廷的首选,唯一所缺的就是没有军队,所以被有军队的皇室轻易蹂躏。

    现在他们主动往中南半岛去,补足了最后一个短板,直接化身真正的封建地主。

    不对啊。

    洛圣夕回过神来,“子敬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我们之间的关系,不用这么拐弯抹角。”

    洛成云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家主,不好意思,习惯这么说话了。”

    “江南的开发是北方不断的迁徙才开发出来的,包括典籍文化等,我洛氏先祖也出了大力,史书上将之称为,衣冠南渡。

    现在江南的这些人,虽然,用一些不太好的手段,为自己谋取私利,而且有逃避大唐的想法,但他们实际上在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往更南的地方去,这种自发的迁徙,其实是件好事,还请家主明鉴。”

    洛圣夕沉默着点点头,良久才说道:“正是在顾虑这件事,所以才这么难处理,如果处理的太过于严酷,那以后难道要禁海禁地吗?

    那是不可能的,朝廷和藩属国的交流不可能停下,朝廷非但不能阻止人口南流,还得主动配合才行,否则中原人口膨胀实在是太快了。”

    周围的藩属国作为中原人口的泄洪地,这是从天后时代就提出来的概念,这件事的原理是祸水东引。

    人口太多不是好事,这已经是举世公认的,只要能为朝廷纳税的人口才有用。

    那些不能为朝廷纳税的流民只会威胁朝廷的统治。

    现在中原的人口已经太多了,八千万,如果不是开垦出了江东的大片土地,还有占城稻等新稻种的普及,八千万中,起码有一千万是流民。

    而且人口基数越大,新增人口就越多,按照洛氏初步计算,很可能在一百年之后,大唐的人口就会翻一倍。

    当得知这件事后,李圣一都快要吓死了。

    就算是连年大丰收,也不可能养得活这么多人口。

    中原朝廷的想法,一方面是继续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同时加大对土地兼并的清查,同时给老百姓找事做,别天天想着生孩子,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往蓬莱、辽东、箕子半岛这些能种地的地方迁徙人口。

    这其中其实有一条很残酷的潜规则。

    蓬莱周围都是大海,就算是发生一些什么,比如暴乱,比如流民遍地,只要把船一开走,影响不到中原,等到事情过去,就过去了。

    箕子半岛是同样的道理,辽东也是,只要把那几条路堵住,就根本进不了中原。

    当然,现在朝廷主要的人口疏散地是中亚和西亚。

    下一个主要的人口疏散地则是天竺,那个地方一年三熟,就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容纳三千万以上的人口没有问题,这两个地方消化一大部分。

    另外一部分就要靠宋国来办了。

    宋国那里有一块红河三角洲,也是可以容纳人口稠密的地方,不多说,安置个一两千万人口,大唐就能高枕无忧了。

    正是要这样的政治顾虑,所以朝廷对于周围藩属国才这么投鼠忌器。

    不能让藩属国产生一种,他们就是韭菜的感觉,不能让他们感觉朝廷会定期清剿,因为这些藩属国随着大量人口的流入,是一定会越来越强的。

    洛成云也听出来了,迟疑道:“家主,这人口南迁是不是还得仔细考虑一下,如果中南半岛那边真的有了一两千万人口,那朝廷可就真的控制不住了。”

    古典时代,在人口没有超过承载力前,所能够组织的人口越多,国家实力越强。

    其实朝廷未必没有想过,等到真的让天竺有三五千万人口,让宋国有一两千万人口,让蓬莱有几百万上千万人口,让中亚有四五千万人口的时候,他们还能听话吗?

    但这有什么办法呢?

    以前没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从来没有过大唐这种情况。

    汉朝建立的时候才多少人,最后一百年的时间就突破了六千万。

    大唐建立的时候就有三千多万,现在一百年的时间,人口增长三倍,仅仅中原就有八千万。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大唐的社会太和平了。

    大唐可是就连造反都几乎没有的,大唐各地的经济基础,基本上没有被破坏过,没有出现过那种会导致人口大幅度减少的人祸。

    在可预见的未来,大唐还要和平一百年,甚至两百年,人口会膨胀到什么地步,谁都不敢想。

    总不能为了保持人口,自己下手杀吧,也不能主动挑起战争去消耗人口。

    如果没有洛氏的话,其实反而可能不会有这个问题出现。

    没洛氏的话,人口不可能膨胀这么快,死亡率会远远超过现在,可以说这是洛氏搞出来的问题,结果洛氏也解决不了。

    “无论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但现在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不是吗?”

    洛圣夕摩挲着椅子。

    又道:“诸夏在向前,这是一件好事,有时候不能太过于在意中原,否则就做不成事,成就不了大功绩。

    至于未来有人会威胁中原,会威胁大唐,那自然会有人去收拾他们。

    我们占据着中原,这里是最好的一块土地,如果都不能抵挡周围的话,那后代的洛氏子孙就太无能了,后世的天子也太过于无能了。”

    洛成云心中暗自叹口气,这就是主支,当初在邦周的时候,就多次放过楚国和秦国,现在感觉就是在做同样的事情。

    有些话他没有说。

    但一直都在他的心里盘桓。

    宋国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另外的国家中,难道就不会发生吗?

    现在他们都是李氏的宗王,以后可不一定是李氏宗王。

    当初邦周的姬姓诸侯,有多少都被公族和卿族架空,最终夺权。

    其无后乎?

    这样的事情难道就不会继续发生在大唐的藩国中吗?

    让周围藩国越来越强,虽然一时解决了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啊。

    强枝弱干,自古以来就是取祸之道!

    ————

    人口快速增长的双刃剑在唐帝国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帝国君主既欣喜于象征着帝国盛世的大量新生人口,又恐惧于人口背后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在扩张的时代中,尚且不会被注意,一旦扩张进入边际递减,庞大的内卷时代,将为帝国蒙上阴影。——《唐帝国兴衰史》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