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盖三两分 457章 聚辽阳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英华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盖三两分 457章 聚辽阳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数日后,郑海珠与马祥麟来到锡伯河畔。

    苏泰福晋见荷卓也一起跟着,欢喜之余,对郑海珠道:「你可真是谨慎,做戏恨不得做得十二分的真。」

    郑海珠道:「因为我和福晋一样,虽然憎恨建州老酋和他嗜杀成性的儿子们,但也晓得,他们都是最好的猎手,会四处安插哨探暗桩,遍布关内关外。」

    苏泰点头:「你放心,我也有数。察罕浩特王城附近,与科尔沁暗地里交好的小部落,少不得常有商贾或者争抢夏牧场的牧民来往来。直到你们那头开战前,我和马将军,与林丹汗商议的,放出风声的,都会是,马将军的队伍,要与我们察哈尔联兵,往西打。」

    马祥麟在一旁安静地听着。

    他并不会多虑,哪天苏泰与林丹汗和盘托出明国人实际的军事计划时,林丹汗会不会勃然大怒。

    苏泰作为林丹汗嫡长子的生母,统领着最富饶的斡尔朵万户,本就是察哈尔最强势的大妃。况且她与郑海珠已商议好口径,马祥麟需要突然借道察哈尔地盘、往东渡过辽河直插铁岭南边时,苏泰对于林丹汗的说辞是,利用突然降临的战机,先给予努尔哈赤致命一击,反而更有利于林丹汗统一漠南蒙古的宏图。

    待郑海珠与苏泰将伪装的一些细节商量完后,马祥麟直接问道:「从察罕浩特到辽河西岸,若无辎重,一人二马换着骑,行军大概多久?」

    苏泰与荷卓共同回忆了一下蒙古骑兵的经验,说道:「四百里路,行三日,宿两夜,应能抵达辽河西岸。」

    马祥麟看了看地图,估摸道:「可惜不是冬天,河上没冰,渡过辽河还得花些时辰。那也就是说,我们川军最后集结到沈阳北边,前后一共要花五六日。」

    郑海珠一副「战术上重视敌人、但战略上藐视敌人」的自信:「时间够,相信我,皇太极对于继任汗位志在必得,为了军功,作战肯定不会保守。他会在开原和铁岭,展示他那套围城打援的本事,就算忽然发现铁岭、开原两座城池坚如磐石,他也一定会说服努尔哈赤,不要那么快回撤赫图阿拉。」

    苏泰附和道:「郑夫人说得不错。这一年,我的人也设法回到叶赫老城附近,打探建州部的动向。那边越是闹饥荒,努尔哈赤就越想打下更多的明国城池,抢到更多的明人种地献粮。皇太极有做汗王的野心,自然顺着他阿玛的心思,对外宣扬的都是,明国皇帝克扣军饷,辽东将门内讧,明军不过是靠着火器,才能勉强抵挡住八旗。一旦建州人也有了自己的火器,打下明国的军镇堡垒,就易如反掌。」

    马祥麟的嘴角,滑过一丝笑意,很快又淡去无踪。

    这是他或许自己都没意识到的表情。

    郑海珠察觉后,并不掩饰会心的憧憬,对马祥麟道:「六年了,你又可以和皇太极交锋了。」

    接下来的几日,擅于火器的张名世,也从宣大镇来到锡伯河边。

    完成了车马与人员的伪装后,郑海珠留下荷卓与自己的保镖头子蔡丰,营造出明国的官员仍盘桓于察哈尔的假象。

    她自己,则与张名世,以及百人左右的大宁营兵,假扮成口外草原这个季节常见的商贾,带着野战用的四磅炮等火器,先沿着大凌河往东,经过明军治下的广宁,抵达辽阳。

    杨涟已经从京师回来了,与他同在辽阳的,还有兵部侍郎熊廷弼。

    时至今日,熊廷弼对郑海珠的态度,虽还谈不上前倨后恭的转变,但至少,已经不像刚领衔兵部时那样,对郑海珠的能力和意图都抱有怀疑了,毕竟弄来军饷、运筹调兵的本事是硬的,将要参战的还有她自己的郑字营青壮。

    杨涟的态度,则更复杂些。去年熊廷弼来到辽东,说了天子点过头的计策,让杨涟

    去与辽东将门李如柏密谈、安排闹饷时,一心要践行平辽功业的杨涟,倒是二话不说依从了。

    但今岁初回京,加演与兵部不合的假戏时,杨涟对另一桩真事是震惊的。

    那便是,本门的领袖赵南星,竟真的将修宫殿和太子大婚的重要性,摆在边关军饷的前头。

    虽然杨涟和蒙在鼓里的左光斗不一样,是晓得天子故意钓了一回东林盟主的鱼,但那也正说明,赵南星对「国事天下事」的理解,歪了。

    就算为了东林的圣眷更浓些、免得齐楚浙党卷土重来,却怎可拿大明边患当儿戏。

    还有那个被东林视作可以替代孙承宗、成为皇家笔杆子的钱谦益,神宗实录没见修出多少来,倒是憋着劲给赵南星措辞《四凶录》,洋洋洒洒写文章,恨不得笔墨就能将亓诗教等政敌淹死似的。

    杨涟对此,蓦地感到厌烦。

    他甚至都没有去鹤亭楼参加一次东林派的聚会,就匆匆地赶回辽阳,仿佛这样便能暂时卸下对本门门风感到彷徨与失望的心事负担。

    现在,直面自己曾经遵照赵南星的指令、要打击与驱逐的郑海珠时,杨涟多少觉得有些别扭。

    但熊廷弼和郑海珠直接进入正题的军事商议,将杨涟迅速拉回一个封疆大吏的本份。熊廷弼在三月头上,已正式升任兵部尚书。

    作为将要坐镇辽阳担任总指挥的统帅,对郑、杨两位副手,彻底抛开了男女之别与党派之争的陋见,坦诚道:「接下来的几个月,咱们好比是一条船上的水手,莫说没有攻下萨尔浒、直捣赫图阿拉,便是拿不出一两千的建奴甲兵人头,不必弄清楚原委的言官们来动笔弹劾,天子和几位阁老,首先就要问咱们仨的责。」

    郑海珠眼里,没有怯惧与不耐,也未充盈跃跃欲试的浅薄兴奋,她只盯着挂在墙上的辽东舆图,说干货:「圣上能演的本子,都演完了,熊本兵和杨军门,还各有一出要演。待熊本兵去到镇江毛文龙处,杨军门在辽阳和沈阳对商贾富户们再吓唬一阵,努尔哈赤,一定会做出我们想让他做的决定。」

    杨涟道:「他真的会春夏之交就出兵?」

    「会,越是这种自命枭雄、自诩多智的野蛮人,越到迟暮之年,越等不及要征伐出击。」

    免费阅读.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英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英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英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