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西北 第四百九十七章懿安皇后的暗示!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回到明末做枭雄崛起西北 第四百九十七章懿安皇后的暗示!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之前女真***、蒙古***集结八万之众大举南下,兵锋直指榆林镇,榆林镇若是抵挡不住,大明的西北地区便会被***们的铁蹄随意蹂躏,官民人等必定死伤无数!

    为了此事,朕是忧心忡忡,连续一个多月寝食难安啊!

    现在好了,承赖天地、神灵、祖宗保佑,西北之役,我军大获全胜,***们损失惨重、仓皇北窜,短期内无力再来侵犯,朕总算可以松口气了,哈哈!」

    谈到西北战事,崇祯帝—朱由检是眉飞色舞、异常高兴,原因有二:

    一是大战获胜,缴获极多,挽回了不利局势,涨了大明朝廷的威风。

    二是三边总督杨鹤在捷报中提出一个建议:携大胜之余威,重建榆林前卫,而后以此为基础,收复整个河套平原!

    比较起来,第二个原因更加重要!

    要知道,大明立国至今二百六十多年了,一直号称是天朝上邦、泱泱大国,实则从洪武、永乐两朝以后,大明的国势便在慢慢的衰退,国土面积同样在慢慢减少。

    明宣宗—宣德年间,因为国力无法支撑消耗,被迫放弃了安南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余县的地盘!

    明英宗—天顺年间,彻底失去河套平原的控制权!

    明武宗—正德年间,失去了西北重镇—哈密卫!

    明世宗—嘉靖年间,失去了关西七卫!

    万历、泰昌、天启三朝,丢失了辽东的大片土地,只剩下了锦州、宁远、山海关几座重镇,苦苦支撑危局!

    ……

    现如今,西北大捷,携胜利之余威,重建榆林前卫,进而恢复整个河套平原!

    若真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意味着大明中兴,收复故土!

    意味着自己这个崇祯皇帝,远胜之前的天启、泰昌、万历、隆庆……正统、宣德等十几位皇帝,乃是有道明君,必能万民称颂、青史流芳!

    想到这些,崇祯帝—朱由检不高兴才怪呢,而在高兴之余,自然要谈一谈战后论功行赏的事情了。

    而这次西北大捷的第一功臣非秦锋莫属,这一点,连不懂军事的周皇后都非常明白,于是开口说道:

    「臣妾记的,崇祯三年,女真***大举进犯京畿,秦锋将军是第一个前来护驾勤王的边将,而后率领本部人马,驰骋沙场、连战连捷,还保住了天寿山的一众皇陵,立下了不世之功!

    崇祯六年,女真***大举进犯山西北部,又是秦锋将军率领本部人马,浴血沙场、连战连捷,将凶恶的女真***们赶出了边墙,立下大功!

    这一次,又是秦锋将军冲锋陷阵、大败***,保大明西北地区无恙,真可谓是常胜将军、国之栋梁!

    陛下,秦锋将军立下这般大功劳,您是如何予以封赏的呢?」

    「嗯,此番西北大捷,秦将军的功劳最大,朕自然要重重封赏一番了,不过嘛……温阁老做事拖沓了一些,尚未将立功将士的人名单呈送上来,故而这封赏之事,过几天朕才能御笔朱批!」

    ……

    内阁首辅—温体仁真的没有将立功将士的人名单呈送上来吗?

    事实上,温体仁刚才禀报西北战事之时,已经将立功将士人名单呈送上来了,排在首位的正是秦锋,并拟好了四项封赏:

    第一,恢复榆林前卫,加封秦锋为卫指挥使(正三品),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第二,赏赐大红色飞鱼服一件,以示荣耀。

    第三,追赠秦家祖上三代为宣武将军(从四品,散官),并赏银五千两,用来重修坟茔、重建墓碑。

    第四,赏赐黄金两千两、白银两万两、蜀锦一千匹、茶叶一千封、瓷

    器一百箱……其余财物若干。

    按理来说,以秦锋立下的偌大功劳,如此封赏一点都不为过,可是崇祯帝—朱由检没有批准,原因是忌惮!

    忌惮秦锋的能力太强、声望越来越高!

    忌惮秦锋年纪太轻、崛起速度太快!

    更忌惮秦锋掌握的兵权越来越大,以后会拥兵自重、难以驾驭!

    可是秦锋以少胜多,大败女真、蒙古联军,稳住了大明的西北边防,如此大功,若不厚加赏赐一番,又实在说不过去。

    真是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这点小心思又不能当面说出来,只好将责任推到了内阁首辅—温体仁身上,说他没有将立功将士的人名单呈送上来,故而才没有立刻封赏秦锋!

    对于崇祯帝—朱由检的这番说辞,周皇后比较单纯,又不熟悉朝廷政务流程,故而信以为真了。

    懿安皇后—张嫣就不同了,蕙质兰心,又有政治头脑,立刻意识到其中有问题,而后略加思索,便猜出了其中原因。

    随即目视崇祯帝—朱由检,暗暗叹息了一声。

    自己这位小叔子,勤政、节俭、不贪图女色、不贪图享受、不宠信阉宦、不宠信外戚……可谓是优点多多。

    因此上,自己当初才苦劝夫君,兄终弟及、传予皇位,希望大明朝能出一位明君,挽回江河日下的国势!

    没想到的是,这位小叔子别的方面都挺好,却有一个巨大的性格缺陷,就是心胸狭窄、猜忌多疑!

    一个皇帝,整天猜忌自己的臣子,弄的上下离心离德,又如何能治理好国家呢?

    大明祖训:后宫不得干预政务!

    可是这一次,为了大明江山、祖宗基业,自己得干预一下了。

    如何干预?

    直接劝说是不合适的,那样既违背了祖训,又伤小叔子皇帝的面子,会让事情变的更糟糕。

    最好委婉的暗示一下,至于措辞嘛,冰雪聪明的懿安皇后—张嫣很快就想好了,而后开口说道:「陛下!」

    「皇嫂,有何见教?」

    「谈不上见教,只是想起了一点往事,陛下可还记得,先帝临终时叮嘱的第一句话语吗?」

    「回皇嫂的话,朕一直牢记在心,须臾不敢忘记!」

    「如此便好,还望陛下恢崇德度、善用能臣,外御夷狄、内安百姓,中兴大明基业,终成一代明君,如此先帝泉下有知,必然万分欣慰!」

    …………

    天启帝—朱由校临终之时,听从皇后—张嫣的建议,急召尚弟弟朱由检进宫见驾。

    兄弟二人相见之时,已经奄奄一息的天启帝—朱由校回光返照,人一下子变的精神了,而后从病榻上坐起来,拉着朱由检的手说道:吾弟当为尧舜!

    尧舜都是上古圣君!

    即将驾崩的朱由校说出这句话,就是要将皇位传给弟弟朱由校,并希望弟弟能成为尧舜一样的圣君,中兴大明王朝!

    因为事发突然,朱由检没有一点思想准备,顿时吓的惊慌失措,连忙出言拒绝。

    关键时刻,是皇后—张嫣出言劝说,朱由检这才答应下来,而后兄终弟及,登上皇位!

    现如今,懿安皇后—张嫣提起这件往事,又要自己恢崇德度、善用能臣……究竟是何意思呢?

    崇祯帝—朱由检的脑子不笨,略加思索,立刻明白过来,这位皇嫂已经看穿了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并用言语暗中规劝自己:要心胸开阔一些,不要胡乱猜忌臣子,须知道,做臣子的是否忠心,不在臣而在君!

    如果是尧舜那样的圣君在位,就算是董卓、曹操、安禄山一般的臣子也是

    不敢造反的,反而会乖乖的做忠臣、做能臣。

    相反的,如果是秦二世、汉灵帝那样的昏君在位,就算是周公、诸葛亮、岳飞那样的忠臣,也难保不生二心!

    同样的,只要自己治理好国家,成为盛世明君,秦锋自然会忠心耿耿,不敢有违臣道!

    相反的,若是自己治理不好国家,弄的天下大乱,起来造反又何止秦锋一人呢?

    ………

    懿安皇后—张嫣的一番暗示,崇祯帝—朱由检全都想明白了,接下来,又会做何反应呢?

    免费阅读.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回到明末做枭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回到明末做枭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回到明末做枭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