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两千零八十九章 最大的风口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正文卷 第两千零八十九章 最大的风口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内瓦时间4点11分24秒(北京时间11点11分24秒),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吴为民在BJ710所的一台IBM-PC机上,通过卫星链接,远程登录到日内瓦CERN一台机器VXCRNA王淑琴的账户上,向位于日内瓦的 Steinberger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帮助下,王运丰教授和李澄炯博士等在BJ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ICA)建成一个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20日向德国成功发出了一封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的电子邮件。

    随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在国内建立起IHEP网,成为当时国内最早建立的高性能计算机网络,当年便实现了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并随后于1991年3月实现了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实验室(SLAC)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去年3月又实现了美国能源科学网(Esnet)的连接。

    而首都“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实施示范网络”也于1990年4月由国家科委正式立项,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在BJ中关村地区开始建立国内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包括一个主干网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3个院校网,总投资7000万元人民币,并在去年12月开通了骨干网。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件,那就是1990年11月28日,在王运丰教授和维纳·措恩教授的努力下,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从此在国际互联网上中国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

    不过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因此中国CN顶级域名服务器暂时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今年4月20日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日子,中国终于全功能接入了国际互联网Internet,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

    毫无疑问,这是从现在开始往后几十年,全世界最大的风口。

    当时周至给国家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是立即将域名服务器迁移到国内来,同时着手国内各大知名企业的国际域名注册工作。

    本着如今技术力量欠缺,“谁建议,谁解决”的原则,国家直接将这两项光荣的任务交给了蜀大,由四叶草公司承担主要技术工作。

    当然了,域名这个事情本身也是一件比较混乱的事情,从简单了说,域名就类似一个通讯地址,存放在域名管理服务器上,在互联网发展历史上,还曾经产生过一定程度的混乱。按照通用规则,www代表的是万维网服务器,服务器上有一大堆的域名,其中.com结尾的,一般代表商业公司,.net结尾的,一般代表互联网公司,其余还有.org,代表国际官方机构,.edu,代表教育机构等。

    这类域名叫做顶级域名,它们的下面还有一大堆的二级域名。

    比如.cn,就代表中国,在它的下面可以有一大堆的二级域名,理论上只要是和中国有关系的各种企业,机构,院校,官方和非官方组织,都可以提交资料申请注册。

    但是拿四叶草公司来举例,它本身是个商业公司,所以它可以是www.四叶草.com,同时它又是互联网企业,所以也可以www.四叶草.net,另外它还是中国企业,当然也可以是www.四叶草.cn。

    经过一通野蛮发展之后,各家单位对于域名的运用也变得五花八门。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以及浏览器的重要性了。

    对于用户来说,这个辨别工作可以交给这些网站,引擎,浏览器的维护公司来进行,他们只需要在浏览器或者门户网站输入“四叶草公司”,然后点击跳出来的结果列表中,标注着四叶草公司官方网站那一条链接就行。

    对于中国来说,.cn是自己的顶级域名,其下的管理可以由相关部门出台管理办法,注册流程,能够管理得非常的规范,可是另外的几种是米国的公司在管理,而且有相当程度的无政府主义在泛滥,管理得可谓乱七八糟,有可能www.四叶草.cn是正经的官方网站,而www.四叶草.com和www.四叶草.net是诈骗网站。

    如果要将域名黄页建立起来,管理好,那就不仅仅是国内的事情,还要分作两个业务来处理。

    一个是国外顶级域名管理,一个是国内二级域名管理。

    第二个衍生出来的,就是配合工商总局进行登记注册管理那一套;而针对第一个,就是要抢注,在老外们不管规矩的时候,先利用他们可以随意注册的管理漏洞,用不守规矩的方式,替国内商家们先把规矩给做好。

    与这些管理相配套的,就是域名管理服务器,检索服务器,以及浏览器。

    浏览器是通过电脑访问网页的重要软件之一,在没有浏览器的年代,人们要访问网络,更多的是通过命令,指令集,直接登录服务器,通过对服务器目录的访问,完成冲浪的过程。

    这种方式一直都保留着,尤其是对使用FTP协议的访问方式,一直有它的便利之处和生命力。

    但是对于大多数使用电脑的“小白”们来说,这些指令背起来,当然不如用鼠标乱点来得简单方便。

    随着图形化窗口化的操作系统出现,配套的网络访问方式也发展了起来,从九零年的CERN,92年的ERWISE,VIOLAWWW,MAC版本CERN,即SAMBA,再到93年的MOSAIC。

    而神奇的是作为操作系统大佬的微软,对于浏览器研发一点不重视,让拥有MOSAIC名称和代码版权的伊利诺伊大学,决心对自己的浏览器进行“商业化开发”,由网景公司使用Mozilla将MOSAIC转化为了另一个大名鼎鼎的软件——NETSCAPE,即网景浏览器。

    这个包装其实非常简单,仅仅只是在MOSAIC的基础上调整了一下用户界面,使其更加方便使用,同时还添加了一个SSL安全传输协议,让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加密。

    哪怕到了“后现代”浏览器时代,安全协议,即TLS,一样是以这个协议为基础,因此这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强大的协议。

    当然了,在互联网起步阶段,类似的协议也不是只有SSL一种,而且各种软件各有优势,所有有志于在互联网产业有所发展的技术公司,在挑选自己的储备IP的时候,当然就会各有选择。

    周至当然会选择SSL,毕竟这是后世最成功的选择,然后研发出了自己的浏览器——IE。

    不用怀疑,就是INTERNET EXPLORER,只不过少了一个前缀——WINDOWS。

    IE和NETSCAPE其实非常相似,不过NETSCAPE是基于UNIX设计的,IE是基于windows设计的,使用的开发软件是基于四叶草COS的VC,因此无论是在研发速度,与WINDOWS系统的兼容性,软件使用的便捷性,系统响应速度方面,都全方位超过了NETSCAPE。

    而在此之前,周至带领着四叶草公司,积极拥抱了IETF,并成为其重要成员,共同将SSL3.0细化包装成了SSL1.0。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乘风而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乘风而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