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放大招了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放大招了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邓千秋所讲的,其实是最粗浅的经济学知识。

    可在这个时代看来,绝对是惊世骇俗。

    朱元璋听的极仔细,因为他发现这玩意能攒钱。

    他本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之一,其对知识的吸收,绝对可以称的上是恐怖如斯来形容。

    至于其他的人,其实邓千秋并不指望,他们能一时接受他所说的玩意,可他相信,总会有几个人能够融会贯通的。

    对他来说,能带动一些人也是好的。于是他开始滔滔不绝,梳理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此时,偶有读书人发出疑问:“敢问邓百户,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此大张旗鼓的高谈货币与商品,会否败坏天下人的风气?”

    其实对这读书人,邓千秋一直以来都很关注,因为他发现,这家伙听得很认真,而且时不时是会发出几句疑问。

    邓千秋微笑,他开始找到一点感觉了,于是道:“你问的很好。”

    说着,他的眼睛飞快地瞥了朱元璋一眼。

    随即,带着淡淡的笑意,不急不慌地道:“败坏天下风气的,是货币和商品吗?依我看,这不尽然。倘若如此,这自古以来,人人都高声谈论仁义道德,可最终,为何从先秦以来,就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尧舜之治呢?”

    文原吉愉快地做着记录,他运笔如飞,心里想,自己要和邓千秋搞好关系……

    可越记,却越觉得不对味,怎么……愈来愈惊世骇俗了呢?

    他执笔的手,开始有点颤抖,现在邓千秋这一句回答,让他小臂抽了抽。文原吉微微抬头,像做贼一般,左右张望,此时他有点心虚,生怕有人认出自己。

    于是,他将脑袋埋得越来越低,心里懊恼万分地道,糟了……我是猪啊我,我怎么就答应来记录这个呢?

    邓千秋这小子,居然大胆到抨击仁义道德,还将仁义道德推到了尧舜之治的反面。他现在敢说这个,明日岂不是要对天下的读书人鞭尸?

    不少读书人不可避免地皱起了眉头,却有人想起了什么,忍不住道:“还请邓百户赐教。”

    邓千秋似笑非笑地将目光移开,故意不去看朱元璋,接下来,该放大招了。

    学问这玩意,其实是很枯燥的,任何一种学问的推广,都离不开热点。

    什么是热点?

    邓千秋慢悠悠地道:“管子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饿了肚子,没有衣穿,你个他谈仁义道德,提倡社会风气,我来问你,这是否等于是在杀人诛心?所以历朝历代,人们只顾着宣教,却忘了真正的礼义廉耻,来源于人的衣食住行,对一个不能满足衣食住行的人奢谈风气,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胡闹。”

    文原吉:“……”

    他开始将毛笔,换到了自己的左手上,他浸淫行书三十年,写的一手好字,即便是左手行书,也能行云流水。

    当然……主要是……他开始觉得不对劲,还是用左手写为妙,到时可别让人看出这记录的书稿,是他文原吉的字迹。

    嘿嘿嘿……

    老夫真的太聪明了。

    这时听邓千秋道:“文原吉先生,伱说是不是?”

    方才还在暗暗偷笑,却突然点到了名字的文原吉,猛地打了个哆嗦,发现很多人正朝他看来。

    “……”

    来此的读书人纷纷议论起来:“这是文先生……莫非是那一位,曾著有《昭鉴录》的文原吉?”

    商人们则想:“文原吉是哪个鸟?”

    朱元璋和徐达四目相对,而后也朝角落里的文原吉看去。

    文原吉顿时慌张起来,忙是战术性的打了个喷嚏,而后迅速地以长袖覆面,支支吾吾地道:“嗯……哈……是的吧。”

    邓千秋接着道:“由此可见,想要让仁义道德畅行天下,其首要的是明晰经济之道,梳理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利用他们,来使天下富庶,只有如此,这尧舜之治所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就不远了。否则……若是细细去看历朝历代的得失,自先秦开始,这天下的王朝,有几个有三百年的国运?无论儒学再如何昌明,最终不也都最终陷入了天下崩坏的境地吗?这元末的乱世,殷鉴不远,想来这里的许多人,都曾经有过经历,难道那个时候,这天下儒学的大家还少吗?可最终呢……最终却是天下陷入烽火,百姓颠沛流离,四处都是杀戮……可见,你方才撕所说的风气之论,简直就是笑话。”

    “不求实际,而只重清议空谈,必有祸殃。越是如此,就越要重视经济民生,这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之道。”

    朱元璋听到此,心头一震。

    此前问话的读书人倒是不服气了,大呼道:“这是妖言惑众,照你这样说,岂不是已悖离了孔圣人的立论?”

    邓千秋看这读书人器宇轩昂的模样,不由得有了几分好奇,于是道:“你叫什么名字?”

    “宋璲!”

    没听说过。

    可已有读书人开始侧目了。

    连朱元璋也不由得瞥了此人一眼。

    这宋璲,乃是当今大儒宋濂的次子,是绝顶聪明之人,连宋濂都夸赞能继承衣钵者只有这个儿子。

    上一次,邓千秋将宋濂坑了,让晋王朱棡去请宋濂抄录了一篇文章,转过头则打着宋濂的名义跑去坑人,对宋濂而言,这倒没什么,反正谁来问这件事,他都答我不知道。

    他宋濂只负责写字,其他的管他何事?

    可相比于有气度的宋濂,宋璲显然就不一样了。

    他年轻气盛,现在听说邓千秋要传授什么经济之道,所以便兴冲冲地赶来了。

    起初他其实也只是好奇居多,并没有太大的恶意,只是想看看,这邓千秋到底何方神圣。

    可渐渐的,他有些无法淡定了,这越听,越觉得不对味啊!

    要知道,宋璲可是出身于世家大族,自小就受过最优质的儒学教育,哪里听得了邓千秋的这番坏人心术的东西?

    邓千秋倒还是很淡定的样子,笑了笑道:“不对吧,孔子不也说过: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里的足食,不就是百姓富足,能吃饱穿暖吗?我哪一句话背离了他的话?”

    宋璲大怒,板着脸,张嘴正要反驳。

    邓千秋突然大喝,他决定用气势战胜眼前这个臭小子:“反倒是你这样的人,口口声声宣教什么仁义道德之言,却舍本逐末,真正悖逆孔子之人,恰恰是你们这些腐儒!”

    文原吉人已麻了,他机械式地继续记录着,却满心恨不得找个井投了拉倒。

    完蛋了,这下真要完蛋了。

    邓千秋还是那个邓千秋,这是捅马蜂窝啊!

    此时只见邓千秋厉声道:“衣食无忧,才可天下大治,这本来也是孔圣人的思想。可是你们这些腐儒呢,却对此视而不见,!我知道你们为何要视而不见,因为天下最难的,恰恰是使天下富庶,而天下最容易的事,却是将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就是虫豸。故意去回避难题,只照本宣科,就以为自己传承了谁的衣钵,于是一辈子,只反反复复地去读几本书,将其奉为圭臬,于是可以将自己关在书屋里,去回避天下的疾苦,去忽视百姓的生计。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相比于口里胡扯,务实才是天下最难的事。”

    “我若是孔圣人……”

    文原吉脑袋爆炸了。

    他犹豫了一下,在想怎么润色这半截话,于是下笔:“邓千秋曰:若孔圣有灵……”

    邓千秋继续道:“我若是孔圣人,见你们如此,定要七窍生烟不可。”

    宋璲脸色更难看了几个度,气咻咻地还想继续争执。

    却被一旁的读书人拉住,有人低声道:“我觉得他说的,不无道理。”

    也有人低声道:“别说了,别说了,再和他争下去,孔圣人他老人家怎么受得了?”

    宋璲:“……”

    聪明的读书人已经察觉到,邓千秋这家伙简直就是个妖孽!

    你说他说的不对,他立即就说,孔圣人也说了。你说孔圣人不是这样说的,邓千秋就立即好像孔子附体一样,说什么如果孔圣人从棺材里爬出来……

    如此循环反复,最终逼得你去跟他论证子不语怪力乱神不可。

    而一旦你开始跟他论证这个,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你说不过这个小子的,因为你已经和他一个层次了。

    可这些话,在朱元璋心里,却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当邓千秋说到历朝历代,没有三百年国运的时候。

    朱元璋的心头的震撼可想而知。

    朱元璋并非不知历史,他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天下尚没有三百年国运的王朝。

    可以往,几乎所有人众口一词,都将这种王朝兴衰,总结为礼崩乐坏的结果。

    只是总结了上千年,似乎……现实依然照旧。

    可邓千秋却用另一个角度,阐述了国运兴衰的本质。

    这就如同天外的陨石,砸入了平静的湖面。

    惊涛骇浪!

    …………

    推荐一本老朋友也是老作者的书,质量和更新都有保证,书名《1879美利坚:请叫我大佬》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父亲太努力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