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抄家上瘾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第一百零二章 :抄家上瘾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爹,昨日牛十三那个小子,又去捉了一个商贾,将他家抄了。”

    邓千秋抬头,瞄了邓健一眼。

    他担心邓健生气。

    可邓健面上不为所动,只是继续盯着案头上的账簿,发出鼻音:“嗯。”

    “那家伙实在可恨,居然敢逃税,这真是瞎了他的眼睛。”邓千秋见邓健没有什么反应,倒是突然发现,自己这爹,竟有如此冷酷的一面。

    当下,他咬牙切齿地道:“抄了他的家和货物,东西全部发卖,这税收加上罚金,将他全家卖了做奴也才勉强足够。”

    邓健又发出鼻音:“嗯。”

    “爹。”邓千秋道:“你不想说一点什么?”

    邓健这才抬头,想了想道:“百户所的人手太少了,杯水车薪,十个人应付不了局面。”

    邓千秋道:“我扩招了啊,已经招募了一些少年,不过……眼下还需让他们进行培训。”

    邓健道:“县里这边,竭力配合你们就是,为父现在在想着户部钱粮的事。”

    他说着,若有所思:“县里已派了许多人去户部对账了,可跑了很多趟,都对不上,只好空手而归。京县就在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可若是偏僻一些的县,这来回便是数千里,急递铺快马来回,也需一月功夫,这可怎么是好?”

    邓千秋道:“难道不晓得各县,基本上对一遍账就够了?”

    邓健笑吟吟地道:“你是说他们拿着盖了印的白纸去对账吧,到了户部,户部那儿的账是多少,他们就填多少。”

    邓千秋道:“反正我是听大家这样说的,爹,伱可千万别学他们。”

    邓健笑了笑道:“你已经提醒了许多次了,不管怎么说,这对账的方式不合理,各县若是用空印来对账,那还对什么账?这各县的钱粮,岂不是想填多少就填多少,那这对账是为了什么,就是让各县来走一个过场的?”

    顿了顿,邓健接着道:“可若是照着朝廷的规矩来办的话,许多县来回千里的路,这账一次次对不上,就要来回奔波,打回去一次,就得一个月之后再来,这账还怎么对?陛下却对此充耳不闻,这真是怪了,分明是徒劳无功,却还教人走这样无用的过场……”

    邓健很是不理解地摇摇头。

    邓千秋则是小心翼翼地看了邓健一眼,才道:“爹,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陛下不知道?”

    邓健一愣。

    他随后即哂笑:“真是胡说八道,这事全天下人都知道,莫说是户部和各县,你随便找县里一个胥吏,他都一清二楚。陛下再如何昏聩,又怎会不知道?依我看啊,他这是懒,知道此事不好解决,索性便视若无睹了。”

    邓千秋脸色古怪,他无法理喻邓健的脑回路,可细细一想,他爹的想法也未必是错的。

    这种人尽皆知,傻子都知道的事,皇帝都不知,这简直就不符合常理。

    邓千秋道:“你说,会不会有人故意想要隐瞒他呢?”

    邓健想了想,摇头道:“应该不可能,朝中有百官,各县不报,难道户部上下就没人报?户部没人奏报,那么……不是还有中书省?中书省倘若也不报,那么御史大夫呢?大理寺呢?总不可能,这朝廷内外数千上万的文武大臣,人人都装聋作哑吧?千秋,对人有防备这没什么不好,可也不能因噎废食。”

    “再者说啦,这账目的清算,乃是国家的根本,如此国本,怎么可能会视为儿戏呢?你要知道,这一本本账簿背后,却是数不清的钱粮啊,都是从无数的百姓头上收上来的,如此重要的事,陛下不可能不知晓,应该是他还没有想到好办法。”

    邓千秋深深地看了邓健一眼,他不打算和邓健继续争辩了,反正任何时候,这读书人出身的爹总是有一套他自己的理论和逻辑,而他口拙,说不过他爹。

    “我还是继续算我的账好了,嘿嘿嘿嘿……”他一面说,一面低头看自己的商税账本,露出教人觉得疑似奸诈的笑容。

    …………

    户部。

    直隶清吏司衙堂。

    这户部下设十四清吏司,分别对应天下各行省。

    而直隶清吏司更是各司之中的重中之重,主掌司中事务的郎中,几乎形同于是户部侍郎的后备人选。

    而这清吏司之下,又设民、度、金、仓四科,各科设主事一人,分别管理不同行省的土地、户口、物产、会计,渔盐、税课,两税起运及仓库等等。

    如今,这直隶清吏司仓科主事陈言忍不住跳将起来,对着江宁县来办事的主簿几乎破口大骂:“叫你们县令亲自来,你们江宁县到底怎么回事?来来回回,已对过了九次账,每一次都核对不上!不是说了,依户部的账来填即可,为何每次都不同,你们莫非是来消遣本官的吗?”

    这主簿苦笑道:“县令就是这个意思,说是有多少账,就报多少账……”

    主事陈言勃然大怒,他户部主事虽不是什么大官,可即便面对了京县县令,也未必很放在眼里的。这里可是部堂,来这儿办事的各府各县之人,哪一个不要矮一截身子?

    “别人都对得上,为何唯独你们江宁县特殊?”

    “陈主事,这……下官也没法子,这是县令的意思,要不……再核对一次吧,若是不成,下官再回县里,再查一查仓库。”

    陈言不耐地拂袖道:“你自己对吧,呵……真是莫名其妙,一个县令,摆这样的架子,这将来若是再往上,这天王老子怕也不放在眼里了。真是岂有此理,我实话和你说,要嘛,你们自己县里备空印来,照着其他各县的方法,要嘛……以后也就别来了,户部就当……没有收到你们江宁县的账。”

    主簿吓了一跳,忙道:“陈主事,这……这是怎么说的……县令的意思是……若是空印,只怕不合理。”

    陈言大怒:“本官在至正七年就在户部里当值,大明还没有的时候,往前数七八十年就是这样对账的,怎么到了你们江宁县就变得特殊了,真是岂有此理,不知所谓。”

    说罢,也不理还想哀求的江宁县主簿,直接拂袖而去。

    这陈言气不过,又去寻直隶清吏司郎中张道。

    “张公,那江宁县,不知吃错了什么药,他这是不想让咱们户部上下的人过好日子了。”

    张道肥胖,像弥勒佛一般大腹便便,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是个很讨喜的人,他笑着道:“好啦,好啦,气个什么,这事本官早就知晓了,这江宁县令乃是今科的榜首,新官上任嘛,有些事还不懂……”

    陈言气道:“他不懂事,下头的佐贰官们也不懂事?”

    张道深深地看了陈言一眼:“你这样生气,是因为去岁年关的时候,这江宁县往年该送你的炭敬也没有送到府上吧?”

    陈言一愣,瞬间明白了什么,瞠目结舌地道:“张公那儿,也没收到?哎呀,下官还以为他唯独看不起下官,不肯送呢。这样看的话,那姓邓的倒非是瞧不起下官,他是谁都瞧不起啊。”

    “咳咳……”张道笑道:“老夫提及这个,不是贪图这点儿炭敬,其实这都只是一些各县不值钱的特产,一幅字画,能值几文钱呢?一个破铜烂铁一般的佛像啊,又能值几个钱?主要还是失了礼数,他是读书人,这孔圣人最崇尚的恰恰是礼,所谓竦萃丘冢,礼不废也。他读书读到狗身上了。”

    陈言认同道:“张公这话,很有道理,既然他无礼,那么下官也没得说,以后他这县再来对账,下官都挡回去。哼,倒要看看,这天下各县唯独他江宁县交不上钱粮簿,他这乌纱帽保得住还是保不住!下官从至正七年到这部堂,还没见过这样不开眼之人。”

    张道道:“实话和你说吧,事情没这么简单,现在他不是保得住保不住乌纱帽这样简单,而是……老夫听说了一些事,已经有人……开始要状告此人劫掠民财!听闻此人四处勒索百姓,已是闹得民怨沸腾了。你等着瞧吧,没几日这姓邓的必要出事。”

    陈言听了,心里的恼恨,便立即化作了嘴角的笑容:“这狗官若有今日,倒是值得浮一大白。”

    …………

    中书省。

    李善长看着一份份的奏报,陷入了长思。

    他脸色不甚好看。

    而后,他将奏报搁到了一旁的茶几上,严厉地看向胡惟庸:“直接将人家抄了?”

    “对,这商贾还是咱们淮西的呢。这姓邓的也够狠,同乡也不留情面,那邓千秋年少不懂事,邓健居然也在那添油加火,这宅邸和货物,全部都抄了。现在苦主血本无归,已是气的去应天府状告了。应天府那儿觉得兹事体大,还是请中书省处置。”

    李善长闭上眼睛,躺在了椅上,他脸色略显铁青:“那就让应天府自己看着吧,劫掠民财,这是大罪,比贪墨还要加罪一等,陛下若知晓,不知要砍掉多少脑袋。给邓健父子一次机会,教他们立即奉还财货,登门致歉,如若不然,教吏部议定惩处。”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父亲太努力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