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皇帝驾到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第七十七章 :皇帝驾到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大本堂这儿,依旧还是如平常一般。

    实际上,真正好事者,大多还是宦官和禁卫,当然,还有看乐子不嫌事大的众皇子。

    而对太子,以及许多太子宾客们而言,今日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今日的讨教,其实早已分出了结果。

    邓千秋进入了大本堂,对朱棡使了个眼色,朱棡会意,便溜到了一边去,和几个兄弟吆喝着,似乎因为许多日子不见,所以他与燕王、周王很是热络。

    朱标也及早的来了,似乎想寻觅邓千秋说几句,却有几个宾客在他的身边,一直说着什么,使他无法分身。

    早课的时候还早,所以这时大家还算清闲。

    那范显祖来的迟了一些,抵达的时候,先去见太子朱标,行过了礼,朱标便含笑对他道:“范先生,前几日邓千秋的事,你不必放在心上,今日之事……”

    “殿下。”范显祖急了,他学富五车,不过如朱元璋对他的评价一样,不免恃才傲物。

    可现在太子有息事宁人的意思,他却是急了,他振振有词地道:“君子守信,一诺千金,既然此前已下许诺,岂有轻言放弃的道理。殿下仁爱,不忍见臣下们争执,可这事关臣的品格,还请殿下容许臣下今日无礼放肆。”

    朱标见他坚持,似有不悦,他本想说,邓千秋就是一个小孩子,你和他计较做什么?就算胜了,又有什么好处!

    不过这话没说出口,站在一旁的治书侍御史文原吉道:“殿下,大本堂乃是重地,现在有小子如此无礼,若是不治一治,那么就不免会让他更加肆无忌惮,以至到妖言惑众的地步。太子殿下固然能明辨是非,可其他藩王年纪却还小,一旦受了这小子的蛊惑,这对诸藩王的学业大大不利,所以臣以为,不妨就让宾客范显祖好好惩治他一番,既让他知道天高地厚,也好让其他诸藩王能够正心诚意。”

    这治书侍御史文原吉的身份,却是非同一般,他的职责,是在朱标的身边,随时劝诫太子,若是太子有什么行为失当,他也会提出警告。

    何况文原吉也是大儒,曾著有《昭鉴录》一书,很为朱元璋所看重。

    朱标面对文原吉,也只好颔首,他心知现在不少侍读以及宾客已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一次非要给邓千秋当头棒喝了。

    当然,在这大本堂之中,本就有读书人瞧不起武勋的风气,许多詹事府的从官们,自认为自己是清贵,是读书人,与众不同。

    时辰终于到了。

    有宦官唱喏着报时。

    于是,众人齐聚于大本堂的明伦阁。

    所有人各自坐在书案之后。

    朱标温和地瞥了一眼邓千秋,见邓千秋满不在乎的样子,心里不由得摇摇头,有些失望。

    其实他此前从兄弟那儿得知邓千秋的一些事迹,对他倒是很是欣赏,而且母后的事,也让朱标感激他。

    可性子稳重的他,免不得觉得邓千秋终究还是个少年,尚没有到知晓天高地厚的年纪,这一次,范显祖有备而来,他必要吃大亏了。

    众人甫一落座,突然有宦官匆匆而来,大呼道:“陛下驾到,陛下驾到……”

    此言一出,众人动容,纷纷起身。

    太子朱标,亲自前去迎驾。

    而后,便见朱元璋穿着一件常服,信步进入了明伦阁。

    邓千秋一听到陛下驾到,心里已是大惊,心说……好家伙,今日怎把皇帝给招惹来了,完啦,今日出风头……若是让这陛下知道,非要砍我脑袋不可,不知那两枚丹书铁券管不管用。

    他心虚了,有些大气不敢出。

    却见一个魁梧的身影,踱步进来,吓得邓千秋一哆嗦。

    那魁梧的身影,随即便开始绕着这明伦堂踱步,待众人行了大礼,他开口道:“咳咳……不是要比试吗?朕也很想看看,是范先生的水平高,还是那个邓千秋的小子……有本事……开始,开始……”

    他显得急躁。

    邓千秋低着头,心里却说……这声音……怎么听着有些耳熟?

    固然上回也面圣过一次,可上回太紧张了,当时没有抬头看皇帝一眼,也没有太注意皇帝的声音,可这一次,怎么听着,好像……在哪里听过。

    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一眼,只是朱元璋已走到了远处,邓千秋看不甚清,这明伦阁太大了。

    不过……这还是让邓千秋生出了怪怪的感觉,总觉得……

    朱元璋此时却满是期待,他对邓千秋的学问,是不抱太大期望的,这小子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超出常人的思维,就好像朕……朕也不是以学问见长。

    而至于范显祖,那却是天下有数的名家,这样的人,一根手指头,都能将邓千秋捏死。

    他就纯粹是想来瞧一瞧热闹。

    范显祖见朱元璋来了,心里更是气定神闲。

    邓千秋离经叛道,不可饶恕,陛下来了最好,正好亲自见一见这个小小的仪鸾司百户的无知。

    当下,他微笑着站了起来,道:“陛下,请恕臣无礼。”

    说着,便走到了邓千秋的面前。

    邓千秋被范显祖挡住了视线,他本还在琢磨着皇帝怎么感觉有些熟悉。

    可现在,却不得不聚精会神,全力应付范显祖了。

    邓千秋笑着道:“范先生,该怎么讨教呢?”

    范显祖年纪大,何况又是有名的儒者,出于惯性,自然道:“你先出题,如何?”

    邓千秋道:“这样啊……那么……我可就献丑了。”

    范显祖微笑。

    邓千秋说着,便道:“我听闻晋王殿下那儿,有一篇文章……是不是……”

    晋王朱棡立即兴冲冲地道:“有,有呢……”

    说罢,他便从怀里掏出了一篇文章来。

    朱棡道:“这篇文章,来头可是不小,乃是宋濂亲书的文章,不过我看过之后,不解其意。所以……千秋,交伱啦,给你请范先生过目,烦请范先生解惑。”

    一听到宋濂二字,朱元璋微微皱眉。

    可殿中之人,却都肃然起敬。

    可以说,宋濂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儒。

    如果大儒也有等级,那么宋濂便属于一品,而殿中诸人,大多也就三四品而已!

    至于范显祖,作为太子宾客,甚至不入流。

    至于这宋濂,其实早就被朱元璋征辟入朝,因为他巨大的名望,以及高深的学问,所以令他为《元史》的总裁官,下旨命他修撰元史。

    要知道,能主持修史的人,必然是天下一等一的人物,其必须要对经史子集有着极深厚的理解,至于这范显祖,便是给他提鞋都不配,这范显祖即便想做宋濂的学生,也还差了档次呢。

    只不过,就在今年的时候,《元史》修成,宋濂却因为失朝,也就是上班迟到早退,朱元璋将他贬为了翰林院修撰,去翰林院里摸鱼了。

    可即便如此,无论他担任什么官职,也绝没有人敢于否认宋濂的学识。

    朱标更是一副肃然起敬之色,显然,他对宋濂的学问,也是敬仰的。

    范显祖倒是显得极认真起来,他露出欣然的样子:“真没想到,宋先生近来又有大作。他的文章,老夫一直拜读,钦佩不已。今日又能拜读他的佳作,实是万幸。”

    范显祖这样的人就是这样的,遇到比他学问更高,更知名的人,他便如舔狗。

    可遇到其他人等,他必然又高高在上,显现清高,仿佛和你同处一室,都污了他自己的身子。

    当即,邓千秋便将这文章摊开。

    范显祖低头一看,骤然眼前一亮。

    这确实是宋濂的行书,其行书苍劲有力,有古朴之风。

    只是……

    范显祖很快就面露疑惑之色。

    因为他发现,这篇文章……有点草率。

    邓千秋笑吟吟地站在一旁,念起了文章:“这文章叫治国论。”

    说着,邓千秋继续念:“文明、礼貌、树新风;卫生、秩序、讲道德……”

    邓千秋开始念起来,殿中之人,都屏住呼吸,这殿中落针可闻,人们支着耳朵,咀嚼着这文章里头的每一个字。

    可是……怎么感觉……这里头的词汇虽然简单,却教人有点生涩难懂。

    范显祖更是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这文章极短,只有百来字,邓千秋念毕,便看向范显祖道:“宋先生的文章,晋王殿下横竖看不明白,却不知范先生有何高见?”

    “这……”范显祖脑壳痛。

    不过他开始细细梳理,这宋濂将文定为治国之道,那么必是鸿论,他学问精深,一定有其道理。

    于是他从容不迫地开始讲解道:“这开头以文明为题,文明者,早见于《易传》中,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此后,又见于《尚书》,曰:“濬哲文明,温恭允塞。”,宋公以此为开篇,应当是温恭允塞之意,何谓温恭允塞呢,是指谦和恭敬,谦和恭敬者,为君子也。治国之道,就如这谦谦君子一般,礼贤下士,谦和有礼,如此,则天下皆安。”

    说罢,他露出高深莫测的样子,微笑起来,道:“宋公的学问,果然令人钦佩,只这文明二字,便正中圣人治国的主旨,其言简意赅,令人拜服。”

    邓千秋:“……”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父亲太努力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