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赐官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第五十九章:赐官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邓千秋没想到,眼前这位恩公,说翻脸就翻脸。

    就在他讪讪的不知如何回应时,朱元璋已抬步准便离开,边道:“走了。”

    说着,似想起什么来,将邓千秋还他的外衣抛到了邓千秋的手里:“夜里冷,别受了寒,年轻时不晓寒热,等年岁大了,浑身疼痛起来,就晓得厉害了。”

    说罢,便大步而去,只留下邓千秋,抱着衣物,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

    这家伙,脾气不小,他有说他爹中了榜首吗?

    …………

    朱元璋回到了宫中,他依旧还是心事重重。

    此时,天色依旧漆黑的不见五指,几个宦官打着灯笼,给朱元璋照耀回宫的路,即将路过春和宫时,却发现这里灯火通明,许多宦官,发了疯似的奔出来。

    朱元璋大怒,揪住一个宦官,怒道:“大胆,宫中行走,如此毛躁,还有规矩吗?”

    那宦官一见是陛下,吓得不轻,却慌忙扯着嗓子道:“陛……陛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他……他……奴婢去请太医……”

    宦官的话说的含糊不清,而朱元璋一听太子二字,再听到请太医,如遭雷击,脸色骤然黑下来,道:“咋,咋的了?”

    在朱元璋的瞪视下,宦官努力地定了定神道:“殿下他……骑马……骑马伤着了。殿下白日要读书,可陛下平日里敦促他要学骑射,他只好夜里骑,谁晓得……摔着了……”

    朱元璋听罢,只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人竟是惊得魂不附体。

    他一把将宦官推翻,疯了似地朝春和宫奔去。

    此时的朱元璋,只是脑子里一片空白,发疯似的奔跑,身体竟感受不到疲倦。

    足足百丈的距离,后头十几個宦官和身强体壮的护卫竟都追之不及。

    还未到春和宫的寝殿,朱元璋便发出了哀嚎:“儿,我的大儿,你这是咋啦……”

    说着,如旋风一般,奔入寝殿。

    却见此时,灯火通明之下,太子朱标捋起长袖,露出胳膊来,一旁的宫娥给他擦拭着什么。

    “爹……父皇……”

    朱元璋冲上去,端详着朱标的脸:“伤着哪了,伤着哪了?”

    朱标道:“擦伤了胳膊,只擦伤了胳膊,爹,没有什么大碍的,您怎么来了?”

    朱元璋伫立原地,一双眼睛还瞪着如桂圆一般,发懵的脑袋,终于渐渐开始恢复了神智。

    而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浑身已被冷汗浸透了,现在只觉得浑身凉飕飕的,可心底深处的后怕,却依旧还盘绕着,驱之不散。

    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抬手,便怒喝道:“你这糊涂虫,大半夜骑马,吓死朕了。”

    一巴掌劈头盖脸打下去。

    朱标早有防备,身子像兔子一样,一溜烟便躲开。

    朱元璋没打着,还余怒未消,口里大骂:“擦了一点小伤,还请御医,你这没出息的东西!”

    骂着骂着,觉得没意思,便拂袖直接走了。

    朱标:“……”

    回去的路上,朱元璋感受到了寒意,方才的衣服已浸透了,外衣又留给了邓千秋,这心里的后怕,让他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

    “若是十三年前秀英没了,难产留下了标儿……”

    回到大殿,朱元璋终于放下了内心跌宕的情绪,他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也该先道:“命人给朕传一份口谕给徐达大营,教他知晓,朕欲以盐引之法,供应军需,教他稍事忍耐,朕一定会竭尽全力,解决粮草供应。”

    顿了顿,朱元璋又交代道:“明日召中书省左右丞相、左右丞、参政知事,以及户部尚书、兵部尚书来见驾,共商机要。”

    也该先忙恭谨地道:“奴婢遵旨。”

    朱元璋恢复了冷静,一双虎目,变得清明不少。

    次日,商讨完了盐引的问题,自然而然,朱元璋的圣意还是引起了中书省以及兵部的担忧。

    只有户部听说不用拨粮,似乎颇为赞成。

    当然,最后折中的办法是,采取分头并进之法,一方面实施盐引之策,另一方面,户部拨发的粮草适当裁减一半,可依旧进行供应。

    等议定了此事。

    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人等正待告退。

    此时,却有宦官进来道:“陛下,吏部有奏疏进上。”

    朱元璋眉头微沉,却饶有兴趣的样子:“噢?新晋的举人,吏部已经选官了吗?”

    新朝刚立,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极大的,这群举人放在几十年之后,可能不算什么,可若放在现在这个时候,却比进士还要吃香。

    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要挑选出人来,补充眼下的官员缺口了。

    他伸手:“取来朕看看。”

    李善长端坐着,一言不发,他似乎对于任何事,都漠不关心。

    而汪广洋与胡惟庸,却似乎对此紧张起来。

    汪广洋乃是大儒出身,门生故吏甚多,因此格外关心这一批读书人的出路。

    而胡惟庸显然对此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朱元璋接过了吏部的奏报,揭开细看了片刻,突然冷笑起来。

    这时,李善长面上才稍稍动容,他老眼微微张开,慢慢阖上。

    朱元璋慢条斯理地道:“邓健为瑞州府高安县县丞?这吏部如此有眼无珠吗?”

    此言一出,每个人心里似乎都有底了。

    邓健的事,在场之人其实都已有数,吏部此番选官,想来也是有所考虑的。

    那一日陛下为此大发雷霆,以至于一场举人觐见不欢而散,令吏部察觉到陛下对这个榜首并不满意。

    可另一方面,又有人议论,陛下这突如其来的震怒,似乎又有什么其他让人难以揣测的情绪。

    总而言之,事有反常即为妖。

    所以吏部选了邓健为县丞,实际上这有点委屈这位榜首了,要知道,名列前三的,除了邓健,都选为了县令。

    可另一方面,他们又留有了余地,这瑞州府地处江西,江西乃是鱼米之乡,高安县又是瑞州府的府治所在,虽算不上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县,却也是上上之选。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陛下可能对这个邓健不满的问题,又解决了邓健这榜首的问题。

    只是谁也没有料到,大家挖空了心思,想出来的一着妙棋,结果竟又惹来了陛下的不满。

    其实无论是李善长,还是汪广洋和胡惟庸,他们只听陛下说这个邓健任为了高安县县丞,心里就已揣测出了吏部的考量。

    可架不住陛下实在太难伺候。

    “陛下。”胡惟庸上前。

    他气度非凡,生的相貌堂堂,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的气质:“高安县乃是……”

    朱元璋则是在此时笑得更冷,打断胡惟庸的话道:“高安县是什么县,朕会不知?朕首开科举,南直隶更是天下文风最鼎盛之地,这榜首乃是翘楚中的翘楚,区区一个县丞就想将他打发了吗?不知道的,还以为朕赐不起官呢。”

    胡惟庸立即道:“陛下所言极是,吏部那儿,确实思虑不周,应发还吏部,教吏部重新选定,免得寒了天下士人之心。”

    朱元璋冷笑道:“不必啦,依朕看,现在这江宁县的县令不是出了空缺吗?就让他任江宁县令吧。”

    此言一出,连李善长都不由得动容起来。

    江宁县,就在南京城,或者说整个南京,其实就是江宁和上元两个县拼凑而成,因为处在京城,所以被称之为京县,其地位,远超天下诸县。

    再加上这里人口稠密,又有诸多王公大臣的府邸,其县令的地位,可见一斑。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的父亲太努力了》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的父亲太努力了》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