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刘邦篇 第六回 第十七章 厚爱刘长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室风云第一卷 刘邦篇 第六回 第十七章 厚爱刘长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已是寒冷的正月天儿,赵王敖和贯高的事已经尘埃落定,虽是过程催人泪下,不过张敖好歹保全了性命,好歹捞得个宣平侯爵位,奉高皇帝刘邦旨意不准再回赵国,就在京师长安脚下居住着。长安城内的赵王官邸被封存,以给下一个赵王居住。不过赵王全了自身,贯高死了,赵姬死了。回到宣平县的张敖整日闷闷不乐的喝酒,张嫣张偃他是全然不管,用酒精麻醉自身心内的悲怆。贯高是父亲时候的遗老大臣,助理父亲打理赵国,父亲过世后,贯高辅佐自己,从未越权或者懈怠什么。贯高如父一般教诲自己,从来都是对贯高恭敬如事父亲,贯高的死去,张敖仿佛丢失一条臂膀疼痛难受。赵姬原本是自己爱妾,为了不让岳父对自己辱骂,违心的将赵姬送给岳父伺候他,一年之后的今天,赵姬不堪忍受曾经临幸过她的皇帝对自己的出言辱骂和皇后的不理睬,于是愤而离世。

    宣平侯府虽小却温暖,曾经在赵国的所有家眷皆随从赵王定居宣平。自打张敖回府邸之后,鲁元忙着带领女艾等人收拾家中,将小家的温暖呈献给张敖,希望他不必理会这次的事件,人生不过是家人亲情最重要,有她们在身边才是最好的补偿。张敖无心看鲁元忙这些,日日站在自家一处石渠边瞧瞧已经结冰的流水,看看远处白茫茫的山峦发发呆读读书,一整天便过去了。自打鲁元搬出皇宫回到宣平三日间,日日有宫中的人一车一车的拉来瓷器陶器绸缎什么的,说是奉皇后之命送给宣平侯和鲁元公主的。每每接收时,张敖都强撑笑脸说了一些感激吕后的话,还叫宫中的这些人捎话回去大谢皇后。张敖总是在人前尽着孝道,不管怎样难过都不会让岳母岳父察觉出来,就是要给他们好印象。待曲终人散时才是他惆怅独自埋怨的时间,即使埋怨也只是局限自身而已,绝不会牵扯旁人。鲁元太了解他,每次看到他这样,自己也说不出什么可以让他振奋的话,附手其背拍了拍便对他已是最好的安慰。

    这日,天气清爽,远离了连日来一直下雪的阴霾,人们显得心情愉悦起来。身为宣平侯的张敖整日无所适从,鲁元天天给他鼓励安慰,他也逐渐的从贯高和赵姬之死的阴霾中走出来,也渐渐地和自己的两个小孩玩耍起来,和他们堆雪人、捉迷藏、滑雪。鲁元和女艾看到张敖又恢复原先的状态,心里倍感安慰,二人远远的看着张敖和孩子们玩闹的顽皮样子,鲁元与女艾欣慰的握手而笑。

    正当他们玩闹的时候,家仆来报说皇后身边来人了,张敖立即收起玩笑面容起身准备迎接,出到门外便看见一个尖嘴猴腮模样的人小心谨慎的往四周查看一番,小趋着跟着家仆往自己身边过来。

    张敖将他请进敞亮的客厅,鲁元也进来了。张敖还未请他坐下,他倒是尖着嗓音附耳在张敖耳边说了一句,“揭发您和贯相国行刺皇帝之事的那个人昨日已被建成候秘密·处死。”原来,张敖一事已然查明,刘邦便将那个告密者赏赐了一百金打发他回去了,不料还未走出长安便遭到刺杀,身上数十刀伤,且头颅分身。

    虽是小声,鲁元倒也凑近他们听了个一清二楚的,听后便是稍微的解气了,比起贯高的忠诚,那个该死之人就算处以醢刑都不过分。鲁元脸上露出一丝快慰的笑。

    张敖却先是一愣,接着便是蹙着眉梢点点头,没有笑意也再没有多余的话。随后张敖吩咐家仆送来人出去,且小心看看街道两旁是否有可疑之人探看,出去的时候万分小心。

    鲁元过来附手张敖手上,轻唤了一句,“侯爷——”。

    张敖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嘴角有些动容便将鲁元环进怀中,脸上无有半分喜悦。

    长信宫。

    自刘邦将赵姬的孩子交付给吕后托养之后,吕后倒也十分欢喜这个娇小可爱的男娃儿。鲁元还未搬离皇宫之前和吕后说过他是皇帝和赵姬的孩子,为何母后像是对待亲生孩子一样好。吕后莞尔轻笑一番,称说毕竟赵姬已死,毕竟他还只是个无辜的孩子,纵使父母有错,但是孩子是最纯真无辜的,即使他活着,对太子也无威胁。若是赵姬还活着,自己岂能收养他到现在?虽恨姬妾,但是孩子还是很可爱的,孩子的母亲才是最重要的对手,若其母无有兴风作浪之心,自己必不会容她不下。

    张敖的事已经过去,刘邦连日来也无甚大事务,除了去栎阳宫看了太上皇的病情之外便兴致匆匆的来看幼子,每每看着幼子刘长,刘邦眉开眼笑极了,常有将刘长抱在怀中高兴的观看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惹得刘邦哈哈大笑。长信宫也就因为有了刘长,刘邦这几日才肯常常过来,且留的时间还很长,若是快午膳晚膳时分,必是要留下来吃了饭再看一会儿刘长才肯回鱼藻宫去。吕后便也觉得这是刘长帮了自己,否则长信宫必定冷清的很,他的到来倒是使得吕后日日愉悦起来。太子除了腾出两个时辰来学习之外,便也有和吕后说要去宣平侯府看看阿姐和姐夫现在过得如何,他们离开皇宫之后自己还没有去过他们的府上。吕后说是马上就要过上元节了,长安会有很好看的灯花街景,那个时候鲁元和张敖会带着孩子们一同进宫和父皇母后聚膳,那时候就能见到他们了,若是想要出宫看灯景也是可以的,那个时候再去阿姐家或是住上三两日也不是什么问题。太子笑着点点头接受母亲的意思和说法,却也日日盼着上元节的到来。对于母后抚养的这个所谓小弟弟,太子心中原先十分愤怒父亲对姐夫和赵姬做的事,但是母亲都不埋怨父亲,自己一个人埋怨也无甚意思,且就是埋怨,父亲除了更加冷落自己没有别的好处,于是扭着心接受了弟弟的存在,倒也有闲暇时候便来瞧瞧小自己十几岁的刘长弟弟,看的多了也就觉得甚是可爱的很,原来婴孩最是可爱纯真,那干净稚嫩的脸庞,那天真无邪明月般的黑眸子令刘盈无法拒绝弟弟的无邪可爱。刘长的到来小有打破后宫的表面上的宁静,姬妾们听得皇帝在外和赵国的女子生有一子,除了极度生气之外也无其他。听闻赵姬已死便觉得心下欢快,母亲已死,孩子就无所谓了,又恢复表面上的祥和大度宽惠。

    一众姬妾在刘长抱养在长信宫的前几日的时候,日日聚在长信宫和皇后做所谓的聊天,时而逗着刘长玩耍。诸姬见吕后喜欢这个孩子便也开始溜须拍马的说刘长长的如何好看,且说长的越来越像吕后了,吕后心知是溜须拍马,赵姬的孩子如何长的能像吕后自己?听到这话,吕后往往便是冷眼笑了,不在乎此类说法。

    戚夫人家的刘如意跟着母亲前来长信宫,看着皇后腿上抱着一个小弟弟,不管戚夫人如何阻拦,他硬是跑到吕后跟前儿,小手拖着吕后的肩膀,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看着吕后怀中襁褓里的小弟弟。如意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像是发现稀奇事物一样。吕后笑了笑,轻摇着怀中的刘长,亲昵道,“刘长,瞧你如意哥哥来看你了。”

    如意俯身近距离看着弟弟,弟弟无意识的笑了,如意指着他高兴的跳起来,“嫡母嫡母,你看弟弟笑嘞,对我笑嘞。”

    吕后对如意敷衍的笑了笑,一手轻拍着刘长。戚夫人赶忙过来拉住如意,如意撅着嘴巴不满的看了看母亲,硬是要挣脱戚夫人的手,戚夫人赶紧使劲拉住他向吕后道歉,“如意不懂事,请皇后娘娘原谅他的莽撞和无知。”

    吕后抬眼不减敌意的看了看戚夫人,又对如意笑了笑,对戚姬不做理睬便又摇着刘长说笑了。戚夫人每每受吕后如此冷落惯了,当着吕后也不敢表现出任何愠色,便领着如意回到原位恭敬的坐着。管夫人看着刘长的受欢迎,心里很是嫉妒,看不惯别人一直围着刘长转悠,便一瞥抱着刘长的吕后,口出一句怨言低低的说道,“陛下和别的女子生的娃娃儿,你也能当成亲生的,真是的……”

    邻座的几个姬妾听见管夫人的牢骚,便看看吕后又看看管夫人,都端起茶来躲这个尴尬。吕后见管夫人在一旁嘀咕自己,知道她的能耐便懒得和她说叨,三分严厉的白了她一眼,管夫人吓得低头喝茶,再也不语。

    吕后看见薄姬家的刘恒一直安静的坐在薄姬身边,薄姬叫他如何做他就如何做,薄姬叫他如何称呼其他人,他便礼貌的起身拱手作揖以见长辈礼拜过各位姬妾,之后便是一直安静在那里。吕后甚是喜欢刘恒,一手抱着刘长一手招呼刘恒过来,刘恒抬头看了看母亲的意思,薄姬点点头叫他过去。刘恒起身蹒跚着五岁的步伐来到吕后身前儿又是作揖又是礼貌答话,吕后笑着摸摸刘恒的脑袋,抓起几案上的一把干果给刘恒吃,对着诸姬称赞刘恒,“刘恒最是安静知礼数的,长大后定是治理一方的贤王能才。”又对薄姬说,“好好照看刘恒。”薄姬躬身低头答曰,“喏。”

    众人对吕后称赞刘恒即使心中万分不平,表面上依然顺着吕后说刘恒的好话。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不过是逢场开话而已,谁家孩子在谁家眼中都是最好的,没人比得上。管夫人依旧表面不平衡,吕后知她如何想,便笑了笑对她温和道,“最近如何了?万万保重身子,待产下皇子,你的孩子可比刘长得到皇上的爱要多得多。毕竟亲娘在。”最后一句却说得话外有音。管夫人诚惶诚恐低头恭敬起来,答曰,“太医说胎位正,母体安健。妾的皇儿自不能和太子相比。”

    吕后又是不屑的将视线收回来继续和怀中的刘长玩着,虽然继续眼浮笑意,但心中无比恼恨管夫人的话,明知太子不得父亲所爱,她还这么放肆的加以讽刺,但是吕后知道并不能当着众人之面斥责,否则不仅是妒性大发且丢掉母仪天下该有的大度,只能在心中怒而自咐一句:真是一个不知如何说话的主。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室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室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室风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