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刘邦篇 第六回 第七章 解救赵王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室风云第一卷 刘邦篇 第六回 第七章 解救赵王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下午,飞雪愈大,尺外不能见人。长安城里充斥着紧张的气氛。

    赵相贯高于汉八年在高皇帝刘邦从东垣返回长安时企图派人行刺皇帝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官位侯爵低的大臣们对此说不上话,丞相萧何、曲逆候陈平、绛候周勃等几个朝中有威望的大臣对于当年的事也不太了解,就是看在吕后的面子上想要帮一帮赵王,却又无从开口。吕后对此事持静观其变之态,刘邦却迫不及待的吩咐廷尉府于时仔细审明当年一事。

    廷尉府。张廷尉对贯高审讯一通却没有从贯高口中得出赵王曾经谋逆之事,便心想此人或许见血或者稍用刑罚方能开口,如此想来便将贯高等人押入狱中受审。狱门口一股霉气扑鼻而来,内部更是乌烟弥漫,冰冷瘆人,屋角处处有水滴漏下,各个牢房里关押着受刑待审之人,牢中哀声怨载,一股阴森残酷氛围早已氤氲在廷尉府上空。

    一个黑屋之中,贯高等人正被押受审,狱吏责问其等是否受赵王指使,贯高不慌不忙一脸坦然,倒是有些就义之气始终坚称是他们这些人做的,赵王始终不知道这些事情。狱卒们早已从别处得知贯高受命于赵王刺杀皇帝,如今贯高如此‘堂而皇之’的欺瞒狱卒惹得狱卒们个个来气,早已忘记贯高于几个时辰前还是赵相国,狱卒们卯足了劲儿轮流替换着鞭笞、锥扎贯高,贯高只是宣泄似的怒吼几声,一双混浊的老眼里丝毫不改刚正之气。一下午刑问贯高十几遍,贯高一身正气始终不改变说法,弄得狱卒顿时没了办法。皇帝下令除了赵王不可用刑,其余人等皆可以上刑。狱卒又带来其他几个花甲老人,将他们绑在贯高的面前用刑,其意自在逼迫他们承认贯高受赵王之命行刺皇帝。狱卒们对众老父进行了一顿残酷的用刑,鞭笞数百,众老父皆不肯污蔑赵王,和贯高一样坚称是他们这些人做的,赵王不知道一切。狱卒们见又是一批嘴硬的便更加来气,不信其等不说真话,狱长吩咐狱卒准备好盐水,又好心劝说几位老父无需为了一个谋逆之王连累家族性命,众老父颇有动容却依旧不改口,惹得狱长发了怒,狱卒立刻气急败坏的叫狱卒们端来盐水往浑身遍布伤口的老父身上泼,顿时狱中一片凄惨的哀嚎,哀嚎之声吓得狱中其他一些罪奴们心惊胆颤。众老父皆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经过那么一通折腾,早已承受不住,很快便晕了过去。心力疲惫的贯高看的惊心动魄,却也不为所动。

    狱卒被数个老父折腾的也乏了,对他们一通用刑下来皆已累的气喘吁吁,领头的狱长拿着皮鞭子一脚蹬在绑着贯高的‘土’形架子旁,贯高双手皆被绳索绑在架子上,此时双手也没了感觉。狱长瞪着豹眼讥讽贯高,“不好受吧?”贯高面不改色冷‘哼’一声,扭头不瞧他一眼。贯高敬酒不吃,狱长便将已是鲜血淋漓的贯高的脸毫不客气的硬生生的掰过来面对自己,逼近贯高刚中透出狠意道,“赵相国,说出实情,你不必受刑,我等也不用费力撬开你的嘴巴了,你已是花甲之年,是安享天伦之年,怎么为了赵王你就要不顾家人不顾自己的死活了么?”

    “休要再说,老夫做的事,老夫承认,想叫老夫诬陷赵王?哼!贯某做不到。”贯高一脸正气,丝毫不曾改变自己的说法。

    狱长不屑的笑了笑,冷哼了一声儿,下令,“打!”

    手下的几个狱卒们便将贯高脱去衣服,只留单薄的上衣和裤子,对其严刑拷打起来,先是鞭笞,后是锥刺,再者是起指甲盖子,贯高身上立刻血流成河。遭遇了百般毒打又被狱卒们针刺全身,贯高身上再也找不出一处可以用刑的地方,狱卒却未从贯高口中得出赵王谋逆之事的半句话,顿时也有些害怕贯高,对其为人的坚韧不拔之性感到惧怕,世上少有人为其主舍弃生命。狱卒们打得累了,狱长见其嘴巴严实,丝毫不改口便叫人停下来,又是对贯高劝慰了一通,贯高依旧毫不改口。狱长彻底了没了法子,只好将贯高赵午等人在狱中的这种死磨硬扛,不惧严刑拷打告诉给张廷尉,张廷尉又写成奏报呈给皇帝刘邦。刘邦一把将手中的奏报重重的甩在地上,顿时龙颜大怒,指着张廷尉怒道,“对赵王用刑!”

    张廷尉一愣,忙着拦下,“不可,赵王乃是一国诸侯王,不能用刑。”

    气得刘邦在殿里踱来踱去的,思忖片刻又道,“将赵王和贯高等人的家眷全部押送长安入狱,朕不信贯高不承认。”张廷尉沉默半晌才遵命出去了。两日间,张廷尉派人到赵国将赵王和贯高的家眷全部押送来长安,关进了廷尉府。

    这两日刘邦对赵王和贯高等人的事情上心,气的有些头痛起来,且叫人继续盯着廷尉府贯高受审一事。刘邦在鱼藻宫休息了两日,戚夫人也听说了赵王的事,却对此不敢多言一句,乖乖的服侍刘邦。想起自己连日来没去栎阳宫看望太上皇,且不知父亲病情如何了,刘邦这日整理了一下情绪叫了几个宦官跟着去了栎阳宫。在栎阳宫稍待了片刻,看到太上皇的病情基本好转,又和太上皇闲聊片语便又心事重重的出来,步履沉重,面容阴沉,几个小宦官跟在皇帝身后不敢吭声的走着。没几步便遇上往栎阳宫这里走的皇后吕雉,刘邦没有闪躲便迎了上去,交代吕后照顾好太上皇。吕后答应之后便有心询问皇帝关于赵王的事,刘邦也没感到惊讶,反正赵王的事已经传开了,刘邦沉默良久,只说此事还在审理中便往未央宫而去。

    吕后跟着刘邦往回走,心内急切便道,“皇上,张王是您女婿,是阿元的丈夫,您了解张耳,张耳的儿子也必不会做出此等谋逆之事,张王性情温顺,仁厚善良,一心待你我。难道您真的相信赵王当年允许贯高派人行刺您么?”

    刘邦‘唰——’的一个转身,眼神冷冷的逼着吕雉,拂袖而暴跳如雷道,“人不知其骨其心,休要惑于其外表,当初朕一心待韩王信,奈何他忍心叛汉叛朕而归匈奴。朕有证明,贯高确受赵王命行刺朕,他要刺杀你的丈夫!”

    吕后皱了眉头,不相信的看着刘邦道,“赵王……不应有此,他是阿元的丈夫,是你我的贤婿。”

    刘邦‘哼——’了一声,怨吕后始终不明白便大声吼道,“假使张家竖子有了天下,他还会在乎你的女儿么?还会在乎你我么?”话罢便甩袖而去前殿,叫人查看审理的情况。

    吕后原地稍愣了愣,对刘邦的话感到有些道理,心中却也丝毫不信张王敢于谋逆,便也回了长信宫。没多久审食其也来到长信宫,将贯高受审之事说给吕后听,听后倒也倒吸一口凉气,贯高为人,吕后略有所知,他终究对得起张耳。唯一难办的是皇帝始终认为是赵王指使的,贯高越是这样,皇帝越是恼怒。

    “娘娘,接下来怎么办?”审食基问。

    吕后沉思着来回踱了几步,“看来皇帝是非得认为赵王当年有叛逆之心才肯罢休了。”稍停片刻又道,“皇帝已是先入为主的观念,若是得出是赵王叛乱行刺皇帝,那么必然是夷三族都不为过的,先前已有燕王臧荼和韩王信的叛乱,如今即使是风吹草动的事,皇帝也要小心谨慎的处理,他怎么可能容忍亲人背叛他呢?”

    审食其大气长叹而想不出解救赵王的办法。

    “皇上下令将赵王和贯高等人的家眷全部羁押长安廷尉府,皇上会不会真的要夷他们的三族?”贯高又问。

    吕后‘唉’的一声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没底气的说,“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我根本很难插得上手,你说我能去廷尉府将赵王硬要回来么?如此皇帝更生气。”

    突然,从里边跑出了鲁元公主,眼泪鼻涕的一步跑过来跪在吕后面前,拽着吕后的衣服哭求,“母后,元儿能依靠的人只有母后您了,您要是救不出张王,元儿……张嫣和张偃就留给母后照顾了。”

    吕后扶起泪眼滂沱的女儿,一脸愧疚的对她说,“也许母后高估自己的能力了,如今只希望一些朝中有威望有法子的人帮忙赵王说说话。”

    这时审食其眼前一亮,又说,“原本发生这事儿以后,汾阴侯周昌第一个站出来为赵王开脱,对着一些大臣就对皇上说赵王一向礼待皇上,恭敬侍驾,倒是皇上从来不屑一顾赵王,每每骂詈甚,毫不留情面给赵王,还说这件事已经搞清楚是贯高等人做的,皇上坚持认为是赵王是主使,就是因为皇帝百般看不惯赵王。皇上当时龙颜大怒拍案而起,将案子上的竹简甩在了台阶下,却也有几丝被说到心坎儿去,周昌从不给皇上面子,皇上将他关闭回家思过去了。萧何陈平灌婴等人虽有心向着皇后殿下,却皆莫敢再开口提及此事。”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室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室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室风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