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刘邦篇 第六回 第三章 晴天霹雳(二)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室风云第一卷 刘邦篇 第六回 第三章 晴天霹雳(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赵国相府。

    因被贯高关着的家仆夜里逃走,致使相府乱作一团。贯高发现后立刻找来门仆,门仆称并未看到那个家仆,贯高心急的派人就算是挖地三尺也要挖出此人。仆人们不敢歇息,冒着雪花往犄角旮旯找起来,一番寻找并未发现此人,贯高大急便将范围延至百里,从早上找到下午从未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六十多岁的贯高站在院内风雪里乱着急,家人赶忙撑来油伞,贯高气的一把将伞甩在地上丈远处,对着奴仆怒斥道,“若找不到此人,尔等三日不得睡觉!”气血上涌冷‘哼——’一声,‘噌噌噌’的上了台阶回到屋里。众奴仆饭都不敢吃继续找起来,皆知贯高口中的‘此人’知道相府太多秘密,若‘此人’找不到且将秘密泄露出去,也许相府的人全部逃不了族诛之祸。卯正,一个家仆禀报贯高说是在东边厢房的茅厕内发现一个狗洞,也许此人就是从那里逃了。贯高急忙来到茅厕处,一看的确有个狗洞,便急忙让家仆试着爬出去又爬进来,试了一番刚好能容一人爬进爬出。贯高大惊失色,此人确有可能爬狗洞逃走。大惊未定,贯高急忙吩咐人立刻去请赵午等人来相府商议。

    赵午等人进门后听到贯高家仆夜里逃走,起初认为没什么,不就是一个家仆不满屈辱逃走了么?贯高又说前几日那个家仆威胁他说要将曾经行刺皇帝的事告发,于是决定夜里三更时分杀了他,不料竟被他知道,提前逃走,此时有可能已经出逃到长安。赵午惊魂失色,吓得立刻从席子上站起来,大张着嘴巴微怔半晌,紧张的急问贯高,“如今如何是好?若是皇帝发觉,我等岂能活命?”贯高踱了几步,低头思忖良久,一张沟壑纵深的老脸上布满了凝重和愁云,想舒缓大家的紧张情绪,便道,“也许事情没那么严重,老夫这就派人去长安打听消息。”

    赵午又问,“此事要和赵王说么?”

    贯高摆了摆手,拒绝道,“事情尚未明白,无需为赵王增添烦恼。祸事乃老夫闯下,定不叫赵王为难。”话罢,贯高立刻派人去了长安打探情况。

    两日后,赵国宫廷乾猷殿。

    赵王张敖方在召集相府丞等人将去年百姓交上来的赋税一一对账,众人忙得不可开交,这些事情本是相府众人所主,赵王张敖却也参与进来帮着核对,看着竹简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赵王笑了,因为这些数字全是他想要的数字,官吏、百姓和商贾以及那些艺人们交上来的赋税比之往年增加近两倍之多。

    “赵王,开了春,我们是否将邯郸郡内的一些艺伎召集在北郊学习养蚕缫丝?”一个官吏边核对边问张敖。张敖笑道,“不仅是艺伎,还有一些佃农雇农等一些贫困下户的女子都要到北郊,由王后主持。”话罢,又拿起另一卷竹简核对起来,对刚才的官吏接着说,“你挑出一百户佃农雇农和平困下户的人家,帮他们解决掉身上的被雇佣和穷苦的难题,拿出王宫的金买她们的自由,剩余的金让她们多买良田,回归田地,男耕女织。”

    “商贾家的女子也要去北郊么?”官吏又问。

    赵王稍有沉思,努了努嘴道,“如果要去,那么必须叫其买田耕种。不然,学了只是为了华丽的衣服卖得价钱更高而已。”

    方在谈笑间,殿外一个宦官惊慌失色的跑进来说长安那边来人了,且称来人者皆气势汹汹。赵王张敖听罢此话颇有一愣,害怕皇帝岳父派人又来责骂自己,腹内捉摸半晌,终觉得自己无做令皇帝生气之事,便长呼一口气如往常一样到殿外接旨。群臣跟着出殿,刚出殿便见台下正是从长安来的督邮掾,身后百十来个人,人人目露凶光,皆着一身灰黑色布衣,甚是严肃。

    督邮掾吏上前一步,先给赵王礼节性的轻轻一拱手,之后便拿出宽袍大袖中的皇帝诏书高声念道,“皇帝诏:赵王敖、赵相贯高、宾客赵午等人其心藏二,于柏人县行刺于朕,坐于谋逆大不敬之罪,即刻押往长安待审,钦此。”

    张敖身边的官吏们听罢皆是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好一阵,感觉摸不着头脑,自咐赵王仁厚心善,他怎么可能派人行刺皇上?诸官吏之间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有官吏上前指责督邮掾胡说八道,督邮掾吏冷眼瞅了他一眼不予理会,有官吏聚到了赵王身边安抚一通。张敖闭目稍稍冷静片刻,将近两年自己做的事细细回顾一番,并未记起曾派人行刺过皇帝,一时着急便问督邮掾吏皇帝为什么说自己派人行刺他。督邮掾吏称只管奉诏办事,其余一概不好过问,只说是一个赵国人进宫告发贯高当年行刺皇帝之事,其中细节并不清楚。

    张敖再次回想当年之事,贯高确有行刺皇帝的想法,但是自己极力阻止贯高等人的行刺事件,皇帝如今安好,也就不存在贯高行刺吧?若是当年行刺皇帝,又怎会拖到现在?皇帝为什么要将自己拿到长安问罪,又是谁将贯高一事告发?张敖脑子里乱成一团。

    没多久,赵王张敖将要被押送长安治罪的消息立刻长满了羽翼似的传遍整个赵国。赵国上部乱成一团,尤其是贯高,自觉对不起赵王,心底像搁着一块石头堵得慌,长叹一口气便软在了席子上,良久愣着。他派去的人还未回来,长安的人已经传来了皇帝的诏书,显然那个家仆果然是跑到关中向皇帝告状了。贯高心里着急,忙叫人拿来拐杖,急急忙忙的被人搀扶着冒大雪进了赵王宫。刚进殿,未见赵王面便先见长安的人马立了一殿,威武庄严的气势。贯高拄着拐杖扒拉开人群,赵王正站在红褐色几案边不知所措,贯高一见赵王便顾不得自己年岁已大身体不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张敖大哭,“老臣愧对先王愧对赵王啊……”声嘶力竭,哭得殿内众人眼角也颇有泪花。

    张敖心里正难受,眼见贯高趴在地上恸哭,张敖示意两个大臣扶起他,贯高心底有愧并不肯起。张敖过来亲自将他扶起,贯高老泪纵横,直说自己愧对先王愧对张王。张敖稍稍安抚贯高便问他当年行刺皇帝的事情,贯高此时不再做任何隐瞒,将事情全部经过告诉给张敖。众臣皆‘哗——’的一声表情各异。张敖听后如同五雷轰顶一般,‘啊——’的一声惊得大张嘴巴,铁青着脸不敢相信,只觉身子一软便瘫坐在席子上,面无表情怔了半晌。

    “老臣随赵王去长安说清楚,必不连累赵王。”贯高说。张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称也只好如此了。

    赵王后即鲁元公主知道父亲派人来赵国羁押赵王之后,匆匆赶到内殿急问张敖此事真假,张敖默然点头承认,便将事情原委又向鲁元公主说了一遍。公主听后立刻觉得事情难办起来,这是谋逆族诛的大事,自己深知父亲秉性,赵王此去长安必定凶险非常。公主急的抓破了手指,越想平静下来想出好法子解决此事,越是急火攻心般难受,没有半点思绪,差点急的晕倒。倒是张敖毕竟七尺男儿的担当,便稍稍安抚了公主。公主思忖再三,最终决定和赵王一块儿去长安和父亲说说情,希望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从轻发落赵王。张敖此时也是没了办法,也只能希望皇帝看在公主的份上饶恕他和贯高,便同意公主随行前往长安。

    赵相贯高刚刚惊魂未定回到府邸,便马上听说赵午等人府上闹出了事情,原来赵午等人知道皇帝派人来赵国羁押赵王之事后,赵午自觉对不起赵王,便决定先死以谢赵王,并未死成便被奴仆拉下。贯高听说后,来不及歇息片刻便又冒雪立刻找到赵午等人,激动的怒斥赵午等人,“尔等实为懦夫,谁叫你们自杀?赵王被我等连累羁押,尔等知他并未参与行刺皇帝之事,反而驳斥我等行刺事件,公等已忘当初之誓么?事成,归功赵王;事败,我等担当。如今尔等一死解脱,谁为赵王辩白?公等如此死法,贯某人实在枉交你们为友。”

    赵午等人被贯高这么一说,这才暂时作罢,决定和贯高陪着赵王去长安说清楚。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室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室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室风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