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刘邦篇 第五回 第二十六章 太子中矢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室风云第一卷 刘邦篇 第五回 第二十六章 太子中矢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刘邦挥退了赵尧,起身蹙起眉头往鱼藻宫而去。想着该叫谁去贺兰守卫,樊哙马上又要启程去代地了,十月份的时候,樊哙怕有人趁着置酒未央大典的时候趁机作乱,于是悄悄的带着百十来个兵卒回到长安。如今置酒未央的宴会早已经结束,樊哙留在长安帮着巡视京师安全,另外陪皇帝到各个地方去体察民情,不日前,樊哙自己提出来要去代地看看,自己走的时候就是匆匆的和陈豨将军说了一声就回来了,陈豨一个人在代地,虽然还有其他别将,虽然陈豨监守赵代两国边兵,但是匈奴是个不守信的国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暗自袭击代地附近的郡县,到时候陈豨若是引兵攻击,中了匈奴圈套,被匈奴占了大营,那可是把汉朝北部全部给了匈奴。樊哙自己也答应陈豨尽快回来,于是日前就上奏了皇帝请求前去代国一趟。

    绛灌二人此时正是长安的警备将军,不能缺少他们俩。郦商如今被派往栎阳宫充当太上皇的守卫。韩信多年蛰居于府,不参与政事颇显得淡然许多,他更不可能。申屠嘉倒是不错,能征惯战且善骑射,刘邦脸上一喜,可是马上想到他的性格十分不适合,此人太过敦厚,虽然品德高尚为人谦和,但是不懂随环境变化行事,不懂得处事之道,行军打仗倒是不错的人选,若是天天待在大营里做军将防守敌人,怕不是他能做来的活儿。心里想了一大堆的人,最终也没个合适的。

    来到鱼藻宫,如意正手拿剑喊打喊杀的往外冲出去,正好和台阶下的刘邦迎面撞了个正着。刘邦逮着如意问他要到哪里去,如意‘嘿嘿——’的笑弯了黑溜溜的眼睛,说要出去练剑,脸上大汗淋漓像是刚回来就要出去似的。刘邦才从刚才的繁琐沉思中转而为笑了,握着他的双肩正要说话,戚夫人气喘吁吁的从内殿追出来,手中拿着根细小的鞭子,口中喊着,“站住你,整日的疯癫……”方下台阶便看见皇帝来了,忙将手中的鞭子远远扔在一边,急匆匆的下了台阶给刘邦行了礼。刘邦挥手做免,拉着如意回到殿内坐到席子上,将他抱在怀里,美须髯刺得如意的笑脸,他硬是从刘邦的美须髯之下探出脑袋,揪着刘邦的美须髯眨着明泉般的眼睛盈盈嫩道,“父皇的胡子扎到儿子了。”

    刘邦反倒捏捏他的脸蛋儿,“你又想往里跑?瞧瞧你母亲怎样追你?如何就不听母亲话呢?太傅没叫你仁孝之道么?”

    如意还真扬起头看看站在对面的戚夫人,瞧见母亲脸色阴沉的看着自己,终于被戚夫人埋怨生气的眼神给逼退了,一脸无辜的眨巴着黑溜溜的眼睛看看刘邦,喃喃嘴巴,“呃——,嗯。”如意不语,只点点头,倒是把刘邦搞糊涂了,“嗯什么呢?”

    “孝敬父母。”如意玩弄着衣角,毫不经意答道。

    戚夫人坐在刘邦对面,一副无可奈何之中对如意显出少许的埋怨,指指如意,“太能闹了,成天都不在宫中,每次都得派人去找,每次回来都脏兮兮的。问他四书五经是什么,他都不知道。”说着竟有些对刘邦像是发牢骚了。

    刘邦呵呵一笑,心下忽闪一个念头却再也笑不出口。如意成天这样混不是个办法,如今如意已经不小了,太子刘盈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太子殿学习,很少见他出来走动,甚是有储君风范。可是看如意还是童心未泯,稚嫩得很,连话的意思都明白不了。这样一比,大臣们都看出太子要强过如意百倍。

    刘邦故作阴沉着脸色训斥如意,“日后若是还不学习,父皇可就要把你送到栎阳宫,再也不去看你。”

    “栎阳宫?皇爷爷那儿?”如意呢喃一句,仰高脖子看着刘邦,满眼怨气撇着嘴巴不高兴道,“不如把我送到匈奴嘞。”

    刘邦与戚姬相视而对面面相觑。刘邦接不上话便怔得咽咽口水,心想着如意果真滑头。戚姬却是泄气的深呼一口气,身子软了下来,一手支着下巴对着如意直摇头,再也不知该如何劝说如意。如意‘咯咯咯——’的在刘邦怀里笑个不停,使劲儿冲母亲卖笑脸奈何就是逗不乐正生气的戚夫人,“好了好了,且去玩去。”戚姬利索起身将他从刘邦怀里拽出来,埋怨的叫他走,一副不愿再见如意之样冲他挥手,“走走走,别来烦我。”

    如意被戚姬一下子拉出来,立即没了笑脸被晾在一边没敢立刻离去,嘟着嘴,圆溜溜的黑眼睛无辜的看看刘邦,刘邦低头故作不理。看看戚姬,戚姬正阴着脸发火。瞧瞧戚姬身后的荆倾,荆倾耸耸肩,示意没办法。瞅瞅秀月,秀月赶紧装作擦灰尘。眼睛望了一圈人,谁也不肯帮他说好话,如意此时没了要去玩的兴致,将剑‘当啷——’一声撂在地上不说话也不动弹,大殿里瞬间沉寂。“那,我要和太子哥哥在一块儿才要学习,父皇同意么?”如意低头站在原地,一双小手背在后面像是认错似的,小眼一瞥皇帝和戚姬可怜兮兮的讲条件。

    刘邦与戚姬又是相互对视一眼,略有难度最后还是答应了,先让如意试试,不行的话再说。如意这才又高兴了,欢喜的出去玩了。

    戚姬命荆倾拿出围棋来,想和皇帝下一盘,摆好了棋子儿,下了一半,却看见刘邦眉头紧蹙心不在焉的常常走错棋子儿。戚姬将棋子放在满意位置,瞥一眼忧心忡忡的刘邦,故作不在意的问他何事。刘邦本来也没想要在后宫说这些朝廷上的事,但是确实堵得慌,就将择将守卫贺兰一事说给了戚姬听,却也没想戚姬能讲出什么有用的想法,权当解除心中郁闷。

    戚姬听罢圆滑的转了转黑溜溜的眼珠,细细思忖良久,未在意棋盘上的棋局便随意的将棋子放在棋盘一处,竟不知自己实际已赢了一局。忽然心下一亮计上心头,喜悦跃然脸上,却不敢表露过多便偷瞥一眼一脸愁闷的刘邦,知他不愿后宫参与政事,一想此计可能有助于如意便冒着胆子试探道,“臣妾、臣妾心中有一人选。”

    刘邦没太在意戚姬会有想法,心底也未准备要接纳她的想法,索性也没心思下棋,便叫她顺便说来一听。

    戚姬倒是一本正色道,“贺兰乃一个小县,自不必派什么大将军前去。郭亭将军本守榆林,现在代守贺兰且加固堡垒,想必没什么大碍。”故作沉思一下,接着又特意看了一眼正在等她说话的皇帝,抛砖引玉自己的想法,“何不派太子去呢?”

    “太子?”刘邦固然惊诧的顺口而出,根本没想过要刘盈去守卫贺兰,顿时一副疑惑之样。细细思忖良久盯着戚姬告劝,“太子年岁尚轻,不曾经历过刀戈战马之事,更无任何军事战斗经验,若是稍有不慎……”说到此处,刘邦大概明白戚姬的话,目光冷然严肃的看着她侧身小声秘问,“你另有打算?”

    戚姬却一副坦然镇定自若,“陛下错了,正是太子年轻,才是显示他猛虎精神之时。太子不曾带兵,所以才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历练,难不成要太子做个儒生,空讲大道理而守天下么?四封之内不免有数个诸侯异心,陛下若百年之后如何叫儒雅气息的太子去镇压诸侯呢?陛下不曾听闻古时君主的儿子们个个都是能征善战么?赵武灵王原先太子赵章十五岁便随主父攻城略地,先赵王张耳之子张敖,他不是在章邯围困巨鹿时向北收集军卒要救援巨鹿城中的父亲么?何况太子乃一国储君,守卫小小的贺兰难道会被吓得退缩么?如果守卫不了贺兰,又凭什么做储君呢?”

    刘邦并不感到庆幸,一下便想到春秋时的晋献公太子申生,也是由于出外带兵遭遇横祸,如今刘盈的遭遇与申生何其相似。刘邦知道戚姬心急想要除掉太子,对于戚姬此说,刘邦并未生气,反替戚姬分析道,“太子,国之栋也,承嗣社稷。君行,太子居,以监国也;君行,太子从,以抚军也。今朕居而太子行,未有此也。众人皆明了此说,朕如何交代天下,朕又不是晋献公,太子亦不是申生,且太子有皇后保驾,此举不易也。”

    戚姬哑然良久,奋力辩道,“古时成法如何捆束今日之事,开国不易,四封之内并不平静,有能者而用之。贺兰遭寇,陛下无将可遣,难道太子忍心贺兰拱手被让于匈奴蛮狄么?储君一事已有争议,太子如何不展示自己护卫山河的才能从而赢得众臣亲睐呢?”

    如此一说,刘邦越是疑惑起来,戚姬如此说却句句都是为太子好。刘邦疑惑而不相信的盯着戚姬,“夫人究竟如何想法?朕猜不透。”

    戚姬不敢放松,趁势而问,“陛下究竟遣太子否?”

    殿内无声半晌,只闻沉闷气息,良久才闻刘邦底气不足承诺,“朕且试试看。”

    戚姬笑容跃然脸上,抓着刘邦的手,“陛下勉之矣。”刘邦苦笑一下,大叹一口气,嘱咐戚姬,“如意当收敛顽皮习性。”

    “自是,妾当教诲之。”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室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室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室风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