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刘邦篇 第五回 第九章 贤相萧何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室风云第一卷 刘邦篇 第五回 第九章 贤相萧何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对于管岫岩莫名死亡的事情,刘邦表面上不愿去多做研究,他知道这件事和吕后脱不了关系,即使不是她自己动手,也是她手下的亲信们,比如她的哥哥和侄子们做的。这件事根本用不着查究,刘邦早已根据老农和郡丞的话知道真相。

    翌日,刘邦放不下管岫岩死的消息会传进皇宫内,他早早的在前殿亲手写下诏书,派了两个宦官将这两份诏书立刻送到上党郡,交代郡守任敖关于管岫岩的事情就地处理就好,千万将消息堵住,不能让消息过了黄河。宦官接到诏书匆匆启程策马东去。即使这样,刘邦也还是心内起了愧疚,对女子,他是较关怀的,毕竟管夫人现在身怀帝裔,千万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情,于是只好对她进行一些物质上的补偿,突然之间赏赐给管夫人好些东西,管夫人对这突如其来的赏赐应接不暇,心内欢喜皇帝果是对自己上心,十分欢喜的一一笑纳并不问缘由。

    两个宦官刚离开不过半盏茶功夫,有小宦官进来奏报说去匈奴结亲的奉春君刘敬马上就要归朝了,已经进入汉朝边境线,浩浩荡荡的一行人马奔着长安风尘仆仆的归来。

    刘邦先是一愣便又改为面色平淡的点了点头,更具体地说应该面带一丝隐忧,终究是回来了,不知道刘敬究竟从匈奴带回什么消息,刘麓的身份有没有被发现,莎铃儿公主回到匈奴还会像在汉庭一样为汉庭说话么?终究匈奴人野蛮骄横不守信诺,即使莎铃儿曾亲口答应他好生款待刘麓,但是不知怎的,刘邦始终心内不安,还有就是对于九原郡地区,冒顿单于是怎样答复的,他的群臣又是什么反应。刘邦思忖着脸色便凝重起来,挥一挥手叫宦官下去了。

    能和自己谈天下事的大臣们全都有事在外,陈平一去齐国杳无音信,不知道他在齐国处理的究竟怎样了。丞相萧何忙着处理关中盗贼一事,高起王陵陆贾他们帮着萧何处理官僚地主兼并农田的事情,但是在刘邦看来,效果不会很大,本来这些大臣们就属于官僚地主,他们怎么会很好的处理这件事呢。而且萧何会和高起王陵他们撞上,因为他们处理的事情属于前后事,也可以说是一件事情,萧何处理关中盗贼的事必须和官僚地主兼并农田联系起来,且高起王陵他们不善于处理百姓生活之间的事,往常楚汉争霸时,巴蜀汉中地区和关中一带全部归属萧何留守处理,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全都做得很好,深得百姓之心,今日要他们来做本属丞相的这些事情,还真不是得心应手,压力大,三个人也是相互讨论一番再实行。再说连襟儿樊哙,天生大老粗,常常是人未到声先到,常常最直爽的就是他了。但是要说和他谈论大事,不说他无大勇,只是一些事情不能说到点上,拿不出解决事情的好办法,其他都还好说。

    一时间,刘邦觉得皇宫里冷清了许多,不是说后妃们不再争风吃醋了,而是觉得大臣们都不在自己身边,他忽然想起了打天下的时候,兄弟们风生水起气势如虹的为自己争霸天下,个个豪情万丈的南征北战,他们万古枯而使自己功成就。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缓缓照进了坐北朝南的前殿,依旧照的刘邦脸上沟壑纵深起来,眼前冠子上的旒子一晃一晃的,仿佛读懂了他的心思,稍斜倚在榻上,一手撑着额头想着这些事情。

    忽向两边伺候的宦官打个手势,说要去宫外看看丞相他们,说起来皇帝也不是第一次去宫外了,往常也无甚危险,且有近侍的武官保护皇帝。一个宦官马上去传汝阴侯夏侯婴准备车马,一个宦官赶紧去找来了巡视京师治安的樊哙和预备去陇西郡查看百姓民情的灌婴,好让他们保护皇帝的安全。

    吩咐了宫女宦官,今日就不在宫里用膳,今日一天会在宫外的民家吃,也看看百姓的生活到底如何了。刘邦便在樊哙灌婴他们的簇拥下上了马车,樊哙灌婴翻身上马前面引路。走近长安大街,所见到的人越来越少,时时见小股百姓相跟着往前边跑去,跟随皇帝来的人觉得蹊跷,忙差宦官揪一个人过来一问才知道丞相萧何就在前面不远处张贴圣榜,处理关于关中盗贼一事。

    刘邦不许人打搅萧何和百姓们,只叫了樊哙和灌婴跟随自己前去看看,夏侯婴等一干人停在原地等候他们即可。前面是个闹市,是往常长安街最热闹的地段,当然官家发布皇榜文书也要选在这里,这样百姓们就可以直截了当的知道天子敕命了。一路走来看见身边不断有百姓跑过自己身边往前面的闹市而去,仿佛百姓并不识自己,偶有几个年轻人急忙忙的跑去却不小心撞着了自己,身边的樊哙最是心急反感,居然敢拱撞当今天子,当即怒发冲冠就要拔刀,误撞皇帝的人不知刘邦的身份,只是看到他们一派官家的气势足以吓怕他们,连连点头赔着不是,说着好话。刘邦也不愿樊哙鲁莽生事坏了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樊屠子拔刀一瞬间又被刘邦一只手给有力的堵了回去,还放走了误撞了自己的人,只是不动声色的继续往前。绕过一个不起眼的小杂摊,远远的瞄见台子上站着的萧何,百姓们都围聚在萧何身边听他讲话,刘邦又不前,驻足观看萧何。

    “……对于近日关中多数户民家中被盗,皇帝陛下已手敕诏书,做出了解决之法。对于大家的补偿,皇帝陛下不敢忘记,所以家中遭盗的一律免徭役二年,对于已经搬迁至巴蜀关东者,我们不会召回,且选择安身之所继续生活,将他们的户籍编排,重新编户齐民……”萧何耐心的给大家解释着,像极了上古贤人周公旦的惟惠爱民。

    远在一处观看萧何的刘邦对此嘴巴稍动,萧何确是处理百姓能事的贤相,樊哙嘿嘿一笑道,“老萧,不,丞相颇像周公旦嘞。”刘邦盯着樊哙半晌不言。

    灌婴见势立刻接话,“因为皇上像武王。”刘邦脸色渐转喜悦,‘嘘’一声叫他俩别说话。

    “萧丞相,对于我们的恩泽,皇帝陛下已经作出处理,不知怎样惩处那些可恨的盗贼。”一个衣着不算华丽头戴白巾的年轻人闯过人群,伸着脖子挑高嗓门压过其他乱七八糟的声音问萧何。

    “皇帝陛下有令,一则修筑引水渠;一则戍边;一则修筑咸阳原的长陵。如不遵循以上任一,则斩无赦。”大家一片欢愉,称赞此法绝妙。萧何稍稍安抚又说,“此条皇榜不仅对于大家,希望大家能以此传开,越广越好,我相信那些盗贼也能看得到。到时候如还未得结果,且盗窃更甚,皇帝陛下会做出更好的决策,大家无须担心,此一为警示一为宣告,朝廷会处理好,对于已经抓捕的盗贼,我们即将处理,如是严重者且无悔改之意者,即日在此处以斩刑。”萧何眼神坚定,充满底气的说着,代表着皇帝将皇帝的想法告知于百姓,顿时百姓拥护声滔滔震天,个个欢欣鼓舞。

    萧何趁着大家高兴,又说,“我朝发布的关于盗贼榜,绝不是吓唬恫吓,希望他们可以回归农田。我们即将处理好日前一些官僚地主兼并农田之事,所以一些被逼入盗的人可以安然回家事农,永绝盗途,朝中会给与惠利。对于一些专职盗贼,一旦被抓捕,则惩罚更严重。”

    大家又是举手欢呼起来,“皇帝万岁……”

    远处悄然观看的刘邦也对萧何心底下倾佩起来,不想打扰他,也为了不引起麻烦就没出现在萧何和百姓面前,在众人声浪欢呼中默默转身离去,此地不需要他,丞相已经做得很好,传达旨意甚好,百姓臣服归属。

    樊哙和灌婴就在一旁,看见丞相如此如此,也了解皇帝为何转身离去,皇帝放心萧何处理此事,他对萧何是佩服信任的,自然没自己什么事儿。刘邦嘴中吹起口哨拂袖背后款款而去。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室风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室风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室风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