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 第二百二十二章,余波荡漾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隋唐烈,有酒无侠狸猫换太子 第二百二十二章,余波荡漾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赵祯在中年男子走后,在书房中沉默了许久。房间角落里,一个尖细的嗓音传了出来。

    “陛下,时辰不早了。今天是八王爷寿诞,您之前让奴才提醒您按时赴宴的。现在陛下再不准备动身,时间就来不及了。”

    说话的是一名年迈的老太监,常年养尊处优的生活令他看起来非常的年轻,明明这名老太监的年纪比赵祯的父亲,宋真宗赵恒还稍长几岁,是与赵恒从小一起长大的太监。

    可是,在赵祯看来,这位看着他长大的老太监,看容貌反而像自己的晚辈,多过自己的长辈。帝王…呵呵。

    “更衣吧。”

    “喳”

    站在铜镜前,赵祯在周围几名年轻貌美侍女的服侍下进行更衣。一名名宫女杏眼桃花,妩媚多动人,动作间扶风摆柳,带着说不尽的风情。

    宫女本身就是皇帝的所有物,任由皇帝予取予夺。宫女大多也抱有着效仿前贤,被官家天子宠幸,一步登天的梦想。所以,在服侍赵祯的时候,更加的妩媚卖力。

    赵祯是个好皇帝,可不代表他是圣人。更何况,孔老二说过‘食色性也’。但是,人到中年,心有余力不足啊。

    看着镜子里鬓角的白发,赵祯从没有过如此的渴望。

    “赵公公”

    赵公公就是之前在赵祯书房里的那名老太监。老太监本不姓赵,俗家名字早就忘记了。六岁进宫,十岁时被安排服侍宋真宗赵恒。一辈子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宋真宗为了表彰老太监的忠心,赐国姓赵,取名赵忠。

    “奴才在”

    赵忠找太监从角落中闪身来到赵祯面前,由于赵祯是从小被赵公公照顾大的,两人的关系名为主仆,更似亲人。所以赵祯特别下旨,除非正式场合,其余时间赵公公见到任何人都可以不用行跪礼。

    “赵公公,今天来到书房的那个人,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听了赵祯的话,赵公公急忙跪倒在地,请罪道

    “陛下息怒,奴才该死。是老奴无能,不能及早察觉到歹人行踪,惊扰了圣驾。奴才罪该万死”

    赵祯听了赵公公的话,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并不在意。挥挥手,赶走身旁服侍的宫女。平静的看着赵公公等待他的下文。

    赵公公沉吟片刻,谨慎的回应道

    “陛下,老奴的武功虽然算不得当世绝顶,但是寻常高手想要潜入皇宫,确实痴心妄想。就连南朝丐帮的帮主九指神丐洪七公,当年偷偷潜入皇宫御膳房都被老奴发现。

    老奴虽然没有和洪七公交过手,不过按照老奴的估计,以洪七公的武功想要和老奴分出胜负,也要在百十回合之后。

    今天来人的武功之诡异,是老奴平生仅见的。而且,武功路数在当今武林中也并未有过相似的。以老奴看,应当是另辟蹊径,自创武功。

    不过,今天这个来人给老奴的感觉,老奴曾经在一个人的身上见过。”

    “哦?不知赵公公你所说的是何人?”

    “回禀陛下,老奴所说的人是先帝在位时的端明殿学士,少傅,勉仲公,黄裳。”

    赵祯虽然对于今天来人的武功已经高看了一眼,但是没想到赵公公对来人的评价如此之高。

    黄裳是什么人?那可是北宋皇室一张重要的底牌。

    黄裳是北宋真宗时期的进士第一,字勉仲。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加封少傅。真宗五年,受命主持修订道藏。

    在修订道藏期间,黄裳当时已然六十七岁。因害怕这部大道藏刻错了字,皇帝发觉之后不免要受到责怪,所以就逐字逐句极为细心的校读。不料想这么读得几年下来(据皇宫资料记载,抛去资料收集,黄裳校对共花四年,每周需校对约二十七万字),他居然便精通天下道学,更因此而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无师自通,修习内功外功,竟成为一位武功大宗师。

    后来波斯明教传人中原,北宋笃信佛道,以佛道两家为尊。明教自然成为江湖上的邪魔外道。加之明教中人不尊天地君亲师,只敬异族神明,目无纲常。

    于是真宗下令,派遣时年七十六岁的黄裳带兵剿灭明教。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更是人人拼命,不似朝廷官兵那般贪生怕死,打了几仗,一众官兵接连吃了败仗。

    黄裳心下不忿,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法王、使者。哪知道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中名门大派的弟子,于是他们的师长亲朋一古脑儿的出来,又约了别派的许多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规矩。

    吵到后来,一动上手,黄裳的武功古里古怪,对方谁都没见过,当场又给他打死了几人,但他寡不敌众,也受了伤,拚命逃走了。那些人气不过,将他家里的父母妻儿杀了个干干净净。

    身负血海深仇的黄裳逃到了一处穷荒绝地,躲了起来。

    将那数十名敌手的武功招数,一招一式全都记在心里,苦苦思索如何才能破解,他要想通破解的方法,去杀了他们报仇。

    在原本的历史中,黄裳悟透武功花了几十年,出来时敌人都已经差不多死光了,除了一名当年才十六七的小姑娘,也已经是五六十岁,命不久已的老太太。

    但是宋洲的黄裳却运气很好的遇见了隐居深山的独孤求败。独孤求败非常欣赏黄裳的武功悟性。

    在独孤求败的指点下,黄裳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将武功融会贯通,终于每一个敌人所使过的古怪阴毒招数,他都想通了破解的法子。

    他十分高兴,料想这些敌人就算再一拥而上,他独个儿也对付得了。于是出得山来,去报仇雪恨。

    江湖上一番腥风血雨之后,黄裳终于大仇得报。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黄裳,渐渐有了出尘问道,追寻仙踪的想法。

    于是将生平所学整理成册命名为《九阴真经》,并将九阴真经藏在一处隐秘之地。然后回转北宋皇宫,趁夜面见与已是暮年的真宗赵恒。经过一番彻夜长谈之后,黄裳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黄裳虽然不知所踪,但是江湖上不断有传言,有人在一些深山大泽的深处见过黄裳的踪迹。

    宋真宗赵恒在黄裳离去后不久驾崩,迷离之际留下一份印信交给赵祯,并告诉他这是保护北宋皇室的一张底牌,不到关键时刻,不要轻易动用。

    真宗说这话是的坚定和自信,至今依旧在赵祯脑海中回荡。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赵祯的心中,黄裳的地位非常的高。在他看来,宋洲除了两宋的那位禁忌存在,不会有人是黄裳的对手。

    现在猛然间听闻赵公公竟然将黄裳与今日的来人相比,不由得心中惊讶万分。

    赵公公身为两代帝王的亲信,自然明白赵祯神情中的意思,急忙解释道

    “陛下不要误会,在下将今日之人与勉仲公相比较,并不是说今日之人的武功达到了足以与勉仲公媲美的地步。

    勉仲公武功当世罕见,自然不是随便什么都可以媲美的。

    只不过,今天之人的气质和风骨有着成为下一个勉仲公的潜质。

    陛下应当知道,老奴曾经有幸与勉仲公相处过一段时间。勉仲公的风度气质,令老奴心慕不已。

    说句玩笑话,老奴能有今日的武功成就,也只是勉仲公当年为了试验心中所想,随手创出的武功招发的功劳。”

    听了赵公公的话,赵祯放下了悬着的心。武功达到黄裳这样人的地步到底有多可怕,没有人比赵家更了解的。

    当年太祖手持虬龙棍一人破城的故事,可不仅仅是故事。更何况北少林原址出的剑痕,至今依旧告诉着世人,什么叫武道通神。

    如果今日来人的武功达到黄裳的境界,那么赵祯就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计划了。那样的人物,绝对不是世间王朝所能控制的。

    “哦,既然如此,那公公为什么说今日之人与勉仲公极为相似呢?今日之人到底有何不凡,还望公公细细说来。”

    赵公公仔细的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陛下应当知晓,世间一切离不开一个道字。武道,武道。有道方有武。没有找到自己的道的人,是没有资格成就宗师的。

    而这世间的大多数人,往往是先练武功,由武及道。

    可是有一种人,天生是为了武道而生的。如勉仲公,人到中年依旧手无缚鸡之力。不过,虽然他们不懂武功,但是他们明白什么是道。

    他们领悟世间的道法,由道法化入武功之中。由道化武。这样的人,武功初成就是宗师高手,底蕴深厚如勉仲公者,道成即踏入大宗师之境。并且未来的道路也再无阻碍。”

    “所以说,今天来的人,也是由道化武之人?”

    赵公公点了点头,恭维道

    “陛下圣明,今天所来之人以内息论,也不过是宗师而已。与老奴也就不相伯仲而已。但是今日之人的境界,却让他的武功可以发挥出远超宗师的实力。所以才使得老奴一时不察,惊扰了陛下。

    不过陛下放心,今日之人若真的心怀不轨的话,老奴绝对会即刻察觉。到时候即便豁上性命,也绝对会保证陛下万无一失的。”

    赵公公讲解关于武功和境界区别的同时,顺便也解释了一下今日的失察的问题。

    赵祯好笑的看了一眼尽力解释着问题的赵公公,笑骂道

    “你也是先皇时期的老人了,你觉得朕是那种不分是非的人么?而且,今日之事只是一个意外,朕也从来没有怪过你。这皇宫之中,朕不相信任何人,也会相信你。

    你也别说那么多,你就告诉我一点,如果今日之人打算暴起发难,你有没有把握控制住局面。

    不要说什么虚的,实话实话。”

    赵公公考虑了片刻,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虽然老奴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战胜某些人,但是皇宫大内是咱们的主场,借助侍卫的帮助,老奴虽然不敢保证留下今日之人,却不会让他有任何造次的机会。”

    “好的,朕知晓了。时候不早了,摆驾八王府。朕可不能让朕的八皇叔等着朕。”

    赵祯听了赵公公的话,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八贤王今日寿诞,北宋神都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全都汇聚一堂。八王爷,当今天子的亲叔叔。先帝最亲近的弟弟。手持打王金锏,上打昏君,下打佞臣,朝中大臣没人敢不给八贤王面子。即便是权势滔天的潘太师以及后宫的刘太后也敬畏这位贤王三分。今天八贤王寿诞,赵忠大臣全部亲自到场庆贺。

    众人刚一落座,宋仁宗赵祯就来到了会场。赵祯与八贤王赵德芳两个人客套了几句话,送上准备好的寿礼,稍待了片刻就返回宫中。

    本身天子在大臣府邸逗留的时间就是有讲究的。太短了会让人觉得君臣离心,太久了又会给外人错误的信号,认为天子过分的宠爱臣下。所以,主宴开席,三杯酒过后离开是最合适的,这也是君王对下属的一种保护。

    赵祯离开之后,在场的气氛活跃起来。莺歌燕舞,觥筹交错,好一番太平盛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月正当空,时辰也不早了,八贤王也有了几分不胜酒力之象。诸位大臣识趣的三三两两结伴离开了宴会。

    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开封府府尹包拯,神侯府诸葛小花,天波杨府金刀杨老令公以及当朝太师潘仁美都留在了宴会中没有离开。

    当所有人都散去之后,八贤王一改之前宴会上表现出的酒醉迷离之色,神色一正,带着几位朝中重臣来到了后院的书房中。

    众人落座之后,半天没有人说话。一个个端着茶杯,细细的品尝着杯中的茶酒。

    在座的所有人,包括行伍出身的杨继业都是政坛上的老狐狸,一个个都等着别人先开口说话。等待了许久见无人说话,八贤王不得不先开口,毕竟在座的人中,只有他最有资格说话。

    而八贤王开口说的内容如果赵祯在此,必然震惊不已。

    “你们觉得,陛下答应的可能有多少?”

    没想到,今日到来的虚竹竟然与八贤王还有朝中所有重臣都有关系。

    【《隋唐烈,有酒无侠》】之 第二百二十二章 ,余波荡漾是不是有一种激昂的感觉在澎湃

    作者【痴语谰言】没日没夜精心构思的经典优秀作品 【魁星阁】的这一本【《隋唐烈,有酒无侠》】之 第二百二十二章 ,余波荡漾是给力网友自发转载作品

    《隋唐烈,有酒无侠》之 第二百二十二章 ,余波荡漾书看到这儿了佩服不佩服咱们的作者痴语谰言当然了最优秀的应该是您才对

    其实我就是想问问这本还有资格入您的法眼吗《隋唐烈,有酒无侠》之 第二百二十二章 ,余波荡漾要是还不错的话可一定不要吝啬您的正版支持啊!

    下一章预览:...合,没人能想到这场戏竟然是你一手指导的。 你亲手在铁掌峰上布置了一个巨大的戏台,一场能够埋葬整个宋洲的大戏。 我只是一个小和尚,还是个半叛离少林的和尚。势单力孤,自然早早投降才能保住小命呢。 另外,你看这棋你都赢定了,好歹发扬一下风度,给我留点面子怎么样?” 虚竹嬉皮笑脸的说道 鲁妙子并没有因为被虚竹示弱的话语而迷惑。 他可是知道虚竹这个家伙的可怕,佛门神通本就诡异莫名,领悟地藏因果之道的人,就更加佛魔难分。 鲁妙子落下棋子,将虚竹棋局周边的生路一步步......

    下二章预览:...,岳飞虽然有了一丝后悔,很快就掐灭了这段念想。 看着面前疯狂暴躁的曹宁,岳飞告诉自己,他的选择没错,曹宁这样的家伙就是疯狂的野兽,不会明白忠孝之道的。 想到这,岳飞的眼中闪过一丝鄙夷,恰巧,这丝鄙夷的神色被曹宁尽收眼底。 曹宁眼见岳飞竟然不知悔过,对自己依旧鄙夷侮辱,心中勃然大怒。 “岳鹏举,你个伪君子。吃我一枪。” 曹宁一边说着,一边用力的打马奔向岳飞。岳飞见状心中闪过一丝喜意,暗自用目光暗示站在一旁的张宪。 张宪见状,心中一动,悄悄后退了两步,左手背在身......

    下三章预览:......

    下四章预览:......

    下五章预览:......

    下六章预览:......

    下七章预览:......

    下八章预览:......

    下九章预览:......

    下十章预览:......

    本章提要    赵祯在中年男子走后,在书房中沉默了许久。房间角落里,一个尖细的嗓音传了出来。

    “陛下,时辰不早了。今天是八王爷寿诞,您之前让奴才提醒您按时赴宴的。现在陛下再不准备动身,时间就来不及了。”

    说话的是一名年迈的老太监,常年养尊处优的生活令他看起来非常的年轻,明明这名老太监的年纪比赵祯的父亲,宋真宗赵恒还稍长几岁,是与赵恒从小一起长大的太监。

    可是,在赵祯看来,这位看着他长大的老太监,看容貌反而像自己的晚辈,多过自己的长辈。帝王…呵呵。

    “更衣吧。”

    “喳”

    站在铜镜前,赵祯在周围几名年轻貌美侍女的服侍下进行更衣。一名名宫女杏眼桃花,妩媚多动人,动作间扶风摆柳,带着说不尽的风情。

    宫女本身就是皇帝的所有物,任由皇帝予取予夺。宫女大多也抱有着效仿前贤,被官家天子宠幸,一步登天的梦想。所以,在服侍赵祯的时候,更加的妩媚卖力。

    赵祯是个好皇帝,可不代表他是圣人。更何况,孔老二说过‘食色性也’。但是,人到中年,心有余力不足啊。

    看着镜子里鬓角的白发,赵祯从没有过如此的渴望。

    “赵公公”

    赵公公就是之前在赵祯书房里的那名老太监。老太监本不姓赵,俗家名字早就忘记了。六岁进宫,十岁时被安排服侍宋真宗赵恒。一辈子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宋真宗为了表彰老太监的忠心,赐国姓赵,取名赵忠。

    “奴才在”

    赵忠找太监从角落中闪身来到赵祯面前,由于赵祯是从小被赵公公照顾大的,两人的关系名为主仆,更似亲人。所以赵祯特别下旨,除非正式场合,其余时间赵公公见到任何人都可以不用行跪礼。

    “赵公公,今天来到书房的那个人,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听了赵祯的话,赵公公急忙跪倒在地,请罪道

    “陛下息怒,奴才该死。是老奴无能,不能及早察觉到歹人行踪,惊扰了圣驾。奴才罪该万死”

    赵祯听了赵公公的话,摇了摇头示意自己并不在意。挥挥手,赶走身旁服侍的宫女。平静的看着赵公公等待他的下文。

    赵公公沉吟片刻,谨慎的回应道

    “陛下,老奴的武功虽然算不得当世绝顶,但是寻常高手想要潜入皇宫,确实痴心妄想。就连南朝丐帮的帮主九指神丐洪七公,当年偷偷潜入皇宫御膳房都被老奴发现。

    老奴虽然没有和洪七公交过手,不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唐烈,有酒无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唐烈,有酒无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烈,有酒无侠》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