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剑之歌 135.总结与计划(二)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全战征伐录火与剑之歌 135.总结与计划(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135.总结与计划(二)

    除了财政以外,令人担忧的,还有人口问题,虽说人口已经突破三百万,但这大明不是一个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个人口数量,未免太少了。

    .

    目前大明的国土面积相当广袤,大致相当于原时空的,内外蒙古东北三省再加上外东北和一个成兜平原,不光是面积,气候也相近,全国除去平谷平原地区,都属寒温带气候(北温带),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零零散散的分布着,一个个大明县城村庄,绝大部分地区,真正是千里无鸡鸣。

    .

    唯一不同的,是平谷平原地区,这一地区被孤山山脉包围,隔绝了来自外部的冷空气,再加上因为处于索姆河上游,平谷平原属河流冲击平原,海拔较低,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和耕种条件,冠绝全国,是未来国家的粮仓。

    .

    接下来国家的主要开发精力,将集中在平谷平原,毕竟先天条件好,更容易收获成果。

    .

    再次就是襄平,襄平府地处大明中心腹地,拥有广袤的平原,索姆河的弱支分流,在襄平府地区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淡水湖,杨玄策命名为“洞庭湖”,洞庭湖水草丰美,鱼鸭成群(本地品种,大小长相类似于地球上的海鸭),无论是位置,还是开发潜力,都值得大明将其列为优先开发地区。

    .

    至于其它情况稍逊的地区,也只能日后再说了。

    .

    还是老生常谈的一套,无论是发现军事,还是农业工业,亦或者是开发某地区,都需要大量人口支撑,而大明就是缺人。

    .

    …………………………………………………….…………

    .

    既然无法了解决这个问题,杨玄策也只好将其搁置,当然,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杨玄策再一次下御令,要求百姓多生孩子,少于两个孩子的家庭,将受到罚款。

    .

    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军队的改革进行顺利,杨玄策欣喜的同时,也终于良心发现,颁布了针对因改革遣散的退伍兵的政策,除去官府给予的一次性遣散费外,根据退伍前的职位和军功军龄,可以每年在安置地衙门领取补贴,此补贴可领取十年。

    .

    同时,对退伍兵的子女就学,也有优待,免除学费和午餐费,少数战功卓著职位较高的退伍兵,还会担任公职,如乡村的“亭长”、“游缴”或驿站的“驿丞”,成为一名“公务员”。

    .

    因为系统的原因,杨玄策的大明帝国,真正达到了秦汉时期的“王权下乡”,对应的杨玄策在乡村设立了新的官职和制度。

    .

    如亭长和游缴,是真正“官”而非吏,两者分别为正九品和从九品,亭长负责乡村的治安管理,和民兵的训练组织,游缴则是亭长下属的行动队长,负责带领值班民兵,巡逻抓捕逃亡的兽人半兽人和盗贼。

    .

    除了前两者,每个乡村里,还设有村长,由德高望重或有功勋者担任,负责人口登记,劝农事兴水利,维护道路,统计生产,职为从九品,免税无俸禄。

    .

    讲郎,负责乡学,教授乡村适龄儿童习字开蒙,职为正九品,除俸禄外,还有额外的米面补助(每月补助五十斤)。

    .

    村医,负责村诊所,治疗村民的常见病症,监督村民的卫生规范,由统一进行医药培训过的人担任,职为从九品,同样有额外的粮食补助(每月补助五十斤粗粮)。

    .

    邮差,负责两到三个村庄的邮递业务,配发一头驴或骡子,职不入流,享受正九品俸禄,每月补助粮食和草料(粮食同村医),驴骡非病亡老死,邮差会受罚。

    .

    这些基层官吏,使大明皇帝拥有,如同秦汉皇帝一样大的权利,皇权深入帝国的每个村庄,每个人民,大明的动员能力,和掌控力是历史上的明朝所不能比拟的。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全战征伐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全战征伐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全战征伐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