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2章 番外二:惠太后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宫女为后正文 第262章 番外二:惠太后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康熙八年九月初八,在太皇太后和惠太后的一手操办之下,成年后的皇上迎娶一后一贵妃入宫侍奉宫闱。

    在大婚之前,康熙帝特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以示重视。

    终等到大婚的这一日,宫内宫外皆是张灯结彩,处处热闹非凡。

    白玉石台阶上,一后一贵妃着华服伏拜在地,耳边只听得礼仪官高声念道: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与。赫舍里·滢盈,乃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此!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佟佳·丽馨,系内大臣佟国维之女,笃生名族、克备令仪。赋质端良、彤管之徽音夙著,禀心恭顺,褕衣之锡命攸宜。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册封尔为贵妃,钦此!

    “谢主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过圣旨的皇后与佟佳贵妃再三叩拜。

    透过珠帘,惠太后定定看着那两位入宫新人年轻的面庞,年轻貌美却又带着一丝对未来的憧憬。

    这情形,有如她当年进宫时一般。

    先帝驾崩,临终前写下遗诏,要四位内大臣辅佐皇上,不想鳌拜竟早早就露出狼子野心,在这次皇后之位争夺大战之后,太皇太后英明睿智,再三思量,方选定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入主中宫,只期盼这桩政治婚姻之后,索尼大人能死心塌地辅佐新主。

    太皇太后的意思,眼下皇上刚成年,后宫侍奉的人数不宜过多,但皇后一人入宫未免太后寥寥,惠太后便提议将康太后母家的佟国维之女纳入宫中,可巧佟国维有两位年龄相当的女儿,一位是正室所生,一位是姨娘所出,因着嫡长为尊,故而便迎了佟佳府邸的嫡长女入宫,特册为贵妃。

    惠太后这样想着,康太后初入宫也是这样大的岁数吧,追念故人,于是不禁多看了那佟佳贵妃几眼,只见一袭亮橘色绢云形千水吉服,衣裳上的一丝一线都是纯手工刺绣而成,更映衬出她的如雪肌肤,而此时,她正垂手立在皇后的身后,毕恭毕敬地倾听太皇太后的圣训。

    天生丽质且温顺有礼,那眉眼之间,和她的姑姑还是有些许相似的。

    不管怎样,惠太后挂念着康太后,为着她,极尽所能将她的侄女迎入宫来,如此一来,皇上与佟国维,也算是亲上加亲了。

    殿前大礼参拜罢,到了晚上,则是合宫盛宴。

    宴会的主角自然还是一后一贵妃。

    浸淫于后宫数十年,这种宴会数不胜数,年年日日都有,觥筹交错,强颜欢笑,早就让惠太后觉得厌倦不已,因而今晚的宴会才刚进行到一半,惠太后就觉得有些许醉意,殿内闷闷的,让她急于想要出去透口气,便吩咐青蕊扶着自己,一路穿过御花园,而是轻车熟路地向坤宁宫走去。

    坤宁宫是惠太后做皇后时居住的宫殿,适逢大喜的日子,宫里宫外早已染就了最喜庆的正红色,迎接着新主子的到来。

    今夜,是皇上与皇后的大婚之夜。

    青蕊见惠太后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回寿康宫,而是径直向坤宁宫走去,全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时怔住了。

    而惠太后的身后跟了一群伺候的人,见此情景,皆屏住呼吸,更不敢劝上一两句。

    眼见着就到了坤宁宫的角门外,青蕊才小心翼翼地劝了一句:“太后娘娘喝醉了,奴婢扶您回寿康宫歇着吧!”

    略显苍老的手轻轻抚上坤宁宫的外墙,那墙在灯笼的映射下越发显出红色来,手摸上去却是一片钻心的冰凉。

    她静静地感受着这种久违的感觉,好像根本就没有听到青蕊说的话。

    “太后娘娘,夜深了,外头寒气重,奴婢陪您回去吧。”青蕊鼓起勇气,又劝了一句,“皇上命人着意布置这坤宁宫,只因今夜是他与皇后娘娘……”

    转过头看她一眼,淡淡地开口,“你真当哀家老糊涂了吗?皇上大婚,是咱们大清天大的喜事,你难道还怕哀家这个老婆子闯入坤宁宫去不成?”

    “奴婢不敢,只是……”

    “只是,这坤宁宫随着朝代更迭,即将换了主人,却再也没有了先帝。”惠太后悠悠叹一口气,贪恋地抚着那宫墙,似乎陷入了无尽的遐想之中。

    “坤宁宫纵然高贵,可这宫墙若是没有皇恩的浸润,冰冷程度和其他小宫小殿没有什么区别,这么多年了,还是这般凄清寥落。哀家从前,也曾傻傻地扶着这宫墙,盼着先帝来瞧哀家一眼。”

    青蕊闻此悲伤,不禁流下来泪来,再不敢劝,带着众人,默默退到了一尺开外。

    “哀家以惠贵妃的身份入宫,一月有余就做了皇后,在皇额娘的扶持下,风风光光地入主中宫,虽是继后,但怀着皇嗣,一朝登鼎凤座,是何等的荣耀。哀家终究没有辜负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期望,那时候,先帝还是有一丝喜欢哀家的,不然,怎么会封哀家做皇后?”

    惠太后痴痴地回忆着,宛若初入宫时那样单纯青涩。

    甜腻腻的梅子酒浸入肠中,却化作了万般苦味,将往昔那段甜蜜的日子晕染开来。

    她总记得,她做惠贵妃,后来做皇后的那段日子,怀着身孕,先帝一日三次,笑吟吟地来到坤宁宫瞧她,太医把脉的时候,就在一边静静陪着她。

    入宫前就知道彼时的嘉妃受宠多年,不想她进了宫,皇上倒愿意送一枝与她一模一样的珠钗给她,还给了她一个孩子。

    旻玉,那样柔软的孩子,成为了后来她漫漫后宫生涯中无尽的慰藉。

    都说皇后得其高位,不得其君心。

    等皇上渐渐不常来坤宁宫了,她才知道,皇上心里还是介意,介意她的姑姑是焚宫自杀的静妃,介意她出生于博尔济吉特氏家族。

    昔年,摄政王多尔衮施加在先帝身上的强硬手腕,给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女儿们打下了一个永不得翻身的烙印。

    先帝生性追求自由,不喜受人挟制,所以不喜欢姑姑,也不喜欢她。

    后来她生了害人之心,想要借石琼梅之手,打落嘉妃肚里的孩子。

    再后来,坤宁宫虽是大宫,但终究因为一念之差彻底失却了皇恩。

    就连康太后也以为,她从那以后不再刻意看重皇恩,不想再去费劲脑汁地争宠,对宫中一切事物都淡然处之,已然对先帝失去了那份爱慕之情。

    却不知,她骨子里本就是一个理性至极的人,既然早早就认清了现实,那么,明明知道不可能再得到的人,就决定了余生只会远远地看着他。

    就连先帝因病去世,她也没能提起勇气,前去送他最后一程。

    没有人知道,先帝初初离去的那段日子,她时时心痛得不能自已,耳边总是响起一两句幻听来:“琅雅,你看,这花儿多好看,就像咱们的女儿一样。”

    “琅雅,朕给你拿了这块玉佩来给你赏玩,喜欢吗?”

    先帝笑得很温暖,她沉溺在那深邃温柔的目光中,久久不能自拔。

    坤宁宫那段短暂的与先帝美好相对的时光,成为了唯一支撑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惠太后泪流满面地追忆着往事,青蕊走上前来,轻轻替她擦着眼泪,“太后娘娘,奴婢知道您心里苦,这些年来,您心里的苦,也只有奴婢知道。”

    她不止一次看到,夜幕降临之时,寝殿里,太后褪去了一头沉甸甸的珠钗,脱下那厚重的皇后华服,披散了柔顺的长发,手心里紧紧地握着那支攒花却月钗,坐在灯下长久地发呆。

    那钗子样式简单,并非名贵之物,可自先帝赠给太后之后,先帝冷落了太后之后,太后每每睡不着,就握一握那簪子,这一握,就一晃过去了许多年。

    “旁人都以为哀家先是皇后,后是太后,是这紫禁城最尊贵之人,再无缺憾,都以为哀家宽容大度,不愿与妃嫔去争得先帝的宠爱,康太后心性柔弱,舍不得先帝,竟跟着先帝去了,也惟有哀家,竟一日日熬了下来,青蕊,你瞧着哀家,是不是也觉得哀家对先帝无情?”

    宫外之人,无人不羡慕皇宫里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不知,有些身在高位人却是在煎熬着聊以度日。

    “先帝与太后娘娘伉俪情深,太后娘娘怎么会这样说?”

    “外人看到的伉俪情深,自己尝不完的苦,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康太后娘娘患有心悸多时,拖延着总不见好,奴婢知道娘娘与康太后娘娘情同姐妹,她薨逝之后,您伤心了许久,不过今时今日,您已接了康太后娘娘的侄女进宫来做第一贵妃,康太后娘娘泉下有知,也该安心了。”

    青蕊轻声继续劝道,“更何况,皇上待您极好,但凡是有了好的东西,总不忘拿来孝敬您一份,奴婢还请太后娘娘宽心。”

    “哀家这辈子也算是样样见识了,皇帝是孝顺的好孩子,为着他,哀家也得撑着老骨头活下去。”她微微转动眸子,“只是空有一副富贵架子,又有什么意思?”

    从前,惠太后还能听青蕊来报皇上去了哪宫哪位娘娘那里过夜,用过了晚膳没有,皇上又斥责了谁。

    有时候以为他不来了,却在抬头时,看到那一抹明黄色的身影大步流星地进了宫门。

    可现在,再也听不到那人的消息了。

    纵然泼天的富贵缠身,也只是到了睡觉时分就得卸下的外壳罢了。

    知道惠太后行至此处,突发感想,这是触景生情,念及先帝。

    本以为时间会治疗好惠太后心里的那道伤,不想她只是伤口掩藏起来罢了。

    一到此处,就无处可藏。

    青蕊大为触动,殷勤地扶了惠太后,专门拣了一些好听的话来说,“太后娘娘是有福之人,从前,从前先帝对您也很好的,许您高位,又与您育有旻玉公主,除此之外,咱们宫里还有许多格格、阿哥,到了如今,柔仪公主、端敏公主虽嫁了人,但也时时回宫来看您。”

    拈起帕子按了按眼角的泪痕,“话虽如此,可悲的是哀家一生居于高位,先帝却从未愿意与哀家站在同一高度。”

    世人皆知,貌合神离,是最大的悲哀。

    “太后娘娘……”青蕊自知惠太后今夜伤心到了极致,自己根本劝不得,又听得惠太后这样伤感,不免一时灰了心,便不动声色地打住了话头。

    惠太后并未看青蕊一眼,仍旧在自说自话:“纵然不在同一高度又有何妨?先帝已去,哀家心里有他就好。”

    主仆二人说着话,坤宁宫里头突然奏起丝竹之乐来,想必是皇上回了坤宁宫,要与皇后行新婚之礼。

    不待青蕊婉转催促,惠太后便扶了她的手背,勉力高高扬起脖子来,“回去吧,娴太妃该等急了。”

    见惠太后迈动了步子,隐在暗处的太监、宫女们才敢上前,点亮灯笼,轻步走在前头开路。

    许是那梅子酒灌入肠里起了效果,惠太后正欲离去,只听得身后传来一声熟悉无比的柔情蜜意的“琅雅!”

    蓦然回头,身后却是空无一人。

    许是她自己太过思念先帝了吧。

    惠太后秀丽的脸上挂满清泪,却终究不忍自己这般狼狈不堪。

    似乎先帝还在跟前,她便满心欣喜,嫣然一笑。

    那是回眸一笑百媚生。

    只是再也没有了那赏笑的人。

    终究,是该转身离开。

    坤宁宫里头的礼乐声还在继续。

    岁月苍茫,这坤宁宫终究换了女主人。

    至此,岁月的马车仍旧辘辘前行,却没有人会记得,有一位不得宠的博尔济吉特氏皇后曾住在这里。

    日日咀嚼着与顺治帝之间,那稍纵即逝的夫妻情谊。

    以此度过她,太过漫长的太后生涯。看书还要自己找最新章节?你OUT了,微信关注  美女小编帮你找书!当真是看书撩妹两不误!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宫女为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宫女为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宫女为后》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