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非洲建设攻略 1590 伊拉克要撤军?不可能!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军工子弟卷五 非洲建设攻略 1590 伊拉克要撤军?不可能!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第1589章 伊拉克要撤军?不可能!(贺看书玩呗白银盟830)

    斯瓦茨科普夫再次叹了一口气,看着麦克迪尔。

    “总统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就为中东石油,科威特确实在这计划中非常重要……”

    麦克迪尔知道总司令的想法。

    科威特人也清楚这事情,现在不过骑虎难下了。

    当初就因为美国政府忽悠,不断地向伊拉克施压,在伊拉克经济形势不好时要求伊拉克偿还贷款。

    同时拼命增加石油产量,打压国际石油价格,给伊拉克经济造成更严重的创伤。

    最终伊拉克扛不住,发动了战争。

    一旦科威特人损失太大,很难与美国再站在同一战线上。

    美国政府在中东的布局,将会出现更大变数。

    这种局面,是美国政府无法容忍的。

    毕竟,科威特王室是出钱让美军帮他们收复国土的。

    “如果这支部队不歼灭,对我们的士气影响非常大,我们也无法向国内交代……”

    麦克迪尔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了。

    “报告,空中侦察机发现,伊拉克军队正在大规模调动……很可能会发动全面进攻……”

    参谋部的新分析,让麦克迪尔与斯瓦茨科普夫大吃一惊。

    “伊拉克人准备发动全面进攻?”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当即,两人急冲冲地赶到指挥部。

    指挥部里,通过侦察机传回来的实时图片,战区联合司邻部的高级指挥官们发现,原本在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部队,开始大规模调动。

    连伊拉克跟沙特边境的那些部队,也动了。

    “命令所有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司令部只能如此下令。

    发动总攻?

    现在是不行的。

    可边境那个吃了他们一个师的青年军官团也不能不解决。

    打掉陆军一个师,空军战机加上武装直升机损失加起来超过40架,不被灭掉,能行?

    这绝对是不能容忍的。

    “对方只有一个团,弹药消耗也很大,加大攻击力度!发射更多巡航导弹,让空军投放中远程对地导弹攻击!一旦他们没有防空能力,就干掉他们!”

    斯瓦茨科普夫狠了心要灭掉这支伊拉克部队。

    之前不下达这样的命令,那是不愿意消耗太多造价昂贵的导弹。

    科威特、沙特等对他们的消耗已经极其不满了。

    现在伊拉克军队有异动,首先得把这支让伊拉克军队士气大涨的部队歼灭。

    想要全面进攻,那就必须打掉这支在边境上还存在威胁的部队。

    这支部队的存在,对美军士气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打击。

    在战区联合司令部的命令下,多国部队空军开始大规模集结,加油挂弹,准备随时起飞。

    各个区域能发射巡航导弹到海夫吉的军舰,也开始准备起来。

    连美军增援第一师的地面部队,也开始再一次向边境区域缓缓推进。

    这一次的推进,不再像第一师推进时,用行军队形推进。

    整个装甲师全面展开,缓慢前进。

    空中不时有战机侦察情况。

    展开后,一个师的部队在沙漠中连绵数千米铺开。

    坦克开路,装甲车伴随在后面。

    连科威特的复国军,同样进入了海夫吉。

    作为科威特目前唯一一支具备作战能力,拥有完整装备的部队,旅长纳吉侬不断派出特种作战部队及侦查装甲车,向伊拉克部队所在方向刺探情报。

    甚至连超-7A根他们在美国采购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也加入了侦察的队列。

    他们还有一些秘密侦察装备——无人机!

    “上校,不能直接追击。青年军官团肯定会要求后方支援部队大规模向这一区域发射装有电磁炸弹或云爆弹的远程导弹……甚至会在这区域抛洒大量石墨粉尘……一旦装备进入,都会被瘫痪……”

    一名中校向纳吉侬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双方都是由那支中国没有编号的神秘部队训练出来的。

    虽然科威特的军队培训时间只有半年,但是所有作战模式,他们经历过。

    伊拉克青年军官团做出的所有举动跟反应,都在纳吉农的旅参谋部意料中。

    只可惜,战区联合司令部根本不把他们的意见当回事。

    萨马科这位国防部长,找过总司令斯瓦茨科普夫及参谋长麦克迪尔好几次,告诉他们科威特复国军的分析。

    最终,美国人拒绝相信他们。

    对美国人吃瘪,纳吉农等人一点都不意外。

    哪怕是他们遇到如此骄傲自大的美军,都能给美军造成严重的损失。

    任何一支瞧不起他们学习部队的部队,都将会在损失中学会做人。

    “我们要吃下的不仅是伊拉克青年军官团,他们已被美军打残,没有多大挑战……我们真正的对手,是伊萨德师,用一个旅吃下他们!”

    纳吉侬的野心很大。

    伊拉克国内有哪些战斗力强的部队,他们是清楚的。

    战斗力最强的提克里特师,只有伊萨德师进入了科威特。

    而且这支部队比其他提克里特师部队战斗力更强。

    战区联合司令部根本不愿意让他们作战。

    科威特复国军,一个混编合成旅,装备300多辆359坦克,大量飞盾-359,有地红旗战术导弹支援营,甚至还有122自走榴弹炮伴随坦克作战……

    如此强悍的装备,不参到自己国家的复国战争,无法向整个国家交代。

    伊拉克入侵时,王室成员大部分安全撤离。

    可在伊拉克占领后,科威特的大部分民众没有撤离。

    在战争中,如果不是王室成员及科威特政府反对,美军与多国部队将会对科威特境内展开更大规模的轰炸。

    空中轰炸,炸了平民,是很正常的。

    在科威特境内,如果由美军与其他国家部队进攻,绝对不会顾及科威特国民伤亡。

    “从海夫吉北侧27公里区域反攻回国?”

    萨马科接到纳吉农的电话,有些不明白。

    “青年军官团在边境不动,是为了吸引火力,消耗美军跟联军更多弹药……”

    纳吉农把自己跟旅参谋部分析的结果做了介绍。

    “按照我们受到的训练,他们肯定会在那一区域投放大量石墨粉尘,甚至用装有电磁炸弹的导弹瞄准了这一区域……”

    受训于祁连山,纳吉农深深知道,伊拉克人会用什么方法来阻止美军跟多国部队的进攻。

    换成是他们,在劣势情况下,同样会做出这样选择。

    多国部队的装备优势,伊拉克军方根本没法弥补。

    长时间的轰炸,让伊拉克在科威特的军队后勤补给出现了严重问题,现在唯有撤军一途。

    要撤军,怎么办?

    不把敌人打痛,就会遇到强敌追击。

    伊拉克人这是要撤军了!

    “伊拉克撤军?怎么可能!战区联合司令部认为他们要发动地面总攻……”

    萨马科不敢相信纳吉农的判断。

    伊拉克人取得这样大的战果,不趁胜追击,反而撤兵?

    没有道理啊。

    没瞧着连伊拉克空军都已经做好了出动的准备?

    “美国人吃亏,就说明很多问题。我们受训的地方,有一个团队专门研究世界上所有军队的作战方法,然后使用这些方法演习……”

    纳吉农一说到培训他们的老师,脸上尊敬之色油然而生。

    虽然装备不好,经费不多,可那支部队确实擅长在装备劣势的情况下创造新的打法来获得胜利。

    有时候,他们还经常听到那些教官说伊拉克人在受训时如何如何……

    “这不可能!”

    无论是斯瓦茨科普夫,还是麦克迪尔,都认为科威特人这是在胡扯。

    伊拉克人怎么会撤军?

    完全是开玩笑。

    这不过是科威特军队想参战而找出的拙劣借口。

    整个科威特,就一个混成旅,遇到伊拉克那支部队,能坚持几分钟?

    好歹,科威特王室向美国军方支付了数百亿美元的战争经费。

    要是不能保护科威特的这点军队,这钱,拿着也不心安不是?

    毕竟从开战到现在,一直都是那科威特王室的钱来实验美军的新式武器跟作战方法。

    “将军,请放心,我们很快会发动总攻,把伊拉克的侵略军队赶出科威特……”

    斯瓦茨科普夫劝着萨马科,让科威特人不要瞎搞。

    这种程度的战争,根本不是中东这些没有战斗力的军队可以参与的。

    伊拉克青年军官团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已经超越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太多。

    还好,这只是少数伊拉克精锐部队。

    如果伊拉克所有军队都有这样的战斗力跟战术素养,多国部队早就被伊拉克军队干翻了。

    除非美军往伊拉克军队所在区域种蘑菇,否则赢不了战争。

    “伊拉克提克里特师青年军官团,跟我们的部队受训同一支部队……”

    萨马科不想放弃。

    或则说,他不忍心看到美国人损失更多。

    美国人损失越多,最终会让科威特王室给更多抚恤金。

    这场战争,已经消耗科威特王室数百亿美元的财富。

    连沙特这样比科威特更富裕的国家,都开始承受不起战争继续的开支了。

    傲慢的美国人,总觉得他们全世界第一。

    看不起天下英雄。

    即使吃了亏,也都没有丝毫反省的模样。

    “一旦不做好准备,伊拉克军队很快就会全部撤离……”

    “放心吧,伊拉克军队撤离,也不会太快……”

    美国将军很肯定伊拉克人不会撤离。

    (本章完)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军工子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军工子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军工子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