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节 索道

穿越小说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立志论说正文 第十二节 索道
(穿越小说 www.kk169.org)拓展的意义大了,我爱惜自己,近取诸身,从而也重爱了天下;道,啥也看不见却是追寻的方向;摸不着边际的人做事也小心了,反应也迅速了,防备也警觉了,容态也庄重了,存心也朴素了,胸怀也宽深了,思想也混浊了。混浊的事情日见清晰,喧闹的世界深藏生机。

    勾画出世事的坐标,精确处理事务。得宠和受辱都会感到惊恐,因果两方面来看都会惊恐不安因为宠是卑下的,宠辱与疾患一样,何为患?恰都是心事成串。何为疾?目标达不到忧劳成疾。

    上一节明白了吃,这一节讲重视身体。

    重视身体就如同重视大的祸患一样。我所以有祸患都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又怎么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舍身忘我,以天下珍贵自身的人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能够以天下重爱自身的人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就有这种态度并以这种态度去处理事情的人——都称是民族首领、芳世圣人。神农不顾及危险遍尝百草开创中药先河;伏羲画易爻把以简单的符号注解意义给民族无限憧憬与遐想;轩辕制历法以明时,老黄历对天时不尽探讨。(休渔、禁伐都相应规定)

    不自宠获得万千宠爱。本章讲外部关系的和谐。不自宠而受宠,外界的关系多么美好,有种大气和合的极佳氛围。别人溺爱你,你再自宠自己,那是你的宠到头了,恰似愚的写照。

    民族的东西永远受到爱戴。从不自宠延伸意思到大礼之下,受宠若惊。民族的文化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宠”字有些贬义的味道。从汉字会意造字上分析,不正说吗?龙应放诸四海,应大有作为,而不是囚禁笼子里。

    受辱受宠如身得大患一样的感觉,身得大患诚惶诚恐,受辱受宠感同身受。如若没有这身体我又怎么会患得患失呢?!走出阴影迎接光明的不二法门:别再宠自己了、自舐疾伤,而应舍身忘我打败一切,粉碎万恶的遭遇。宠有真正的含义,宠是一代代封建王君迈不过的坎。

    我们还有更广意义的事情要做!这个事业看不到只有打起精神去看到它。

    立志弓满!你才能睁开雪亮的眼睛看清如何去斗!如何去争得幸福!摆正自己的位置是敢干去对自我说自己不是宠儿。自我认识的觉醒需要置身于更大的意义上。

    天下秘笈源于老聃,最真诚的诠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守中”、“为腹”、“抱一”,都是先哲“海”内披沙淘金出之金点子,这些反而意义带着混沌之愚感,概论总结其真正境意是万生之源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老聃做过周朝时守宝藏之吏。他博览群书,访津过人类有无记事年代,远古冥古的察道寻路社会,涵盖着前古洪荒。没有屏障叫作“夷”,难能听到叫作“希”,摸它不着叫作“微”。这三种形象字意可以小到不可知。

    然而字面真意其是混沌一体。推问它的上面并不显得光亮,推问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渺渺茫茫啊!难以言状,一切运动的始点都会回到无形无相的状态,所以借喻这就叫作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形象的形象,可以称它“惚恍”。面对它,会看不见它前身;跟随它,会看不见它的背后。

    我们就被这种意象影响,从人类用火、用简单工具到今日电脑打字、飞船冲出太空……

    老聃道师说:前路难知,后路难猜。说到前面不明不暗,推问后面不暗不明。说法推字就有这样根据,只是我们找不到时空前面景象与时光后面的景象来对照看看是否正确!

    这样高难度的深解要么是神秘的谜,要么是扯淡。统观全局概论一切这样的事情还没有人多言,因为我们对这样的前后左右绝对是无知的,从而不敢妄言。我们有多少根据去评论“整体一切”呢?

    前面有什么?不知!后面会是有什么?不知!可以说全然未知、茫茫恍惚。

    古史之谜更神秘,其在通向探索“大治”的反思。医典、易经、历法是如何兴起的?三皇之治到底是如何怎样了?后继今日思道。无路有心,凭心生路,所以行动与风俗都是文明的承载。人类的发展如何曲折迂回?

    更重要的是我们离不开需要知道以前发生的事!这些资料是我们的“大道”再继续的顾问。

    是我们前往前行的大连接,文明书写有我们的提笔再续,如此前往与将来还不够需要推论知道吗?

    什么是文化?问题扣在心灵上,动魄惊魂。文化最深层认知的缺失,我们最深层评价怨恨历史岁月的谁?其实在根本上我们缺少一位能说会道的宗师。

    同一事褒贬能为,阴阳可论,任何事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模糊概念,回复到起点不断了解,检验后再回复,这是“运用”的极致。

    婴儿之未孩时对谁都友善发出朗朗笑声;对一切都有无尽求知欲望。弱小反能促成道。弱视自己,而能反反复复获得强大。所以强大的是由弱小积聚而成;有余的是由不足积聚而成的。人往往是从天真中走来而失去天真。

    现实的生活有不可磨灭的印记。正因为人从磕磕碰碰中成长,从无知到有知,知对错而变强大。这从中也带着曲折。

    天下秘笈源于老聃,最真诚的诠释!!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论治理天下,谁能一切为了适应变数?

    过去的前圣有一种这样的形象:

    他竟然是已认掌管九州大权的人!他脚底板上有三颗肉痣,穿上裘适垫底靴鞋还觉着麻痒。

    他会走道嘛?像远古之道一样浑浊的人格,也许公而忘私,也许义无反顾。修养的那些德操都像自然季节变化影响着人,环境要求不求太高,陈蔽却又无时不在变化,这是修养之窍。

    “道”的性格有双面性,粗犷而混浊,就看怎样去陈铺解释说而就会有怎样作为的做法。

    他小心谨慎啊,都像冬天踩着冰过河;他警觉戒备啊,更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持重啊,看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松脆易脱啊,好像遇到冰凌正在缓缓消融;他淳朴厚道啊,好像是备着就未经加工的素材;他旷远豁达啊,好像张风深幽的山谷;他浑沌质凝啊,好像不清的浊水。

    古时候善于运用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所以这样的人只可如此描绘他说。看谁能使浑浊的环境安静下来,慢慢澄清?看谁能使安静的环境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

    保持这个“道”的人他整个过程不要求去满足欲望。正因为他从来不要满足欲望,所以因陈旧却天天增长功绩。还有对前古意识处在糊涂概念已经纠正清晰。

    他们不欲,在做什么?其实世间原本就没有路,天下人拼着精力去找路!找的路不一定完全都是正确,我们达到什么境界就走在什么样的路上!

    如果论职员好大喜功盛行。然而观察百姓的聪明才智、生活习俗才是为职当务的职责,去点数邦上农民的蔬菜动向更可是尽职尽责。环境的恶化也许与社会进步的贡献功过相抵消。也许环境美化有足够大的魄力敢叫恶貌变新颜。

    决策的艺术这哪里?牛仔裤摩天大楼或仿美国动漫怪兽大厦时尚吗?或者比比皆是的摩天大厦创造多少巨星集团?盲目下项目似乎要激发斗志雄霸世界,去预言或者说二十年内世界的巨型集团都集群在中国?地标性建筑难道不可以是另一种不过激的景象?!

    作为被什么镜像所吸引?“随之不见其后”,跟从它不知道这样子的将来所以也就是说:摸着石头去过河。

    对大道也可说不可跟、不能跟,真实待需揭示。

    ‘处事如履薄冰’,才称做大事成大事!

    深刻玄远的事是真实吗?就在回景再现了。道途是个不新不旧之路!

    天下秘笈源于老聃,最真诚的诠释!!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穿越小说 www.kk169.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立志论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立志论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立志论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